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鼻頭遺址 浪裡來去高雄灣

相對於台灣東部五千年前的卑南遺址,西海岸也有一處年代相當的鳳鼻頭遺址,它坐落於鳳山丘陵,一公里外的腳下就是鳳鼻頭漁港,當年陷落於古高雄灣海水裡。

夕陽下泊著大小漁船與舢舨,視野所及,矗立著林園工業區高聳的煙囪與吊車。(攝影/安培淂)
夕陽下泊著大小漁船與舢舨,視野所及,矗立著林園工業區高聳的煙囪與吊車。(攝影/安培淂)

平都是夕照,但從美麗的西子灣往南,沿著海岸線不過十來公里,高雄最南境的林園區大林蒲卻是這番光景。

當夜幕漸沉,爬上緊鄰南星路的鳳林國小頂樓,這是一間西元一九一八年(大正七年)蓋的台南廳大林蒲公學校,目前還有兩百名學生;俯瞰腳下校牆邊,居民看似悠閒的走路當運動。

小路平行著供大貨櫃車聯結車南北高速奔馳、寬二十米的大馬路,都叫南星路,但更早些,都是還沒填海前的海岸林與淺灘,潮起潮落在五十公尺內。如今,海看不見了,港務局禁止通車,居民騎兩輪的越過南星路、繞過廠區,才能到海邊。

遠遠望去,一支支點起燈火的高聳煙囪與吊車分別屬台電大林發電廠、中油大林煉油廠、台船、長榮、中鋼,八百餘根,此時看來如巍巍火炬般環抱著中間一團閃著微光的聚落,美則美矣,但背後卻是滄桑。

自從北邊的紅毛港十七年前被遷村完畢,大林蒲更顯孤單。

一昌二蒲 三百年千帆過盡

臨海第一排有著絕對的地利,自古以來台灣西南部狹長海岸線成為人類落腳定居的漁村港口,甚至發展成更大的港埠。中研院歷史語言研究所研究員劉益昌在比較台灣東西岸兩處重要史前遺址時指出,卑南和鳳鼻頭遺址都屬同一時期!拜黑潮所賜,由北而南它如高速公路般帶來卑南文化人,反向由南而北經過西岸時帶來另一批人,從「台灣頭」鵝鑾鼻、小琉球、再沿著古高雄灣包括鳳鼻頭、壽山、左營,止於大湖、烏樹林和岡山一帶的堯港,「全是同一群人。」

這條西南海岸線,從鳳鼻頭、邦坑到彌陀、茄萣共九十三公里。

邦坑又叫崩坑,坑即崁之意,凡短小的溝峪、陡立的海岸或谷地均叫坑或崁。海岸陡峭在颱風季節,土岸被浪打而崩裂下陷。

早上七點不到,大林蒲最老的寺廟鳳林宮前已忙碌起來,幾攤早市排起人龍。土生土長、爸爸那代從紅毛港搬來的鳳林宮主委吳鴻隆說:「很容易分辨,穿制服的都是外地來的工作人口。」

大林蒲與紅毛港有著密切的關係,吳鴻隆說,紅毛港都是漁民,每家每戶才十坪不到,巷弄窄小,所以父親那一代賺了錢便遷來大林蒲買地買房,過著稍好一些的日子。

前有紅毛港,後有鳳鼻頭漁港,位在當中的大林蒲一向是南北交通要衝,辛苦的漁家要交易要休閒買些奢侈品都會來到大林蒲,自古有一昌二蒲的說法。

「昌」指的是北邊的楠梓區右昌聚落,跟大林蒲一樣開發極早且繁盛。

一度被稱做小西門町,日治時期的大林蒲已五、六百戶人家、兩千四百多人口,還有「一家大戲院、七間旅社、五家酒店、兩家茶室、五間碾米廠」,直到民國七十年代,繁華才漸漸移往小港。

大林蒲人家落戶三百年,歷經富裕時期,八間鐘錶金飾店僅剩三間門可羅雀

從二○一六年起用鏡頭記錄家鄉事的吳瑞宗帶我們巡大街逛小巷,「原本最熱鬧的市中心有三間金飾店,現在剩兩間。」

少了北邊紅毛港的眾多消費人口,兼賣眼鏡鐘錶的銀樓老闆閒閒沒事安坐店內;在屋前樹下納涼,坐看來往行人的還有中鋼退休的焊接工楊富明,太太開理髮店,裡裡外外幾乎沒有空隙的貼滿擺滿了他業餘變專家的金銀剪紙、手工黏貼,甚至被邀去參展,七十四歲的他自創一處人間仙境。

