荷蘭氫谷 歐洲氫能基地

氫能被視為最具發展潛力的替代能源,推動氫能車及加氫站的普及已成當務之急,串聯生產至消費端的氫氣產業鏈以期打造歐洲「氫谷」。

儲能設備 再生能源不可或缺的夥伴

在再生能源比例增加的此刻,發電更得仰賴「老天賞臉」,儲能設備因此更為關鍵,在較不穩定的電力供給之下,維持穩定輸出。現在,人人都有機會從過去純粹的電力消費者,轉換為能儲能、供電的生產者。

催生於氫 綠色鋼鐵革命

鋼鐵製造產業為瑞典貢獻可觀的GDP,但也製造了大量碳排,採礦、煉鋼及能源供應業者組成聯盟,目標將煉鋼產業脫碳轉綠,轉型關鍵為氫氣,取代傳統化石燃料,生產全球第一無碳鋼鐵。

地心溫度能發電 地熱能是新希望或假目標?

位處地震帶的台灣,地熱資源豐富,卻因過去地熱電廠的失敗案例,發展足足停滯二十年。直到二○二一年,宜蘭清水地熱園區商轉,地熱能再次被重視,不過,地熱開發仍困難重重,台灣究竟能否抓住這塊地下綠金?

歐陸能源新選項 在撒哈拉生產氫能

來自法國的能源企業家,期望打造一個綠氫新世界,受限於技術之故,氫能曾是昂貴而遙不可及的夢想,這名懷抱遠見與抱負的能源先驅,將其化為可能,從西班牙起步,他遊走四方,串聯上中下游產業鏈。為了擴大氫能版圖,他決定遠赴撒哈拉沙漠尋找盟友。

回收垃圾的重生路 從一次性材料到永久材

國發會的《2050淨零排放路線》,喊出「資源循環零廢棄」行動計畫,呼籲減少物質消耗、增加回收使用,回收供應鏈與再生材料的應用更顯關鍵。

廢物不廢 化糞土為能源

身為歐盟最年輕的成員國,克羅埃西亞努力跟隨歐盟的環境規範,垃圾處理問題迫在眉睫,除了焚燒、掩埋、堆積,還有何解?天馬行空的科學家對廢物另眼相待,把「糞土」變成乾淨能源。

還給天空一抹藍 減煤增氣,我們做了什麼?

在不久後的未來,天然氣發電將占總電量的一半,對天然氣依賴大增,而不只是中央的能源政策改變,地方政府接連宣布燃煤鍋爐退場,也象徵高碳排、高汙染的燃煤時代即將終結。

二氧化碳的歸途 抓回廢碳的回收新可能

碳匯被視作二氧化碳的倉庫,增加碳匯儼然是達成二○五○淨零目標的必要手段。

風中綠金 從陸地走向海洋

全台三百餘支陸域風機和近兩百支的離岸風機為台灣帶來發電新選擇,離岸風機在今年底前將達成的發電量,相當於一座核電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