卑南聚落 一個五千年前的繁盛時代

五千年前的卑南遺址是迄今台灣發掘最大規模的史前聚落,他們就地取材,愛用石器、善於雕刻玉飾,數十人將一個個巨石鑽洞綁繩,下方滾木頭,沿河床拉到平地,他們種植栽培稻、僅拿魚當配菜,住家工整,戶戶相連。

卑南遺址是台灣最古老最大規模的史前聚落,他們種植栽培稻、愛用石器、善於雕刻玉飾,也懂得將巨石鑽洞綁繩滾木頭,沿河床拉到平地。(繪圖/Yumiki Hong)
卑南遺址是台灣最古老最大規模的史前聚落,他們種植栽培稻、愛用石器、善於雕刻玉飾,也懂得將巨石鑽洞綁繩滾木頭,沿河床拉到平地。(繪圖/Yumiki Hong)

裡倚山傍水,有平原有台地,山林資源豐沛, 農耕富饒, 家畜興旺,養成五千年前住居上千人的大聚落。在三千五百到兩千三百年前最為興盛的黃金時期,前後一千二百年共有一萬人口,創造一時間的輝煌,工藝之精美,時至今日還叫後人瞠目難及!

這就是台東卑南史前聚落, 上溯五千三百年,延續至一千九百年前。

卑南史前謎團一一現形

卑南遺址夾在卑南溪、太平溪中間,西倚卑南山,從制高點下望,距東南邊卑南溪出海口不過九公里。這塊面積十公頃的考古發掘,是台灣目前出土範圍最大的史前遺址,若將分散在沖積扇周遭的零星發現計算進去,廣義來說有一百公頃,這也是環太平洋最大的史前墓葬群,出土超過兩千具石板棺,逸失破損的不知凡幾!

卑南史前聚落位在高於卑南溪的河階地,八到十間一串的半地下屋旁有稻田,每戶門前有工作用的砌石圈。聚落前方明顯矗立四、五公尺高的石柱。(繪圖/Yumiki Hong)

一九八○年代,台鐵蓋台東新站,工程進行中發現大量石板棺,於是委託台灣大學考古人類學系(後改名人類學系)宋文薰和連照美兩位教授進行搶救發掘,持續九年、前後共十三次。進行到最後五次發掘時,竟然一口氣出土了一千五百二十三具呈帶狀分布的石板棺,以及完整的地下家屋結構:房舍排列整齊,有各種住家前後配備的附屬物件,包括石梯、砌石牆、砌石圈等,連同精美的玉器玉飾,一共兩萬多件!

這讓人極度好奇,他們的資源從哪兒來?又如何形成這麼有序的部落組織?再往前推,考古專家認為,這群人並不來自大海而是由北方遷來,他們不在海邊捕魚,反而上山打獵,以農作為主要生業。但為何定居了一兩千年後,突然連人帶玉迅速消失?

二○○二年,台灣第一座史前文化博物館成立,將卑南遺址原地保留,規畫為整片公園,部分文化層公開展示。

二十年來雖沒有新的發掘,但館方善用新科技做地層分析、以3D掃描建置數位典藏庫,並透過透地雷達仔細偵測遺址最密集的「精華區」,更精確地標記聚落範圍與地下物的具體位置。

國立臺灣史前文化博物館研究典藏組助理研究員葉長庚說,至今,開挖出土的兩萬多件文物研究沒停過,恐怕研究員們窮畢生之力都做不完!

譬如,二○二一年研究助理康芸甯將土壤與陶片做植物矽酸體分析,居然發現平均單位有兩萬多個稻米矽酸體(一般平均五千個),代表產量極高且穩定,「是數據搞錯了嗎?」葉長庚一度以為。而且那時人們種的是秈稻,而非野生稻,這是一個重大發現!

台灣首座現地保存的考古遺址公園中,清楚看見考古現場排列整齊格局方正的住屋,左側有石梯,屋內鋪石板,牆基有砌石,各種石材並呈。

科技考古可以給出答案嗎

野生稻和雜草沒兩樣,約九千年前被人類馴化而成栽培稻;三千年前新石器時代,幾乎同一時期,它從中國南方、朝鮮半島分別移入台灣與日本九州,「種稻對聚落來說很重要,代表有足夠經濟能力養活夠多的人口,才能建構一個大聚落,才能集眾人之力取得石板等巨大資源。」

這群史前人可說慧眼獨具,他們為何選擇落腳於此?退休多年的史前館元老、曾兼任史前公園主任的楊宗瑋帶我們繞過岩灣,走上海拔僅四百一十公尺的卑南山,這兒視野絕佳,三百六十度無死角,可以鳥瞰遺址四周的大環境,答案就在這裡。

檳榔四格山上天地寬

卑南山原名檳榔四格山,卑南語的意思是種檳榔樹之地,它是板塊擠壓,摺皺隆起而形成傾斜的丘陵。

沿卑南溪而上,最上游是新武呂溪,最遠源流為發源於中央山脈卑南主山的大崙溪,支流鹿野溪、鹿寮溪,一路上山壁都是板岩;下游處,經溪水雨水沖刷,礫石裸露、片草不生,被譽為台東赤壁、小黃山,很美。對岸,是海底沉泥經過隆起,泥岩被河水長年侵蝕沖刷後形成的利吉惡地。

我們拾級而上,幾乎無遮蔽物,天氣好的時候往東可以看見綠島,北面是最富盛名的都蘭山!難怪台東市民最愛登卑南山練腳力,且能心曠神怡。

都蘭山是東部海岸山脈南端的最高山,俯瞰八十四公里長的卑南溪以及被溪水侵蝕的利吉惡地,卑南遺址位於河階地,最密集的精華區面積十公頃。

楊宗瑋追溯好幾千年前,當時台東平原沖積扇經常遭河水氾濫,人們無法利用,所以部分人選擇地勢較高的鯉魚山落腳,這是為什麼鯉魚山龍鳳佛堂當年挖地基時,也出土了多具卑南式石板棺;東北邊、卑南溪對岸的石頭山頂亦發現不少史前陶片。

有水就有生命,不難想像史前人利用溪流上下活動,即使河床多礫石、不夠深,航運的可能性很低,但捕魚也好、採石也罷,卑南溪都是一條「要道」。

~以上為文章之部分節錄,僅供「非會員 1 」閱讀,全文及更多精彩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線上會員籌備中 敬請期待

作者
《經典》雜誌資深撰述
《經典》雜誌攝影
本文出自

古蘭經修復

【本期封面】攝影/鄭映航
三年前,穆斯林慈濟志工胡光中將一本珍藏的古蘭經手抄本呈送給證嚴法師,證實是十五、十六世紀,至少十人接力抄寫。泛黃且脆化的書頁裡有血跡、有水痕、有霉漬,還被蟲蛀,甚至還有火燒的炭黑。兩年多來修復師鍥而不捨的努力,修復一頁就如裱一幅畫般吋吋講究,跨宗教對文化的尊重與珍惜盡在還古蘭經本來面目的歷程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