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牙盜獵與人象衝突 難逃滅絕套路的蘇門答臘象

蘇門答臘象數十年來因象牙盜獵和棲地流失,族群數量大幅減少,瀕臨滅絕,除了制定更嚴格的法令以遏止盜獵,當地國家公園培養馴象員兼巡邏員,巡邏守備之餘,亦照顧失依大象。

草鴞 草原潛行者與牠們的棲地創造記

草鴞是台灣特有亞種,也是台灣唯一住在草原上的貓頭鷹,牠們白天躲藏的位置隱密,夜間活動範圍也難以捉摸。牠們因僅能在草原繁殖,在現代化社會,每一寸棲地都難得珍貴,也是保育工作的艱鉅挑戰。

戰火下的光

俄烏戰火猶未止息,因地緣也好,歷史糾葛也罷,戰爭與和平永遠是人類五千五百多年來反覆搬演的「戲碼」。從與烏克蘭毗連的波蘭清晰見到,難民、當地人、志工與慈善醫療團體串聯起的力量。

穿山甲 披著盔甲的溫柔奇獸

荷蘭植物學家塞巴一七三一年受委託為其收藏的標本繪製插圖,其中包含來自福爾摩沙、被稱為「大員惡魔」的穿山甲。這種神祕又奇特的生物,吸引了當時來到台灣的各方人士,從圖文紀錄、標本蒐集到豢養觀察,一步步認識牠們,然而,由於華人過去有食用穿山甲肉、將鱗甲入藥的傳統,導致現今多種穿山甲均被列為瀕危物種,急需提高公眾意識。

編者的話

本期的封面是三隻可愛的草鴞幼雛(七週齡),草鴞是台灣特有亞種,屬於夜行性、隱居白茅草原,二○○八年被列為瀕臨絕種的第一級保育類野生動物。

歐陸能源新選項 在撒哈拉生產氫能

來自法國的能源企業家,期望打造一個綠氫新世界,受限於技術之故,氫能曾是昂貴而遙不可及的夢想,這名懷抱遠見與抱負的能源先驅,將其化為可能,從西班牙起步,他遊走四方,串聯上中下游產業鏈。為了擴大氫能版圖,他決定遠赴撒哈拉沙漠尋找盟友。

人間菩蕯,護佑眾生

募愛、募心,是要募人人本具的一念善心,期待我們都能把握因緣,知福惜福再造福,讓台灣的這股福氣能再提升。

地心溫度能發電 地熱能是新希望或假目標?

位處地震帶的台灣,地熱資源豐富,卻因過去地熱電廠的失敗案例,發展足足停滯二十年。直到二○二一年,宜蘭清水地熱園區商轉,地熱能再次被重視,不過,地熱開發仍困難重重,台灣究竟能否抓住這塊地下綠金?

南科考古進行式 從海洋走向山林

超過十五年,台灣西部最大規模的南科考古發掘還在進行中。三寶埤最新出土生態遺留,獸骨中鹿骸占77%,來自遠古,台灣梅花鹿(特有亞種)與人類共生於山丘平原間,被食肉被謀皮(荷屬時代一年十五萬張),一九六九年曾絕跡……

不確定性讓人生更奇妙

生活的轉角處有各種複雜的選擇,每個細微選擇,都足以影響一個人的一生。

奧地利 皮褲爺爺與台灣女孩的移民史

鋼琴家、中德文作家楊佳恬來自台灣國境之南──屏東。十三歲那年,她隻身前往奧地利學古典樂;後留在歐洲、落地生根,奧國媒體稱她「新奧地利之女」。生了女兒後,她為女兒展開尋根之旅。

我選擇學醫這條路是對嗎?

由醫學院畢業已經超過半世紀,病人與家屬的感激眼神與笑臉常使我不覺在心內默念,我可以無愧地向吳老師在天之靈,說一聲:『老師,我真的做到了。』」

生醫研究的美麗與隱憂

《經濟學人》長文結尾引用《科學虛構》中的一句話說,為了科學好,科學家彼此信任應少些,對於非科學中人來說,何嘗不也該如此。

海上的女性故事 穿越地中海的倖存者證詞

無國界醫生組織救難船在地中海上來回搜救,在世界最危險的水域間一次次救起被迫逃亡的非法移民,但有更多人被發現死在船底或葬身大海,包括孕婦幼兒;很多倖存者受虐受暴或被性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