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版共生的實踐 門裡門外都是家

非親非故,這嬤孫倆在閒置的小學校園相遇,一邊有幼兒園一邊日照據點,用有限的社福加民間資源做混齡共生、青銀共居,乃超高齡社會當務之急。

非親非故,這嬤孫倆在閒置的小學校園相遇。(攝影/安培淂)
非親非故,這嬤孫倆在閒置的小學校園相遇。(攝影/安培淂)

握少少的春陽,自一條條巷子間陸續走來,或拄著杖、或坐輪椅、或緩慢移動腳步,阿公阿嬤不約而同準時來到台北市西松公園,這是周四早上由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辦的外展活動。今天除了十二組坐輪椅的失能長輩和外籍看護工(以下稱外看),外圍還來了不少可獨立行走,或年歲較輕的太太們。「阿昌老師好!」臉上掛著笑容的體適能老師吳永昌,無論阿公阿嬤或外看他都熟,畢竟配合九年了,「剛來才五個人。」數一數,大樹前後有二十幾個快三十個,連路過拉著菜籃的婦人也停下腳步。

都會區很多長輩在家自請外籍看護工,白天就近到公園晒太陽。

普「照」從公園開始

台北市松山區這塊開發於一九六○年代還是高玉樹市長時代的公教住宅,在規畫上仿效美國都市計畫法,打造為預計容納七萬人口的示範社區,在台灣高齡化的今天,目前居住人口超過八萬,可想而知老人更多。一九九五年,弘道成立後走向社會關懷的最前線,這裡因此成為它進駐台北市社區的第一個據點,算來二十四年了。阿昌老師此時放起音樂,教坐在輪椅上的長輩伸展上肢、抬腳,可以起身的,或太太們就跟在後頭手舞足蹈,從「快樂的出帆」到「小城故事」有快有慢,社工李秀蓉一旁幫忙解決外看遇到的照護上的問題。做出口碑的吳永昌說,現在很多外看在市場相遇,都彼此報好康,甚至要回印尼了,還提醒雇主,「老闆,你要記得告訴下一個人帶阿公來公園,對身體很好。」

弘道老人福利基金會走出日照據點,給長輩多些互動,也讓外看活動筋骨,利用彈力帶伸展,增進雙方默契與感情。

坐一旁八十二歲的溫素珠說,她是陪新鄰居來的,「她小我幾歲,剛搬來不知去哪。」素珠活力滿滿,每天安排了各種活動,鄰近還有寶清、婦聯共四個公園,不同時間只要有外展活動,她輪流去,「不要再鬱卒了,一定要拉左鄰右舍出來啦。」前面的幾位輪椅阿嬤都是她鄰居,有的年紀比她小,但說倒就倒,能走出家門晒晒太陽就是很大的進步了,李秀蓉感性地說:「只要老人家能有短暫的快樂也好。」

暢銷書《下流老人》分三個指標,其一是社會性孤立──沒有可依賴的人,若再缺了和鄰居開槓、四處亂走的空間,只剩電視機相伴。

阿昌也特別選了幾首印尼歌給愛跳舞的外看抒解壓力活動筋骨,李秀蓉說,剛開始有奶奶問,為何要給外看跳?她們不是我們花錢請來的嗎?但平心而論,很多家屬遇到長輩失能失智,選擇「逃開」,秀蓉跟奶奶說:「她們也需要放鬆啊,也會有職業傷害,如果她身體好心情好,就會把你顧得更好。」這些年,台灣社會氛圍改變,大家也觀念進步有同理心了。

但其實,弘道做的外展是「旁務」,主力還是長照。

城鄉大不同 社區共生「個性化」

二十四年來配合政府政策逐一開展居服、送餐、日照B據點,這兩年還有小規機(小規模多機能服務)──夜間喘息照顧,但西松日照組組長趙本祺說,都市長輩自主性強、老後生活有較多選擇,尤其人口密集的西松社區,近年頻頻開設日照中心,超過「一學區一日照」。同時牽涉到人力資源和服務品質的小規機服務量也不多「叫好不叫座」,源自日本的日照模式,來台灣很難一個樣。

每天被送來日照中心的長輩多屬輕中度失智,按時報到「按表操課」不輕易外出,相較於中南部縣市,因為青壯年早早離家,阿公阿嬤有更多需要維持與左鄰右舍守望相伴,這正是來自民間基層的社區共生。

風頭水尾的雲林台西村,八十歲的丁良琴阿嬤是位優雅的女士,每天早上時間到了就催促印尼籍看護工阿雅出門,巴望著到社區關懷據點,這是她一天生活的開始,「有定時的作息,是唯一照顧失智減緩病情的辦法。」照顧失智爸爸自學長照至今二十年,已成專家的伊佳奇說。

