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尋速 都市生活的快慢抉擇

來往淡水與台北的人們,穿梭在新穎的高樓與紅樹林的綠意之間,這段似近非近、似遠非遠的路程,卻是了解淡水變化、思考淡水未來的關鍵。

積木般交錯排列的高度,面對著孕育豐富生態的紅樹林溼地,而道路和軌道,就像區隔自然與文明的界線。(攝影/安培淂)
積木般交錯排列的高度,面對著孕育豐富生態的紅樹林溼地,而道路和軌道,就像區隔自然與文明的界線。(攝影/安培淂)

水到底需不需要再開一條新路?」這個爭論超過二十年的議題,最近再度浮上檯面,成為關注焦點。座落在台北都會區邊緣的淡水,因擁有豐富的歷史和自然資源吸引許多遊客來訪,也是北台灣最具特色的城鎮之一,而回顧淡水的歷史,不難發現「速度」一直是影響其發展的關鍵因素。

十七世紀是海上貿易時代,大型帆船是最快速的交通工具,優異的地理位置和地形條件使淡水成為歐洲殖民亞洲的重要港口,也留下了如紅毛城等古蹟;但當清朝統治台灣,實施海禁政策,以鹿耳門為唯一貿易正口時,淡水不再能發揮海上貿易速度的優勢,因而沒落。不過,在列強叩關下,清朝被迫開港通商,加上台北平原的開墾,當時最便捷的淡水河運連結台北城內重要河港,帶動淡水發展為北台灣最大港口,滬尾街市一片繁榮,舊城區也就是今天的淡水老街。

老淡水火車站曾是外地人進入淡水的主要門戶,也是各種訊息的交換中心。(攝影/李東明)

此後,歷史快速推進,工業革命又大幅改變了淡水的命運。日治時期,鐵道取代河運成為最快速的交通動脈,在不需要仰賴河流的情況下,淡水的地位很快被海運條件更好、腹地更大的基隆取代。當淡水失去商品快速流通的樞紐地位,時間的流動似乎也跟著變慢了,淡水小鎮保留往日風情,成為北台灣重要的觀光休閒去處,曾經的鐵路北淡線見證了這段光陰。

戰後,台灣迎來公路時代,台北則迎來人口和產業爆發式成長的時代,連結淡水與台北,依山濱河的狹小平原地帶逐漸車水馬龍,沿著河邊道路進城出城的人流,取代往日淡水河上的物流,「通勤」是新時代淡水速度的關鍵字,直到今天仍持續定義著淡水的樣貌。

北淡線火車一經過關渡大橋,乘客就開始調整心情,準備迎接一天的工作或學業。(攝影/李東明)

快速道路是淡水交通的解方嗎?

「通勤是淡水人DNA的一部分。」以相機記錄淡水數十年的老淡水人程許忠這麼說,年輕時他每天騎著摩托車經過竹圍、關渡進入台北城上班,最難忘記的是陰雨寒風的冬日,那是什麼樣的防寒衣物都無法抵禦的刺骨。通勤路有時也是條險路,「我曾經在大度路上出過車禍,那時候地上有一個洞,幸好有戴全罩式安全帽,不然可能現在沒辦法坐在這裡了。」

「一九九七年捷運通車到淡水是通勤生活的分水嶺。」程許忠說,密集準時的班次提高軌道運輸的實用性,便捷的路網也使淡水人得以進入台北城各個區域,彌補了過去北淡線鐵路下車後轉乘困難的問題,讓淡水人有了便利舒適的通勤新選擇。

擁有八十七年歷史的北淡線鐵路,在一九八八年停駛拆除,準備迎接更快速、便利的捷運。這條支線運載了無數淡水居民往返台北,也是許多學子的通學路。(攝影/謝三泰)

但捷運通車只是淡水通勤速度變化的開端,以分鐘計算的效率追求不只體現在軌道,也延伸到公路。一九九六年,交通部公路局提出「淡水河北側沿河快速道路」計畫案,預計興建一條從北投直達淡水的快速道路,期望以此解決淡水上下班通勤塞車的問題。

不過,想要提升速度並非沒有代價,這條快速道路因切過淡水河沿岸的紅樹林保護區,造成生態上的重大疑慮,也對河岸景觀帶來巨大影響。一九九八年,文化與環保人士組成的「搶救淡水河行動聯盟」推出一張海報,斗大的標題寫著:「失去了淡水河,我們還剩下什麼?」,搭配淡水河與觀音山的景觀被高牆圍住的意象,引起許多關注,最終此案的環評遭到駁回。

老車站更是淡水人、台北人珍藏的青春記憶。(攝影/謝三泰)

