彰化,台灣的穀倉與農業重鎮,孕育豐饒田園與深厚文化。
從濁水溪畔的開墾歷史、鹿港街巷的繁華記憶,到醫療傳教的百年軌跡,
本展覽帶領觀眾穿梭時空,見證這片土地的人文、歷史與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經典》長年爬梳在地歷史,挖掘福爾摩沙島嶼上的遺珠,
透過採訪議題,我們希望讓你更認識彰化,
穿越時間的紗幕,走進台灣的過去與未來。
彰化,台灣的穀倉與農業重鎮,孕育豐饒田園與深厚文化。從濁水溪畔的開墾歷史、鹿港街巷的繁華記憶,到醫療傳教的百年軌跡,本展覽帶領觀眾穿梭時空,見證這片土地的人文、歷史與生生不息的生命力。

《經典》長年爬梳在地歷史,挖掘福爾摩沙島嶼上的遺珠,透過這次展覽,我們希望讓你更認識彰化,邀你穿越時間的紗幕,走進台灣的過去與未來。
鹿港中山路上的百年丁家進士宅第,可追溯至清道光至光緒年間,為典型三連棟街屋,至今依然屹立。(攝影/鄭映航)

彰化再發現—
濁水溪、鹿港與醫療的百年足跡

(圖片提供/黃一彬)

這棟昭和七年(1932年)竣工的現代主義建築,為鹿港百年餅舖玉珍齋本店,在當時或是現在都是鹿港街上顯著地標。(攝影/鄭映航)

Part 1

穿梭鹿港巷弄—歷史與現代交織的場景

鹿港,昔日「一府二鹿三艋舺」的重要港口,如今仍保留豐富的歷史風貌。從清代的泉州聚落、繁華的貿易市街,到日治時期的都市改正與現代觀光浪潮,鹿港的建築與生活空間見證了台灣社會的變遷。

當我們穿梭鹿港老街,走進百年街屋與匠師手工藝場域,如何重新發掘鹿港在時代變遷中的文化價值,並思考如何在都市開發與歷史保存之間尋找平衡。

玉珍齋本店洗石子翻模裝飾群(點圖可查看圖樣說明)

>>更多精彩內容請至彰化美術館現場參觀,誠摯邀請您的蒞臨

Part 2

探索台灣最長的河流—濁水溪

自台灣中部蜿蜒而過的濁水溪,孕育了豐饒的土地與多元的文化,是台灣本島中西部重要的分水嶺,其下游流域形成彰化、雲林的天然縣界,曾阻隔西部南北交通往來,台灣俗稱「頂港」、「下港」,就是以濁水溪為分界。

從南投信義鄉布農族居所到南投集集、彰化二林的農業發展,濁水溪的流域記錄了台灣開墾史,也承載著人們與河流共生的智慧。這條河不僅讓農作物豐收,也見證台灣數百年的發展;西螺大橋、溪州、二水這些地方,都因濁水溪而繁榮。

水里建醮大典

南投縣水里鄉每年的建醮大典都在濁水溪乾涸的河床上舉行,搭建的牌樓祭壇占地廣闊,夜間燈火輝煌,充滿地方宗教祭典特色。濁水溪是台灣第一大河,流域面積占全台面積十分之一,因上游多崩塌地,溪水一路混濁,來到水里集集,堆積成厚重的陶土礦,因此自古製陶業發達至今。(攝影/蕭耀華)

改變西部生活的一條橋

西螺大橋未興建之前,兩岸居民得靠竹筏渡河,完成之後成為遠東第一大橋,半世紀以來一直是西螺的地標,也是濁水溪的象徵。(圖片提供/螺陽文教基金會)

上游日常生活的橋

黑黑谷上的吊橋,是信義鄉當地的布農族人,對外溝通的唯一橋梁。人狗相隨一同過橋,流露出山居生活原始單純,而富人情味的一面。(攝影/蕭耀華)

台灣水力發電的開端

大觀一廠的輸水管道橫越深山峻谷,結合險峻地勢與工程巧思,構築出磅礡壯觀的景象,也見證台灣早期水力發電的開發歷程。(攝影/蕭耀華)

全台蔬果交易地

濁水溪下游的沖積平原,土壤肥沃,適合花卉蔬果種植。田尾鄉的花農正在採收菊花。西螺果菜市場是全台最大的產地蔬果交易市場,交易量占全台灣的三分之一。(攝影/蕭耀華)

全台蔬果交易地

濁水溪下游的沖積平原,土壤肥沃,適合花卉蔬果種植。田尾鄉的花農正在採收菊花。西螺果菜市場是全台最大的產地蔬果交易市場,交易量占全台灣的三分之一。(攝影/蕭耀華)

>>更多精彩內容請至彰化美術館現場參觀,誠摯邀請您的蒞臨

《割膚之愛》李石樵,1956年
1928年,蘭大衛醫師切除夫人連瑪玉捐贈的皮膚,移植於皮膚壞死面臨截肢的少年周金耀傷處。雖然最後是移植周自己的皮膚才治癒,但醫師伉儷的「切膚之愛」,已成醫界典範。(圖片提供/李石樵美術館)

Part 3

19世紀彰化在地醫療史的開始

百年前的台灣,在蘭大衛醫生家族眼中是怎樣的風貌?

