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步到遺忘的盡頭 阿茲海默症的烏托邦

朗德村居民們正忘情地跳著有氧舞蹈。這些特定的舞蹈動作、運動項目都是由社區中心針對阿茲海默症患者所量身設計。這處師法荷蘭的阿茲海默村提供老人幸福晚年的居所。

朗德村居民們正忘情地跳著有氧舞蹈。這些特定的舞蹈動作、運動項目都是由社區中心針對阿茲海默症患者所量身設計。(攝影/Markel Redondo/Panos Pictures)
朗德村居民們正忘情地跳著有氧舞蹈。這些特定的舞蹈動作、運動項目都是由社區中心針對阿茲海默症患者所量身設計。(攝影/Markel Redondo/Panos Pictures)

著住在朗德村裡的阿茲海默症患者,如常人般外出購物、與人交談、建立人際網絡。我們思忖著:這些因年老退化而被剝奪自主權的失智者,真能找回過往的生活節奏,過上像平常人一樣的生活嗎?

婦人正用五顏六色的彩繪筆專心地著色。

從購物中找回平凡日常

「兩條土司、一顆生菜、兩個麵包、一塊奶油、兩瓶牛奶、一包湯、乳酪、餅乾、巧克力、雞蛋和捲筒衛生紙⋯⋯」望著手中握著的購物清單,法蘭西斯.拉蘭喃喃地念著。上午十一點,位於法國西南部達克斯市朗德村裡的這間迷你超市,正準備開始迎接忙碌的一天。當地居民紛至沓來地進入超市,從門廊旁拉出一輛輛紅色推車,朝前方的陳列貨架走去,悠哉地挑選著商品。「我們會輪流進行採買,推車上的物品都是根據大家預先擬好的清單來挑選。」踏著篤定自信的步伐,法蘭西斯邊說邊走向冷藏冷凍區,後面負責推車的是維羅卡。

完成在超商的日常採買,居民正和照護員核對推車上的物品。

二月煦陽從外頭的廣場洒進店裡。除了隔壁餐廳傳來的歌聲和店裡些微的嘈雜忙碌,整個社區散發著安靜平和的氣氛。從一箱箱蘋果、到店裡的招牌乳酪和焦糖奶油,超市貨架上擺滿了應有盡有的生活必需品和一些高級商品。牆上掛著的告示黑板寫著:今日下午將供應人氣爆棚的布朗尼蛋糕,顧客訂購的高湯塊、李子和廚房用海綿則於下週到貨。

這樣的情境在法國鄉間隨處可見,不同的是,朗德村裡少了人聲雜沓的紛擾,亦無行色匆匆的趕路人,更不見為了孩子而忙到焦頭爛額的母親;相反的,這裡的居民看起來都有一定的歲數。再定睛一看,你會發現,手上握著採購清單的長者們,身邊都有一位年輕人陪伴著。如果不特別觀察,你絕對不會發覺,原來這裡住的都是阿茲海默症患者。

「對一般人來說,購物是一件再平凡不過的日常行為,但對我們這些患有阿茲海默症的人來說,購物是一種訓練我們獨立、重拾信心的活動。」法蘭西斯平和可親地說,一旦患了這樣的疾病,許多生活節奏都被打亂,原有的生活能力全數被剝奪殆盡,人生也陷入一種障礙頻頻的困窘。

「每天早上,我們都會安排居民進行採買。」朗德村內的公關主任瑪蒂爾德.卡戎-伯內爾說道,「整個社區是專為阿茲海默症患者量身打造的類度假勝地,卻又實驗性十足,與傳統的養護中心差異甚大。」

法蘭西斯.拉蘭一一點數著手上的採購單品項。

「你喜歡這裡嗎?清單上的物品你都記得起來嗎?你都知道上面寫著什麼嗎?你會算術嗎?」我們一一詢問著身旁的長者。

安排採買主要是讓住在這裡的失智長者動腦進行思考,同時這個活動也能幫助他們找回以前的生活,像是如何控制預算、如何打理一頓午餐。

「我年輕時是一家公司的負責人,現在即便老了,我還是有工作能力。之所以會來到朗德村,主要是我喪失了部分生活能力,沒辦法獨老。慶幸地是,活到這個歲數、沒有病痛纏身,還可以經常外出走動。一個人如果老待在家裡,過著足不出戶的封閉生活,那真談不上在『過日子』。」從超市緩步走到咖啡廳的路上,法蘭西斯娓娓道來。

當我第一次見到法蘭西斯時,分辨不出他究竟是住在這兒的居民、還是志工。現年七十二歲的他,目光炯炯,看起來精明、能幹、有自信外,全身更散發著一股熱情與活力。法蘭西斯對自己的病情輕描淡寫。而在我們交談了近半個多小時後,這才從他的身上隱約感覺到些許失智跡象,同時也心痛地感受到,這個退化性的疾病正無情地侵蝕著這位慈祥長者的生命。

「相較於我,有些人的症狀相當嚴重。」說話的同時,法蘭西斯遞給了我一顆巧克力牛軋糖,「朗德村的管理相當開明與自主,住在這兒的人都知道自己的狀況,這點很重要,也很簡單,好比我自己:我知道我生病了,雖然不太嚴重,但我知道自己已經病了很長一段時間了。」

師法荷蘭阿茲海默村

法國朗德村是已故朗德省前副省長亨利.伊曼紐利的心血結晶,其構想來自於荷蘭的阿茲海默村。

出身貧寒的伊曼紐利,童年的不幸促使他對普及照護此一領域充滿熱情。伊曼紐利意識到朗德省的人口老齡化,在得知荷蘭有座先驅指標性的阿茲海默村後,他派出一個小組前往當地取經,並研究在法國複製其成果的可能。然而,在朗德村成立前三年,二○一七年伊曼紐利去世。

根據伊曼紐利的規畫所建立,住在這座創新型照護中心的居民,包括阿茲海默症晚期的病人,都能在安全寬廣的社區裡盡可能地獨立生活,而不是整天關在房間或坐在公共活動區的扶手椅上,雙眼緊盯著電視。居民們可以自由地走動,在圖書館看書、去商店購物、到美髮院理髮,或坐下來和鄰居一起喝咖啡聊天。一旁則有專業的護理人員和志工,隨時提供適切的協助和指導。

有別於其他養護中心,住在朗德村的居民能夠在安全寬廣的社區裡盡可能地獨立生活,從事多樣活動,圖書館借書看書就是深受居民們喜愛的項目之一。

在伊曼紐利的運籌帷幄下,二○一六年在達克斯郊區啟動這項造鎮計畫;這個占地約二萬八百一十多坪的阿茲海默村,耗資超過兩千八百萬歐元(約新台幣十億元),法國政府視該計畫是一項具「指標性實驗專案」而贊助了大部分經費。更從當地醫院和波爾多大學聘請了多名專家學者,一起來研究如何更全面性地治療阿茲海默症。

~以上為文章之部分節錄,僅供「非會員 」閱讀,全文及更多精彩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線上會員籌備中 敬請期待

本文出自

花蓮大地震

【本期封面】攝影/白舒華
地震後,中橫公路東段立刻斷電斷訊,從天祥到西寶八公里,沿路都是這樣滿地破碎的景象,太魯閣峽谷美景化為黃沙淚,從千呎高流入峽谷立霧溪畔。《經典》獲得第一手現場影像,怵目驚心。沒了遊客,留守天祥、布洛灣等處的飯店員工、農場居民數十人,度過如孤島棄兒般的數週,迄今閣口到天祥邊坡土石仍不時滑落,交通管制中,太魯閣國家公園無限期封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