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文章

編者的話

以科技、大數據、物聯網的人工智慧,應用在農業灌溉、施肥、噴灑農藥、採收,或可提供今日農業缺工、農村人口老化等困境的一帖解方。

臺灣活版時代 臺灣活版印刷圖解記錄

從過去延續至今,一個已沒落但未完全消失的傳統產業,透過採訪老師傅們的故事與技術,以精細手繪圖完整呈現臺灣活版印刷的工法與技藝。

「倚天劍、屠龍術」就在你身邊

科技日新月異的現在,人類的思慮顯得相對脆弱。電訊網路帶來連結的方便,也帶來詐騙的災難。想不受人惑,必須修練自我思辨的能力。

萬古長空 一夜明星

佛陀學習五明,思考人生的學思,是一種漸進的覺悟過程;而夜睹明星,靈光乍現的開悟是水到渠成的開華結果。

一位可敬的水電師傅給我們的啟示

幾星期前的週末,我家廚房的排水道發生問題,趕緊透過社區辦公室聯絡一位水電師傅前來「勘災」。他在電話中告訴我,他 […]

行善付出,造就菩薩世界

當人間的善與愛增長,惡念惡業相對降低,就有了消弭災難的福氣;期盼更多人投入人間菩薩的行列,感人的故事愈來愈多,所見的景象都是祥和,世間就會是菩薩世界。

與流感病毒的尖峰對決

許多「如果」的假設性問題,只能推論或臆想,難有一致答案。時間如流水,往者已矣,逝者如斯,已發生的現實,已回答了所有問題,追究不能挽回的議論,沒有太大意義。流感病毒每年都會來襲,防患之道,應以病為師。

以長情相伴,願大愛遍灑

曾說慈濟給予的不是安慰,而是膚慰。安慰是口頭上的話語,蜻蜓點水,效果是一時的;此時災民的心地如這片大地被大火焚燒,需要大愛膚慰,如降甘露長時間的滋潤。

流火 鹿野忠雄的臺灣養成

克襄根據《山、雲與蕃人:臺灣高山紀行》,重回鹿野忠雄台灣踏查路線,註解他的探險過程與昆蟲調查,集結成三十萬字。

編者的話

談自然保育我們起步得不比人晚,國際潮流的里山倡議進入台灣前,早已有社區林業的踐行,森山里海,藍、綠帶串聯,縫補了破碎的生物棲地,架起護衛的國土綠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