十九世紀末,西方醫療宣教師踏足台灣,開啟了彰化現代醫療的序幕。1897年,蘭大衛醫師與梅監霧牧師共同創立彰化基督教醫院,結合信仰與醫療,改善地方健康條件,也為台灣建立起醫療宣教的典範。蘭大衛在彰化奉獻四十餘年,影響深遠,並啟發其子蘭大弼醫師延續使命。

為1931年於倫敦拍攝的蘭大弼醫師全家,由左至右,父親蘭大衛(David Landsborough III)醫師、蘭大弼醫師、母親連瑪玉(Marjorie Learner),以及妹妹蘭仁愛(Jean Landsborough)。(圖片提供/彰化基督教醫院院史文物館)

1956年,彰基醫護員工於醫院重建前合影,其時,蘭大弼在此服務已四年。(圖片提供/彰化基督教醫院院史文物館)

醫療傳教士—蘭大弼(David Landsborough IV, 1914-2010)

在台灣成長,畢業於倫敦醫學院的蘭大弼回到彰化服務近28年,推動護理與公共衛生,重視人文關懷。1967年,蘭大弼院長提出彰基醫護同仁遵行的四大宗旨:醫療、報喜、助貧、教學。(圖片提供/彰化基督教醫院院史文物館)

>>更多精彩內容請至彰化美術館現場參觀,誠摯邀請您的蒞臨

  • 展覽日期:4月16日(三)- 4月27日(日)
  • 展覽地點:彰化縣立美術館 五樓展示室A(彰化市卦山路3號)
  • 開放時間:09:00-17:00 (每週一休館)

主辦單位|彰化縣政府文化局、慈濟傳播人文志業基金會.經典雜誌、慈濟基金會彰化分會
合作單位|彰化縣政府教育處
策略夥伴|隱竹齋文化藝術基金會

─ 追蹤經典 永不嫌晚 ─
─ 加入大愛之友 讓感動不間斷 ─

支持我們繼續產製
好書、好劇、好節目、好新聞
帶你看得更深、看得更真

─ 訂經典 閱好書 ─

時間寶貴,只能讀經典
更多好書,盡在喜閱網路書店

Welcome To RHYTHMS MONTHLY

《經典》雜誌創刊自1998年8月1日,
不同於坊間追求短、快、輕、薄的報導,
反而一貫堅持耗時、深入、長篇與分量,
至今榮獲近百座國內、外獎項,包含42座金鼎獎肯定。

「為時代作見證,為人類寫歷史」
走過四分之一個世紀,《經典》持續針對生態、環境、歷史,
以及當代人文議題做深入探討,
帶你立足台灣,放眼世界!

《經典》雜誌創刊自1998年8月1日,不同於坊間追求短、快、輕、薄的報導,反而一貫堅持耗時、深入、長篇與分量,至今榮獲近百座國內、外獎項,以及42座金鼎獎肯定。

「為時代作見證,為人類寫歷史」走過四分之一個世紀,《經典》持續針對生態、環境、歷史,以及當代人文議題做深入探討,帶你立足台灣,放眼世界!

since in 1998

照見想想

照相當下是記錄,過後是紀念與回憶
如能再想想就成了見證

相機對個人最大的奧義是「出走」,
藉由小小觀景窗的搜尋,
無論是生活周遭或置身異地,
竟能神奇地增加寬廣無限視界,
由此,就進入了一個「新」領域…

※點擊連結,跟著王志宏總編輯一起壯遊

4/19(六)
經典 Odyssey:關於我參加的這場壯遊

《經典》雜誌總編輯王志宏將帶領觀眾探索一段「文化工程」所堅持與成長的旅程,回顧《經典》雜誌創刊二十六年來的歷程。從證嚴法師創刊時的期許,到「發現、探索、人文、關懷」的核心主旨,《經典》在網路時代中、媒體環境劇烈變動下,用時間與深度詮釋人文價值。

講座中將探討「壯遊」一詞的意涵,不僅僅是旅行,更是一種經歷挑戰、深入人文社會的歷程,如同玄奘法師的西行壯舉。將近三十年,《經典》以獨特的視角記錄時代,邀請您一同見證這段堅持的壯遊!

4/26(六)
鹿港建築:一百棟房子的再生進行式

鹿港,昔日「一府二鹿三艋舺」的重要港口,如今仍保留著豐富的歷史風貌。從清代的泉州聚落、繁華的貿易市街,到日治時期的都市改正與現代觀光浪潮,鹿港的建築與生活空間見證了台灣社會的變遷。

當我們穿梭鹿港老街,走進百年街屋與匠師手工藝場域,如何重新發掘鹿港在時代變遷中的文化價值,並思考如何在都市開發與歷史保存之間尋找平衡。

─ 過去的經典Odyssey in 高雄 ─
【高雄駁二藝術特區】
地址:台北市北投區立德路8號7樓 /專線:02-2898-9000 /傳真:02-2898-9993
Copyright © 2024 經典雜誌 RHYTHMS MONTHL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