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沙島 水下生物觀察紀錄

一隻體長約兩百公分的檸檬鯊現身於東沙島,身上有疑似交配留下的咬痕。團隊將衛星發報器裝在她身上,希望解答檸檬鯊的謎團。

一隻體長約兩百公分的檸檬鯊現身於東沙島,身上有疑似交配留下的咬痕,團隊將衛星發報器裝在她身上,希望解答檸檬鯊的謎團。(攝影/蘇淮)
一隻體長約兩百公分的檸檬鯊現身於東沙島,身上有疑似交配留下的咬痕,團隊將衛星發報器裝在她身上,希望解答檸檬鯊的謎團。(攝影/蘇淮)

貨輪船的後甲板上,船員正熟練地將纜繩收回,船隻緩緩離港,從高雄九號碼頭啟航,預計於二十個鐘頭後抵達四百五十公里外的東沙島。在船上待將近一天一夜,對於容易暈船的人來說,一定痛苦萬分,甚至生不如死。天生就少了暈船這條神經的我,反而感到出海自在些,享受在船上搖來晃去,吹著海風、看著海發呆,享受手機暫時沒有訊號的時光。

隔日清晨天微微亮,船正經過東沙外環礁,不久後,便可隱約見到遠處海平面上東沙島的輪廓。遠方海面的水花有點不尋常,是一群背鰭露出海面的鯨豚正往輪船旁靠近,有的加速游至船頭下玩浪,似乎正迎接我們的到來。

距離東沙島愈近,暗礁愈多水深愈淺,船長將船錨泊於外海,等待小艇過來接駁。萬一風浪不佳,就得考驗手腳靈活,爬下繩梯,算準船隻上下搖晃的節奏,從大船跳上小船,膝蓋微彎,雙腿出力跨坐在座位上,雙手緊握手把,乘風破浪,全身溼透登島。

寬廣無邊的海草床是東沙島的特色之一,在東沙島潛水的感覺很夢幻,就像在水下大草原上飛翔。

檸檬鯊,在東沙

二○一九年六月,因參與拍攝《經典》雜誌東沙專題,與真理大學陳餘鋆教授及檸檬鯊研究團隊結緣,開始了每一季上島協助研究調查的紀錄工作。在海洋國家公園管理處的資助與東沙海洋研究站的支援下,陳餘鋆教授所帶領的檸檬鯊研究已邁向第十年,累積了許多珍貴的資料和紀錄。經過長期調查,研究團隊證實東沙島周邊海域是檸檬鯊生產、育幼及成長的重要棲地,讓我們對該物種有了更深一層的認識。

台灣俗稱「鯊魚」,學術上稱「鮫」的軟骨魚類是相當古老的生物,在地球上出現的時間比硬骨魚類更早,估計已存在約四億五千萬至五億五千萬年。經過長年演化,成為海洋中的頂級獵食者,是海洋中的指標性物種。

目前全世界檸檬鯊僅一屬兩種,短吻檸檬鯊(Negaprion brevirostris)主要分布於大西洋及東太平洋,尖齒檸檬鯊(Negaprion acutidens)則分布於印度洋及西太平洋,兩物種的生活習性及型態相似。研究指出,尖齒檸檬鯊的祖先起源於澳洲至台灣南部的東沙環礁海域,再從法屬波西尼亞產生分化隔離,於墨西哥及美洲等海域種化為短吻檸檬鯊。

研究團隊以蛇籠陷阱捕捉小檸檬鯊。

位於美國佛羅里達州外海,隸屬巴哈馬的比米尼群島(Bimini)是現今世界上檸檬鯊研究的知名地點,累積的相關研究已超過三十年。從長年來的研究文獻中得知,成熟母鯊受孕後妊期為十至十一個月,會洄游至熱帶潟湖生產,一胎可產下一至十三尾幼鯊,比米尼當地的紅樹林潟湖及珊瑚礁區,是體長四十五至八十公分幼鯊棲息成長的海域,大多數的幼鯊很少進行長距離游動,主要活動於離岸五公尺內及深度兩米內的潮間帶淺水域,約七年後成長至約一百五十公分以上之亞成鯊,才逐漸移動至潮間帶以下及亞潮帶水域,成熟後的檸檬鯊體長可達兩百二十五公分以上,在島嶼與大陸沿岸洄游,游動深度通常不超過九十二米。

比米尼當地也針對檸檬鯊行為做研究,發現每一隻檸檬鯊的個性都有相似也有相異之處,行為也會因為環境壓力、掠食者和競爭者多寡而有所改變,其實就和人類一樣,彼此之間都存在著個體差異。該研究於二○一四至二○一七年間,將一百三十五隻一歲的小鯊打上標記後,移置到圍網中觀察,並記錄每隻個體的行為、覓食策略和壓力測試。觀察中發現,個性保守的鯊魚會選擇較安全、掠食者較少的場域覓食,但相對地,安全的場域競爭者較多;較願意冒險的鯊魚則會離開安全的海草床或紅樹林淺水區,到珊瑚礁區探索、覓食。而掠食者是鯊魚主要的壓力來源,不管對於較保守或較冒險的鯊魚來說都是。

團隊以延繩釣方式捕獲亞成鯊,植入晶片後野放。

其中也提到,圍網中的環境是相對安全的,在野外鯊魚的行為應該會更複雜。當外在壓力增加,比如說掠食者增加,鯊魚可能就會改變行為變得比較不願意冒險;相反地,當環境安全,競爭者增加,有些個體則變得更願意冒險。檸檬鯊的行為遠比我們的認知更加複雜多元,在東沙島野外所觀察到的檸檬鯊也是如此。