但這條淡北道路的命運並未就此完結,「現在新北市政府的計畫可以說是淡北道路3.0。」綠色公民行動聯盟祕書長,同時也是淡水人的崔愫欣說,曾遭駁回的淡北道路,在二○二○年通過環評,這次的道路計畫雖然不再是高架設計,也未切過紅樹林,但仍因與紅樹林之間的緩衝距離不足等問題,其環評決議正在法院訴訟中。「未來道路將緊鄰著自行車道,以後是沿著馬路騎腳踏車。」崔愫欣說,淡水人親近河岸自然的空間也面臨破壞。

另一方面,究竟這條淡北道路能不能提升汽車通勤的速度,其實也仍有疑慮。「新的道路會吸引更多人選擇開車,增加車流量。」環境法律人協會理事長張譽尹表示,就連新北市政府也預期新的道路會增加車流量,而雖然政府提出許多配套方案,但以國道五號的經驗來看,車多必塞的情形讓許多交通專家對於配套措施的效果仍然存疑。雖然台北市政府已經同意這項計畫,但因為北投、士林仍有許多擔憂淡北道路會將塞車問題導向市區的反對意見,加上不少淡水人對這個計畫的影響和效果抱有疑慮,目前交通部仍要求雙北政府繼續溝通,還未撥下預算。

「淡水的交通問題的確需要面對。」張譽尹說,但他認為淡北道路並非是解方,從淡海新市鎮出發,連接淡水、八里兩岸的淡江大橋目前正在施工當中,應先觀察淡江大橋的交通分流效果,政府也還有台二線拓寬等替代方案,這個超過二十年的爭議問題,還需要繼續謹慎討論。

淡水的紅樹林保護區吸引許多民眾假日闔家大小出遊,是台北難得能夠親近自然生態的河岸空間,關於淡北道路的討論,也關乎城市與自然關係的思考。

建設中的新市鎮

不過,淡水的交通不只是淡水的問題,還涉及政府對台北都會區的整體規畫。新北市政府在近期的淡北道路說明會上,特別強調淡北道路的施作是為了連接淡海新市鎮與新開發的北投士林科技園區,形成串聯南港、內湖等科學園區的「科技走廊」,其中淡海新市鎮的功能是提供相對低價的住宅和宜居的環境給通勤族居住。

淡海新市鎮計畫最早在一九九○年由中央政府提出,其原本的目標在於將淡海地區大片的土地開發成合宜價位住宅,提供台北都會區中低收入的居民居住,並避免人口過度集中造成市中心房價高漲與生活環境惡化的問題,當年的計畫預計將淡海打造成一個三十萬人的城市。然而新市鎮計畫的願景未能實現,淡海地區人口成長遠遠不如預期,中央政府一度叫停計畫,但當時的台北縣政府仍不願放棄開發,決定接手繼續推動。

淡海新市鎮是目前新北市住宅增加最快的區域之一,土地上逐漸立起高樓。

二○一一年是淡海新市鎮計畫的轉折點,中央政府決定重新支持淡海新市鎮計畫,並開始全力推展計畫多年的重大交通建設,期望透過交通促進新市鎮的開發,包括淡江大橋以及環繞新市鎮和捷運系統交會的淡海輕軌,兩大交通建設都在二○一四年開始動工,淡水可說開始進入「加速」的時期。

最近十年,淡海新市鎮的變化以空前的速度進行著。淡海的房價與台北、新北其他區域相比較低,供應了許多願意以通勤時間降低住宅成本的族群的需求,新北市政府工務局近十年來核發的建築使用執照統計資料顯示,淡水是新北市新建住宅面積最多的區域,這也意味著未來交通壓力仍可能往上提升。但這表示淡水需要更多的交通建設嗎?

穿過新市鎮的輕軌列車已成淡水新的招牌。

~以上為文章之部分節錄,僅供「非會員 1 」閱讀,全文及更多精彩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線上會員籌備中 敬請期待

作者
經典雜誌撰述
曾任《經典》雜誌撰述
本名Alberto Buzzola,《經典》雜誌攝影召集人。 作品【海峽系列】獲2011年金鼎獎最佳攝影獎。〈難行仍行:邁向理想環境的交通規劃〉獲2012年吳舜文獎最佳專題攝影獎。
本文出自

淡水尋速

【本期封面】攝影/王靖婷
若紅毛城、老街與渡船頭是淡水傳統的代表,那麼捷運與輕軌可說就是淡水走入新時代的象徵。新建案如雨後春筍冒出,為了一個負擔的起、屬於自己的家,人們往都市邊緣遷移,每天匆忙移動在台北與淡水擁擠的路廊上,新的交通建設計畫被期盼解決堵塞,又被期望能吸引更多居民,但它們能通向更理想的都市生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