老街上的長輩都說得出幾代家世,就像王賜田年輕時在工廠做事,但始終用做土水的手扛青獅頭,鳳林宮青獅陣已三百多年歷史,王賜田如今也七十好幾,他家樓上還安座著三百年前由祖先請來的觀音,燻黑的梁柱和姓氏燈烏亮程度不輸鳳林宮。

退休的焊接工楊富明,業餘成了宮廟金銀剪紙達人

大林蒲 其來有自

大林蒲目前還有兩萬多戶籍人口,出外工作的很多,外地來打工的也不少,就這麼來來去去四百年。

正對鳳林宮的三層樓老建物,五十年前是間大旅社,現在屋主將一個個兩坪大小的房間分租給外來打工族,包括在鳳山擺夜市的小販,樓梯間褪色的畫框無聲訴說著當年風光。旅社頂樓也是個眺望點,盡覽鳳林宮周遭人來人往,以及由近到遠不時吞雲吐霧的大煙囪。

明朝末年,大林蒲及埔頭之間有港連接今天的內海,但尚未與本島完全相連,水域寬廣。一六二四年荷蘭人由此登陸,未落下任何遺跡,徒留紅毛港名,當時它是獨立的小島,下淡水溪帶來泥沙,淤積成十一.五公里長的沙洲。

《清河啟元公家譜》:「吾張氏來台開基祖啟元公字寰,生於明熹宗天啟元年(一六二一年),一六四○年隻身來台,業教塾堂。」一六六一年(永曆十五年)又有更多福建漳州移民隨鄭成功驅逐荷蘭人而來,在茄萣登陸,因野林草埔茂盛取名「大樹林」、「大林埔」,砍林闢地墾成良田(蒲當「埔」用,即草木叢生的野地)。

村子裡還存有百年水井,當年一個姓氏一個聚落一口井

至今,整個大林蒲聚落裡還存有四口老井,兩口還在使用中;從紅毛港遷來「插隊落戶」的文史工作者梁月亮,守著一處三合院和其中一口井,「一個姓氏通常就是一個聚落,都有一口共同的井。」當年村子裡的井有十餘口,可想而知多少人口了。

奉祀溫府、朱府和池府千歲的鳳林宮,始終是歷史見證者。一六九七年(康熙三十六年)興建,最早才矮矮一層樓,一九七八年重建且年年增修才有今日盛大的規模。正殿上,斑駁的木製香爐爐身隱約略見製造於明成祖年間,鎮殿之寶還有一柄老得發黑發亮的芭蕉扇,扇面上的字與圖案模糊難辨。

從大林蒲沿著南星路走三.六公里,是跟大林蒲四個里「同舟一命」的鳳鼻頭漁港,連結九公里外的汕尾這一段,堪稱高雄最後海岸線。

汕尾是居民可親近的最後沙灘,聖母宮的燈光呼應著遠處通明的煙囪。退潮時,附生在海底石頭上的石蓴,鋪上月牙灣。

鳳山丘陵由東北走向西南,「鳳鼻」自漁港入海,這裡擁有怪石與沙灘,還曾是從日治時代到二○○一年前兩棲部隊最佳的訓練基地;要塞堡壘法解編後,海陸演練場地已移至左營,鳳鼻頭沙灘成為軍事遺址,也見證了軍事政策的轉變。現在港灣還泊著三艘漁船、七十八艘舢舨,維持著典型早出晚歸的漁村生活。

~以上為文章之部分節錄,僅供「非會員 1 」閱讀,全文及更多精彩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線上會員籌備中 敬請期待

作者
《經典》雜誌資深撰述
本名Alberto Buzzola,《經典》雜誌攝影召集人。 作品【海峽系列】獲2011年金鼎獎最佳攝影獎。〈難行仍行:邁向理想環境的交通規劃〉獲2012年吳舜文獎最佳專題攝影獎。
本文出自

必麒麟

【本期封面】封面設計/秋雨生
十九世紀英國探險家必麒麟,透過探險向西方世界揭露了當時台灣神祕的原住民文化。一八六三年,打狗(高雄)正式對外通商,精通各通商口岸語言的必麒麟在此初試啼聲,之後語言能力的優勢又將他帶向更南端的恆春半島。圖中手持獵槍、身著蘇格蘭裙的青年必麒麟,應該還不知道自己未來將與東方遙遠的福爾摩沙島產生深厚的情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