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生此身為良師

為了提升醫療品質,造福日後有病痛的人,將軀體化無用為大用,這些無語良師是真正的典範,但願每位無語良師都已輕安自在,再來人間。

想,到底什麼是人生的價值?來到世間,並非人人到老都能很有尊嚴,再想想人生最後被處理的過程,會感覺人生的價值到底在哪裡?然而有些人在世時為社會付出,往生後捐出大體,教導未來的醫師,這樣奉獻身心無所求、不執著,不就是很有價值的人生嗎?

提及無語良師,大家應該常聽我說起李鶴振居士。記得他從桃園到靜思精舍時,面帶微笑地說:「師父,我要回來住心蓮病房。醫生診斷我是癌末,剩不到幾個月了,我希望趁著自己還能走動,先來花蓮,這樣比較方便,也比較安心。」看起來不像真的,但是他的太太紅著眼眶向我點點頭。

那時他已發願在最後一刻,將自己的身體付託給慈濟大學,讓醫學生在他身上學習。我想或許可以趁著李居士還能說話時,和醫學生分享他的心裡話,於是趕緊請慈大安排。

之後某天,我在心蓮病房的交誼廳看見四、五十位同學席地而坐,圍繞著坐在椅子上的李居士,仰著頭聽他用輕柔的聲音說起生病的歷程,從開始時感覺如何、看了多少醫生,以及最後確認剩下幾個月的生命,為何希望回到慈院成為無語良師。聽到他對未來的大醫王說:「寧可你們在我的身上錯劃千刀萬刀,不可以在病人的身上錯劃一刀。」這番話,他說得平靜,又有教育性,真的是不會忘記的一段記憶。

醫師在求學過程中,除了向「無語良師」學習,還有一群志工扮演病人,幫助他們熟悉如何溝通互動、判斷問診,是醫院中的「良語良師」。簡煌彬居士從花蓮慈院標準化病人的教學開始,就發心立願配合,要唯妙唯肖表現出苦難相,以真誠的心教導年輕醫師,據說有次為了模擬被蜂螫到的樣子,還用注射的方式讓手腫起來。

簡居士的身體向來不太好,無論多麼不舒服,十多年來還是南北奔波,在各醫學中心扮演標準化病人。為了醫療志業,他也長年在台北慈院急診室擔任志工;當自然法則到來,他最後也成為無語良師。雖然才五十六歲,志工服務時數卻超過一千小時,真的將生命的分分秒秒用得非常充實。

如何將我們這副軀體化無用為大用,這些無語良師是真正的典範。儘管他們的身上被劃下那一刀時,常讓我百感交集,既感恩、感動又有不捨,因為每一位都與我有很深的緣;但這無不都是為了提升醫療品質,造福日後有病痛的人。但願每位無語良師都已輕安自在,再來人間,也期盼醫師們都能更加精進,成為妙手、妙法的妙人醫,共同守護生命、守護健康、守護愛。

作者
本文出自

植物園考古揭密

【本期封面】封面繪圖/蔡小咪
植物園遺址最大特色是發掘出多個不同年代的遺留,文化豐富。插畫家參考地理地質與人類文化史,甚至嘗試以AI還原場景,一再推敲考證古台北湖週遭何以自史前時代就是個宜居好所在:人們打樹皮製衣,耕作稻米芋頭為主食,手捏陶罐顯現審美觀……,在大家熟悉的植物園延伸更多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