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灣特「色」 繽紛與簡約的光譜之間
岡山老街一家雜貨店前,盡是飽和色,這類生活中常見的「搶眼」配色源自傳統文化,也受到市場機制影響,並隨著社會氛圍在繽紛與簡約間流動。
纜線電桿 斬斷占據天際的蜘蛛網
新北市板橋一處巷弄,路面人車通行,空中彷彿異世界,不但有來自四面八方的電力與有線電視纜線,再加上變壓器、電線桿、里辦公室廣播器、路燈,多年累積,成了如今「剪不斷,理還亂」的景象。面對這樣的雜亂無序,我們絕非無法可施。
翻轉的小吃店 從將就到講究
不同於一般昏暗、雜物多的傳統台式小吃店,講究用餐環境及氛圍,翻轉了刻板印象,從將就到講究,讓餐飲與生活升級,創造價值。
招牌 是吸睛還是礙眼
我們習以為常、見怪不怪的台灣街景,充滿試圖傳遞訊息給路人的視覺影像,究竟是吸睛還是礙眼,是爭奇鬥豔還是群魔亂舞?
街道家具 隱形的城市表情
街道家具是什麼?公共空間裡提供大眾服務的設施物都是,比如座椅、郵筒、變電箱、候車亭、路燈、遊具,看似平凡不起眼,卻是顯露我們城市表情的隱藏細節。
陽台物語
雖是附屬建物,陽台因兼具景觀休閒與洗衣曬衣功能,成為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環。特別是它連接了室內與室外,半戶外的特性,除了讓它成為鄰居聊天的好地方外,也是街景的一部分,如能善加運用,對住戶與市容都有幫助。
橋下空間 不只是邊緣
鄰近舊台中車站的「綠空鐵道」,是高架鐵路下的帶狀公園,保留了百年鐵道軸線,連結今昔,也連結了周邊區域。過去不受重視的橋下空間逐漸翻轉,創造出不同的城市風景。
健康就是美 建築物的延命術
市容的美觀不難,做到整齊與健康,就有了最基礎的美感。
城市的容顏 在都更成功以前
源於歷史的沉痾,台灣市容難以改變,在都更成功前,有心人僅能以豐富彩繪突圍。
菜市場蛻變 去蕪存菁之後
賣菜就只能把菜放在花花綠綠、毫無質感的塑膠籃裡嗎?傳統市場生氣蓬勃,卻常讓人聯想到髒亂,如今已有市場開始轉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