東沙島有著與比米尼類似的潟湖環境,陳教授研究團隊長年的調查發現,東沙島周邊海域常見的尖齒檸檬鯊以體型六十至一百公分以下的幼鯊為主,尤其每年春季,可觀察到許多仍可見臍帶裂孔的新生幼鯊,也發現這個季節在滿水位時,可於島嶼西側的潟湖口附近,見到體長約兩百至三百公分的成鯊洄游,因此認為東沙島周邊海域可能為檸檬鯊生產及幼鯊成長的重要養護區(Nursery ground)。

在如此偏遠的離島做研究調查實屬不易,資源難以取得,需克服許多挑戰。調查過程中,除了確保研究人員的安全,不斷改良調查方法,增加調查的深度及廣度,並且降低對鯊魚的影響及傷害。目前檸檬鯊研究團隊以設置蛇籠陷阱捕捉一百公分以下的幼鯊,也於岸際施放約五百公尺長之繩索,並間隔數十公尺設置鋼索與圓鉤,以延繩釣方式捕捉體型較大的鯊魚。

新生檸檬鯊頭部及胸鰭有明顯臍帶裂孔。

捕捉到的鯊魚,研究人員會測量其體長、體重,打上晶片標籤並採集組織及寄生蟲,體型較大的鯊魚則會安裝聲波標籤或衛星標籤後野放。聲波標籤每間隔數十秒會發出一次訊號,需配合已設置在島嶼周邊水下的聲波接收器,定期將接收器回收更換電池並讀取資料,記錄鯊魚的洄游路徑。透過捕捉法與聲波接收器的紀錄得知,大多數的幼鯊及亞成鯊都在島邊近岸活動,其中潟湖口及小潟湖更是幼鯊出沒的熱區。

成熟的檸檬鯊因體型較大難以捕捉,加上洄游距離長及範圍較大,仍有許多未知及待解之謎。研究團隊於二○一七年曾透過聲波接收器發現一隻成鯊會在島嶼北岸及北環礁之間洄游,兩地距離相隔約五至六公里。此外,也在海洋委員會海洋保育署的資助,與水產試驗所東部海洋研究中心研究員江偉全博士團隊的協助下,曾將衛星發報器安裝於成熟檸檬鯊身上。

研究團隊於夜間,捕獲了一隻體長兩百二十公分的檸檬鯊,測量體長與體重,並將衛星發報器安裝於背鰭下方後野放。

二○二一年九月的那一趟上島,原本從第一天就期待能夠捕捉到成鯊,將衛星發報器安裝於鯊魚身上,卻一直到第三週,下島的前幾天才順利捕捉到一隻身長兩百零一公分的檸檬鯊母鯊,且身上有疑似交配時遭公鯊所咬的咬痕。雖然檸檬鯊生性較溫馴害羞,但在受到刺激之下仍具有攻擊性,研究團隊小心翼翼、費盡九牛二虎之力將牠拉回岸邊,並測量體長及體重,採集組織,安裝聲波標籤及衛星發報器後,順利野放,目前仍在期待有好的結果發生。

二○二二年五月的這一趟上島,強烈的東北風異常持續,在陰雨綿綿、冷風颼颼下的夜晚,捕捉到一隻體長兩百二十公分的檸檬鯊公鯊,一行人從岸邊拉著主繩想將鯊魚拉上岸,拉到一半卻怎麼都拉不動,可能是鯊魚的力量太大,也可能是被礁石卡住,不得以之下,摸黑下水將鯊魚帶至岸邊作業,測量完畢,安裝完聲波標籤及衛星發報器後,鯊魚的狀況還算不錯,很快就往外海游去。

不過,該發報器卻在三天後,從鯊魚身上彈脫。鯊魚不幸死亡是發報器彈脫的原因之一,當三天都待在相同深度,發報器在設定下就會自動彈脫,所幸從後來的聲波接受器資料中得知,該鯊魚在發報器彈脫後仍接收到訊號,推測可能是這三天鯊魚都在島邊淺水域活動,未離岸太遠,深度改變不大,因此發報器判定自動彈脫。當然,也可能有其他未知因素導致。

衛星發報器彈脫後,會浮上水面發出訊號,研究人員必須將發報器回收,才能拿到更多鯊魚洄游的資料。不過,在茫茫大海中,要找回只有手掌大小的發報器如大海撈針,剛好遇上強勁的東北風,海況不佳無法及時出海,待風浪較小的幾天後,出海尋找兩趟都未果。

研究團隊將寄生於檸檬鯊嘴裡(左圖)的寄生蟲,採集後帶回實驗室做研究(右圖)。

利用衛星發報器做大型海洋生物洄游路徑的研究,必須耗費大量的資源,需要更多人力、物力、經費及單位投入,讓研究調查更加順利,才有機會解開更多關於檸檬鯊的謎團。

棲息於東沙島的軟骨魚類,除了最為常見的檸檬鯊之外,另有兩種經常於島周邊淺水域出沒的魟魚:費氏窄尾魟(Pateobatis fai)及眼斑鷂(Aetobatus ocellatus)。

~以上為文章之部分節錄,僅供「非會員 1 」閱讀,全文及更多精彩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線上會員籌備中 敬請期待

作者
蘇淮,島人海洋文化工作室共同創辦人,海龜點點名共同發起人,PADI 海龜生態潛水教練。長期投入關注海龜水下行為,並且用影像紀錄海龜生態及海洋環境,愛海愛龜如痴,人稱「海龜痴漢」。
本文出自

塵囂綠帶

【本期封面】攝影/王慧思
陽台出現育雛鳥巢,寄人簷下的綠繡眼,已把城市當成自己的家,在公寓高樓上享受天倫之樂。繁華都會中,人與自然曾經清楚分野互不侵犯,今日豐富的城市綠帶所形成的生態跳島,則為野生動物提供了棲息與遷徙的廊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