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善付出,造就菩薩世界

當人間的善與愛增長,惡念惡業相對降低,就有了消弭災難的福氣;期盼更多人投入人間菩薩的行列,感人的故事愈來愈多,所見的景象都是祥和,世間就會是菩薩世界。

以長情相伴,願大愛遍灑

曾說慈濟給予的不是安慰,而是膚慰。安慰是口頭上的話語,蜻蜓點水,效果是一時的;此時災民的心地如這片大地被大火焚燒,需要大愛膚慰,如降甘露長時間的滋潤。

法水淨垢,回歸本性

我們要有耐心,不要懊惱明明想要改,為何習氣還改不過來?只要仍有一念「要改」的心,就能聽進好話,如有淨水再來。今天聽、今天改,做好該做的事,久而久之,做該做的事就會成為習慣。

美的教育,愛的傳承

寫下如何用智慧度過難關,幫助不方便的人,記錄感人的故事,不是為顯耀功績;而是留下人間菩薩抱持什麼樣的心付出,如何力行,也能教育我們的下一代,傳承這分愛的能量。

此生此身為良師

為了提升醫療品質,造福日後有病痛的人,將軀體化無用為大用,這些無語良師是真正的典範,但願每位無語良師都已輕安自在,再來人間。

心素、茹素,共善力量大

此時我們就要好好為子孫積福,讓年輕一代知道惜福造福、守護生機的道理。期盼人人把握時間,學習共善,增加慧命,共造善業,才有辦法改變人間,避免災難。

真心誠意救拔苦難

佛法說人人本具佛性,本具清淨的大愛,欣見慈濟志業從開始就有許多人啟發了這一分愛,以慈善助人安身安心,以醫療為人拔除病苦。

面對無常,付出如常

無奈的事情既已發生,眾生的苦難要及時拔除,需要有人去付出;看到災區能有人這樣快速投入、關懷,還是要慶幸人心普遍有愛,這種愛的關懷就是為人間造福。

不念舊惡,轉念行善

期待人人守護自己的一念心,心存造福人群的善念,好事不要忙到忘記做,不好的事要時時洗滌乾淨,不存於內心。

累積德行,讓人相隨

所謂「天將降大任於斯人」,曾經說過「斯人」是你、是他、是我,人人只要有心、有願,一定有力為眾生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