首頁

「大太魯閣交通鳥瞰圖」別名「觀光的花蓮港圖」,從最北示意性的標出京都、大阪,越過中央山脈數座大山,到最南鵝鑾鼻燈塔,鉅細靡遺。(圖片提供/國立臺灣歷史博物館) 鳥瞰合歡越 中型哺乳類夜行性動物白鼻心已悄悄搬入城市,牠們愈來愈容易被目擊出現在生活周遭。(攝影/林品萱) 白鼻心 「請香火」儀式在檳城唯一面海的斗母宮熱鬧展開。(攝影/林漢豪) 檳城九皇爺慶典 黃裳鳳蝶是台灣特有亞種,本島最大型蝴蝶,展翅可達十五公分,最愛訪顏色豔麗的火筒樹、龍船花、馬纓丹等,恆春港口溪以南是重要棲地。(攝影/林柏昌) 黃裳鳳蝶 長居北海道東部鶴居村、身兼攝影師與嚮導的安藤誠,多次榮獲「亞洲最佳自然攝影」大獎,期望以各種方式讓人們感受自然的可貴,並珍惜之。(攝影/安藤誠) 我的北海道 七十歲的蔡文化是小琉球人,東港木造王船首批師傅,已建造十四艘、歷四十餘年。(攝影/鄭映航) 王的司傅們 來自古巴的莫亞,把「安度共居」的環保建設視為畢生努力的目標;如今夢想成真,與家人充分享受與融入群體生活。(攝影/Bruno Zanzottera/Parallelozero) 集體共居社區 影像策展人沈昭良集合九名攝影師,以不同角度解構老台北,重組新觀點。捷運中山站南西商圈也可以出現新的風景線、停格在有趣的角落。(攝影/李雅妍) 台北賦格

百年前日人開闢理蕃路合歡越(今稱合歡越嶺道),西從霧社東抵富世(太魯閣),全長一○五公里,與八通關、能高並列日治時期中部三條越嶺道。擅於繪製鳥瞰圖的吉田初三郎來台寫生,在代表作〈大太魯閣交通鳥瞰圖〉裡鉅細靡遺繪出古道上一處處景點:駐在所、部落、宿泊區及瀑布、鐵線吊橋等,與今昔照片對照,無不吻合。

鳳頭蒼鷹是台灣特有亞種,珍貴稀有保育類野生動物。牠們在這十數年間適應了城市的開發環境,是從近郊飛入城市定居的日行性猛禽。封面這隻公鷹是定居在台北大安森林公園南邊的「廣志」,素以行動迅猛、打獵準頭佳聞名,這些年來,許多飛出公園的幼鷹都是牠的後代,城市生態性因猛禽加入而更豐富、健康。

當期文章

最新消息

【經典別冊】《經典》The One 


《經典》於一九九八年八月創刊,創刊時,證嚴法師期許《經典》能「為時代作見證,為人類寫歷史」。十週年,《經典》揭橥「發現、探索、人文、關懷」為四大報導主旨。至今屆滿二十五年,三百期的雜誌,累積逾二千五百萬文字、近四萬張攝影作品及無數的插畫、圖表和背後無數人的心血。在不同於坊間媒體講求短、快、輕、薄的內容報導,《經典》反而一貫堅持耗時、深入、長篇與分量。不譁眾取寵,只堅信社會裡始終存在愛知樂智的力量;《經典》二十五週年的歲月,證明一路走來的始終堅持是對的。

【探索系列】照見想想 


作者不僅是位攝影師、文字工作者,更是敏銳的觀察家。他透過書中文字和攝影作品,帶領讀者踏上一段段難忘的旅程。經由生態觀察、醫療志願服務和人文探索等諸多面向,向讀者展示了南極、緬甸、青康藏高原、長江、黃河及湄公河等地自然美景的獨特風貌和豐富多樣的文化遺產。這本融合生態、人文、地誌和攝影藝術的圖文書,將帶領讀者走進一個充滿驚喜和啟發的旅程,讓我們重新認識這個美麗而多樣的世界。

【人文系列】程式物理與塵世悟理 


本書為作者教育志業王本榮執行長的讀書心得。全書共四大輯,二十四篇文章。從「程式物理」與「塵世悟理」,聯結宇宙科學與佛法,也論述慈濟法脈與宗門;跨越諸多學門的討論,引領讀者體悟宇宙、地球、數學、物理、化學、生命、人文、環境、宗教的大哉問。透由本書可理解:何以證嚴法師推崇佛陀是「宇宙的大覺者」,何以法師要帶領慈濟人成為「地球的大行者」。覺行圓滿,悲智雙運的慈濟人——尊重生命、莊嚴生活及超越生死——可謂三「生」有幸。

【人文系列】一方印記 


經典雜誌年度專題「一方印記」結集,收有小野、雷驤、阮義忠、謝哲青等台灣各地/各領域十五位名家專文,內容為作者書寫記憶最深刻的所在——可以是現時/或過往記憶/是出生乃迄於今/或者人生再出發的異地變故鄉等等;以富人文與土地熱情的文字,搭配作者提供與專業攝影圖照,呈現一方風土一方人的人文風土紀實樣貌。

額爾濟斯河是中國境內唯一注入北冰洋的河流。(攝影/黃效文) 額爾濟斯河 額爾濟斯河是中國境內唯一注入北冰洋的河流。(攝影/黃效文) 近年國內民眾對食品安全愈發重視,有機商店林立,有機種植面積卻不見增長。台灣的有機農業,遇到了什麼難以突破的天花板?(攝影/劉子正) 台灣的有機農業 近年國內民眾對食品安全愈發重視,有機商店林立,有機種植面積卻不見增長。台灣的有機農業,遇到了什麼難以突破的天花板?(攝影/劉子正) 請神將 阿裕師對於神將工藝的專注與熱情 阿裕師對於神將工藝的專注與熱情,來自於從小學習「請神將」的過程中,處處「馬虎不得」的態度,讓神將在增添熱鬧的表演性質之外,更能具體展現人對於神的崇敬精神。(攝影/安培淂) 墾丁船帆石水下洞穴,魚苗點點,生機盎然。(攝影/李明忠) 墾丁船帆石水下洞穴 墾丁船帆石水下洞穴,魚苗點點,生機盎然。(攝影/李明忠) 授粉成功的茶樹上結出幼果,新品種打造出台茶的祕密武器。(攝影/顏松柏) 授粉成功的茶樹上結出幼果 授粉成功的茶樹上結出幼果,新品種打造出台茶的祕密武器。(攝影/顏松柏) 一九九八年完工的鯉魚潭拱橋,改善了舊山線的瓶頸,標示著鐵路新紀元。(攝影/劉子正) 鯉魚潭拱橋 一九九八年完工的鯉魚潭拱橋,改善了舊山線的瓶頸,標示著鐵路新紀元。(攝影/劉子正) 尋訪蘭花文化之旅 「蘭花熱」席捲全世界已兩百多年,台灣更素稱「蘭花王國」。從蘭花外銷的最大據點一路走進原始山澗中,探索台灣人對蘭花的觀感和情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