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思而後行 台灣道路設計的沉痾與進化

四輪、兩輪,加上輪椅族、行人,還有電線桿、交通號誌,這是首善之都台北市某個十字路口的人行道與斑馬線上,台灣由於道路設計規畫不完善,路權劃分不清,讓弱勢更弱勢。

四輪、兩輪、輪椅族、行人,加上電線桿、交通號誌,這是北市某十字路口的場景。(攝影/劉子正)
四輪、兩輪、輪椅族、行人,加上電線桿、交通號誌,這是北市某十字路口的場景。(攝影/劉子正)

栗縣政府推動「漫步苗北雙城——頭份竹南城市慢行綠網建置工程」,改善頭份市中央路道路品質,這段工程不僅被外界譽為「行人認證最強道路設計」,更經內政部二○二○馬路好行計畫評比,獲快意生活類全國特優殊榮。

交通安全有3E,缺一不可:工程(Engineering)、教育(Education)、執法(Enforcement),其中工程是最重要的元素。根據統計,台灣的交通事故率是韓國近二倍、日本五倍、新加坡近六倍,每年因為交通事故死傷人數高達四十萬,讓台灣被CNN等國際媒體貼上「行人地獄」標籤。如此交通沉痾該如何對症下藥?就從合理分配、安全設計痛下針貶。

苗栗中央路頭份國中前,為了學生和長輩安全,設計兩段式Z字斑馬線,中間有行人庇護區,過馬路可自然面對對向車道,看清來車,且距轉彎路口較遠。

追求效率下的路權爭奪戰

面對台灣交通亂象頻傳,淡江大學運輸管理學系教授張勝雄解釋,台灣有超過一半的人口高密度地居住在大台北、台中、高雄等都會區。城鄉人口分布差距,造成都會區空間資源有限。從汽車、機車、公車、自行車到行人,長久以來在缺乏妥善道路安全設計的空間裡,從未建立一套完善的秩序。

他認為,多數國家在開發過程中都會經歷「追求效率大於安全」的過渡期,如鄰近的越南,各式各樣的攤販、人力車、遊覽車在狹小的道路上見縫就鑽,比起道路安全,人們顯然更在意的是:今天有沒有辦法,在有限時間內,賺取讓全家溫飽的一餐。

台灣交通安全協會副理事長林志學也表示,台灣既有道路上擁有多重身分的使用者,但早年基礎工程設計以經濟為導向,主要迎合汽車、卡車駕駛的需求,導致行人沒地方走,機車、腳踏車卡在慢車道,馬路上險象環生。

路邊的變電箱和電桿常是行人道上的阻礙。

當道路設計概念太薄弱,路網缺乏層級規畫,加上路邊電箱、燈桿等設施未妥善配置,「不合格的設計只有把車子往路上丟,最後當然全部亂了套。」林志學感嘆。

臉書粉絲專頁「標線改造台灣路」經常針對國內外交通設計發表文章,與大眾交換意見,主編劉冠頡直言,經濟高度發展國家中,台灣道路規畫是「不可思議的落後」,他舉例,台灣多數寬二十公尺以上的道路沒有人行道,因道路層級劃分不清,讓許多隱身在市區內的小巷弄成為大批車流抄捷徑、避開紅燈的選項,居民一出門就得提防意外。

除此之外,車道上鮮少有左轉專用車道,讓左轉車輛堵住路口,或在切換車道時與直行車發生碰撞。機車待轉區更是「台灣特有」的規畫設計,一旦遇到尖峰時期,待轉區根本容納不下機車,更不時發生機車騎士在待轉區被撞意外,為人詬病。

連接新北板橋與土城的環河快速路,各型車輛川流不息,在路口待轉的機車被車流包圍險象環生。白色槽化線是否發揮疏導功能事關重大。

隨著台灣成為「已開發國家」,張勝雄表示,愈來愈多人在意交通安全遠勝於效率,林志學建議,政府應仿照荷蘭三級用路人機制,針對行人、慢車、快車分別規畫所需道路,才符合憲法精神。不過,劉冠頡說,道路安全設計是一門專業,但在台灣,道路主管機關過多、民意代表更經常介入,導致道路規畫淪為「人治」而非法制,每個握有權力的人都用「我覺得」來決定一條馬路該如何畫設。

~以上為文章之部分節錄,僅供「非會員 」閱讀,全文及更多精彩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線上會員籌備中 敬請期待

作者
《經典》雜誌資深攝影。 淡江大學畢,雪城大學藝術攝影創作碩士,曾任中國時報攝影記者,為2010年吳舜文新聞獎,2014卓越新聞獎,2016年金鼎獎,以及2010年2016年中國廈門台海新聞獎年度攝影得獎者。
本文出自

台灣金銀島

【本期封面】繪圖/Yumiki Hong
台灣是個金銀島,蜿蜒切割中央山脈主稜北段豐富地質帶的立霧溪,沖刷大理石、玫瑰石,包括含岩金和鐵砂的礦石,堆積在寬廣的立霧溪入海口。從日治時代至今,考古學家多次在河階地的崇德村遺址發掘證實,一千年前人們已懂得並欣賞金,跨越時空用簡單工具淘洗出大小金粒,這裡曾人口繁盛、文化精美,貿易版圖延伸到印度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