權與力的輸送 俄羅斯天然氣開採直擊

在西伯利亞的永凍土上,工人們在極凍環境中進行天然氣管連接作業,這條由俄羅斯控制的管線將一路通往歐洲,供應歐洲繁榮經濟所需。當歐洲的能源開關掌握在俄國之手時,北極也成為霸權競爭的寒冰前線。

在西伯利亞極地,俄羅斯的工人們在極凍環境中進行天然氣管連接作業,以供應歐洲所需。(攝影/金峰)
在西伯利亞極地,俄羅斯的工人們在極凍環境中進行天然氣管連接作業,以供應歐洲所需。(攝影/金峰)

俄羅斯總統普欽來說,能源是為莫斯科帶來巨大權力的地緣政治資產,歐洲有35%的天然氣仰賴俄國進口,形同讓俄國掌握了歐洲的能源開關。近年,科學家發現在俄羅斯廣大的苔原地底,儲藏了數十億噸的石油與天然氣,在俄國政府與巨型能源企業的指揮下,來自世界各地的工程師與工人,帶著昂貴的精密設備,在這片被稱為「絕對痛苦區域」的北極圈凍土中,探勘並開採著左右歐洲日常生活運作的珍貴資源。

我是在二○○九年第一次踏上這片土地,搭著從莫斯科通往極地的列車,愈接近目的地,天色就愈昏暗,沿途的樹木也愈來愈低矮,直到再不見一棵樹。當我踏進-40℃的街道上試圖尋找故事時,寒氣使我的手指和腳趾簡直刺痛入骨。

一天,我在城鎮邊境偶然發現一排又一排在積雪下略顯灰暗的白色貨櫃,地質學家、卡車司機與技術人員正在裡面討論著當日的開採計畫。我不請自來地走進去,敲了最後一個貨櫃的門,坐在裡面的是五十八歲的伊格爾(Igor),他是一個經驗老道的天然氣開採工,嘴裡的菸一根接一根,以強硬姿態,用電話和無線電指揮著上百人的團隊。他的公司使用裝有透地雷達的車輛,搜尋看不見的天然氣儲藏庫。

天然氣開採過程中,多餘產量會被就地燃燒,此過程被稱為「燃除」,既浪費能源又增加許多碳排放。

伊格爾以熱茶招待我這個無助的外國人,而我知道我必須把握這個機會走進開採前線。「如果你真的想要跟來,我們的卡車將在今晚出發,前往八個小時車程外的氣田,我們還有一個空位,但別指望在車上睡得著覺。」就這樣,我的北極之旅展開了序幕。

除了氣田,我也走入荒原中的許多城鎮。這地極北境,本是涅涅茨人(Nenets)的世居之所,他們豢養馴鹿,以鹿肉維生,並與中國從事鹿角貿易。當蘇聯政府接管此地,他們被趕進公寓和集體農場,喪失祖傳生活方式。北境的礦場曾吸引許多勞工與被放逐的政治犯留下打拼,但礦場和工廠關閉後,這裡只剩貧窮與酒精。

在過去十年,我回到這裡有十次之多,俄國軍隊授權讓我有機會拍攝從未公開於世的戰略區域,能源公司也邀請我拍攝他們的技術,我深入認識了這裡的環境和人,並試著用攝影捕捉他們的本質。在霸權競爭愈來愈白熱化的當下,北極之境已不再是夢幻的銀白樂園,而是通過長長的管線,聯繫著歐洲每個公民日常生活,乃至於影響歐盟與全球經濟的戰略要地。而我希望透過我的鏡頭,帶著觀者一同走入這片能左右全球政治的最寒冷前線。

翻譯/林靖豪

在工人的監看下,巨大的鑽頭開鑿出深達三公里的鑽井,開採深埋地底的天然氣。極端的氣候條件,考驗著每個來此處打拼的工人的生理和心理極限。
俄國政府所有的俄羅斯天然氣公司(Gazprom)是全球最大的天然氣開發商,也是俄國國內最大的企業之一,其所營運的波多瓦亞(Portovaya)壓縮站,是天然氣出口到歐洲前的最後一站。來自俄國大陸的天然氣在這裡經過壓縮後,再由穿過波羅的海的管線運送到歐洲各國,關鍵的地理位置使其成為莫斯科「天然氣外交」的重要戰略據點。
位在西伯利亞的新烏連戈伊(Novy Urengoy),坐擁全世界最大天然氣田之一的烏連戈伊氣田,這座城市建造的目的,就是為了開採這裡的天然氣資源,從一九八○年代開始,天然氣不斷從此流出。目前,新烏連戈伊約有十萬人口,多數勞工受雇於俄羅斯天然氣公司,地底的黃金為這座冬季平均低溫可達-30℃的城市帶來繁榮。

~以上為文章之部分節錄,僅供「非會員 」閱讀,全文及更多精彩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線上會員籌備中 敬請期待

作者
英國劍橋大學,主修哲學、政治。 曾任路透社文字記者,目前為自由攝影師。 獲獎:瑪格蘭應急基金(Magnum Emergency Fund)、國際年度圖片獎(Pictures of the Year International)、世界新聞攝影比賽(World Press Photo Masterclass)
本文出自

權與力的輸送

【本期封面】攝影/金峰
在西伯利亞的永凍土上,工人正進行天然氣管連接作業,這條掌握在俄羅斯手中的管線將通往歐洲。攝影師金峰深入這片極地長達十年,走入俄軍嚴格管制的戰略區,走入跨國能源企業的驚人工業設施,也走入極地勞工艱苦的工作現場,他們生活的城市,以及因為資源榨取而受傷的大地,將地緣政治複雜的折衝,化為最具體深刻的影像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