台西村丁阿嬤輕微失智也不急著進日照中心,每天由外籍看護工推著經過人多的市場,維持固定作息,是她以及亞健康長輩維持機能的好方法。

這天,阿雅推著阿嬤經過市場邊的海天府,這兒曾是二○二○年台西村第一個關懷據點,當時政府推巷弄日照C據點,農委會則隨後啟動綠色照顧,在海一邊的台西村什麼資源也沒有,時任海天府管理委員會主委的村長賴俊傑,於是在廟前因陋就簡搭棚,邀附近長輩來活動,他說,做一天兩天很難讓阿公阿嬤記得,所以勉力維持一周五天;又怕老人家中午沒得吃,拜託準備收攤的小販算便宜,煮大鍋粥,就這樣撐三年。後來輾轉搬去他家,也是村長辦公室,可擋風遮雨,好多了;今年春節後才又轉去公所閒置空間,才有個關懷據點的樣子。

中午,七十歲但仍滿頭黑髮的賴俊傑跑回家裡的灶咖,載飯端菜來到據點,手腳俐落的九十一歲阿嬤是打菜好幫手,大家裝好便當或騎車或走路回家休息,下午再來。對台西、海南、海口、海北等台灣最西邊的臨海漁村來說,資源有限就量能辦長青食堂,給老人家添點營養,也可每天定時看到人,是最起碼的關懷方式。

在雲林台西村巷弄關懷據點,很難相信圖中這位阿嬤已九十一歲,球拍得這麼好。農漁村長輩都需要一個簡易場地,做體能或腦力上互動。

水平式移動的家

在賴俊傑的便當裡總多一份要給隔壁因糖尿病截肢、成天坐輪椅的林張水,出不了門就每天坐在自家神壇門口,等候一早出門挖海菜的太太午後回家,有什麼吃什麼,七、八十歲漁村老倆口,日子簡單過。

民國五六十年代台灣經濟正起飛,還沒有完善的醫療資源和照護環境,誰能及時關懷村民?只有農會漁會。家政指導員(後稱家指)每天的工作就是在田埂魚塭間趴趴走,口湖農會家指吳金珠帶我們拜訪水井村一群八九十歲的長輩,每天早上十點固定來到八十八歲李金貴的家,在屋簷下用黑網遮個蔭,給鄰居泡茶聊天,其中三名是獨居阿嬤,習慣了這樣的老來生活,彼此問一句,誰誰誰怎麼沒來?也可及時通報吳金珠或村長幫忙,「每天都有朋友聊,可下棋打牌。」這樣的現場支持了靜宜大學社工系教授、在台中地區創辦青銀共居的紀金山質疑的一個傳統價值觀:在家養老最好?「現在都是小家庭、人口愈來愈少,支持能力衰退。」

同一時間前後,高雄前金區林投里這棟由五十年警察宿舍改建的社宅,已經有年輕父母推著一車車的娃娃陸續上班去,經過一樓「林投好客廳」,住樓上的七十三歲吳衡英早就下來開門、澆花,大家點頭打招呼,衡英奶奶忍不住上前摸摸娃娃的頭,她儼然是弘道在高雄林投C據點的志工。

這是他們的社區,一樓打開大門歡迎光臨,衡英自動來澆花。

才兩歲的娃兒就近送去一百公尺外的前金幼兒園,它和對街的前金國小都百年歷史,是全高雄最大的公立幼兒園,前金國小日治時代還是「貴族」才能上的小學校呢。同一社宅一樓的另半邊,是高雄唯一二十四小時的公托據點,完全是青銀共居老少共生的示範社區!

成立三年半來,林投好客廳社工翁弘育說,「如同海底珊瑚礁,投多少資源看看有多少魚群或生態會來此聚集共生。」他很幸運有這塊實驗場域。熱情的弘育擁有當社工的特質,很耐煩、很細心、很有頭腦井然有序處理「該處理與不需處理」的大小事,是好客廳靈魂人物,看到三年多就累積了這麼多力量和快樂,弘育很忙卻很快樂。

僅輕度失智的海明哥,衡英阿姨的另一半,早上稍晚也會下來跟老師一起動動,強化肌力的同時,老師也穿插一些簡單提問,活化長輩大腦。休息時間自由分組玩拉密桌遊,形同動腦的麻將。

~以上為文章之部分節錄,僅供「非會員 」閱讀,全文及更多精彩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線上會員籌備中 敬請期待

作者
《經典》雜誌資深撰述
本名Alberto Buzzola,《經典》雜誌攝影召集人。 作品【海峽系列】獲2011年金鼎獎最佳攝影獎。〈難行仍行:邁向理想環境的交通規劃〉獲2012年吳舜文獎最佳專題攝影獎。
本文出自

擦亮空間記憶

【本期封面】攝影/鄭映航
建於一九二五年的林懋陽故居(一德洋樓),融合了閩日洋三種建築語彙,更融入了部分戰後的眷村建築,總共匯集了二〇年代、三〇年代、五〇年代等多個時代的建築,形成了獨特的風格。這些歷史建築過去大都被隱蔽在城市角落,歷經搶救保存活化再利用的過程,為城市留下獨一無二的歷史與人物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