宛如神在 香爐、彩繪、輦轎

由無形無體,到有形成像,再到神聖延伸,神是「無處不在」,存在於爐、畫、轎之中。

台南普濟殿的「大駕」發動,信徒手持淨爐,香供轎籤,彷彿池府王爺的神威無限。(攝影/安培淂)
台南普濟殿的「大駕」發動,信徒手持淨爐,香供轎籤,彷彿池府王爺的神威無限。(攝影/安培淂)

,真的存在嗎?

那一座香爐,清香煙絲繚繞裊升,像是心願傳達天聽的無形神靈。或是一幅神明彩(繪)形象神靈,從飄渺不定的婆娑萬千,示現如在眼前成像,縮短神靈與人的距離。還有那一頂輦轎內神靈端坐,轎班抬高前行,信眾趴跪,依序自轎底而過的祈福中,自神而轎,所延伸的神聖性展露無遺。

自無形,到成像,甚至延伸,神對於人來說,似乎仍需要建立某種具象,讓「神在」的「雲深不知處,忽而近身來」,轉換為信仰場域裡常見之景物,進而確知,從中體會、感觸與詮釋。

從無到有,也讓「神在」能夠經由描述與記載,傳承下去。

香爐:「有」與「無」的觀念與議題

「燒香」是台灣民間信仰裡,最為常見的祭祀行為。

就像見證魔法時刻,香爐將無形的願,藉有形的香,經火而轉化成香光、香煙、香氣,抽象地被神靈所接收。

香在經過火的焚燃,香光紅灼,或有火光旺盛之勢,香在逐漸縮短減少的同時,藉由火的轉化,就像是魔法一樣,能把「此」變成「彼」,隨之產生的香煙,如絲如縷,有時瀰漫,最後消化於無形,整室香氣馨芳,既是聯通了無形的世界,遺落的香灰,則彷彿與無形的神靈相通後,留下有形的結晶,也讓無形的世界給予了具體的神通表現。

燒香成為了魔法時刻。香灰,成為神明留下的靈力象徵。

「這樣的『靈力』,是需要信眾共同建構的,所以我們會說『香火鼎盛』,信眾透過燒香拜拜,增強神明的靈力,『香灰』如同抽象的『相信』、『願力』,能累積廟宇神明的靈驗程度。」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博士生陳彥伯說道。

對於香灰的靈力運用,台灣民間信仰常有「分靈」的儀式——分取廟宇的「香灰」,入於神像之腹臟孔,或入於香爐,建立起「祖」與「己」的關係連結——陳彥伯說:「代表這尊神明,或這座廟宇,是因香灰的淵源衍生而來,同時也根源於一種靈力的分享與延續。」這其實也代表,藉由分香所形成的社群連結,構成某種跨域親緣組織的認證。

台南普濟殿奉於五營將軍前的銅製香爐,增強耐用價值。

作為承裝、存放與累積香灰,甚至是見證了魔法時刻的「香爐」,自然地也被賦予了神聖性,如同香火的核心。民間觀念多有認為「可以沒有神像,不能沒有香爐」、「香爐如同神像」、「香爐不可以隨意移動」、「重視香爐的擺放位置」,對此,長期關注香爐信仰的陳彥伯指出:「如果說,燒香是一個天地間傳遞連通的管道,就像是宇宙中心的軸線,香爐就形成一個小小的神聖空間,不能隨意更動,並且必須有嚴謹科儀的定位、不動如山的沉穩。」

然而在香爐的實際運用上,多半隨著實用價值的消減,比方年久失修,或因為廟宇朝代更迭而有更換。雲林大埤三山國王廟裡,原先收在神房下方的一座光緒十七年的石製香爐,經陳彥伯研究發現並提議再使用,考量高溫容易造成石裂等問題,改以點香環的方式,放置於神房內,成為「內爐」,既延續了香火的歷史意義,也藉由「內爐」比之「外爐」更為靠近神明,且僅能由特定的廟方人員燒香,香火也較為純粹與純淨,在分靈的過程裡,包上內爐的香灰,等同於獲得一般人不易取得的認證,加深了對於祖廟的歸屬感。

而由古蹟建築專業入手,注重「人」為主體,在建築內所形成的空間概念,國立臺北藝術大學碩士張靖委,觀察香爐在廟宇內所放置的「點」,信徒在各香爐之間移動的「線」,構成廟宇空間的「面」,他認為:「信徒的活動皆圍繞在香爐旁,透過五感面對『香』,感受神聖,也感覺『有神』。」

雲林大埤三山國王廟一座道光年間的石製香爐,古樸卻易因高溫龜裂。

同時,香爐的擺置必須在信眾的視線範圍內,因此香爐成為廟宇內顯著標的,特別講究造型工製的精美,與廟宇及供奉神祇所對應的特色。張靖委分享,一間廟宇的管理者(或者地方頭人),大都想在人生有限的時間內,為廟宇留下些可被看見的「歷史紀錄」,於是乎,「新香爐成為了一個重要的選擇,新香爐上頭的落款,與捐獻大德的姓名,正好能為廟宇歷史斷代,比方改建、修造或重要慶典,也為重要人士留名千古,被信眾所見證。」

然而,一般大眾對於現代環境保護的觀念提升,焚燃所造成環境的污染、PM2.5對人體健康的危害,在近幾年來愈來愈受到大眾的重視,「減香」直接地衝擊香爐信仰。

二○一四年,台北中山行天宮公告「提倡修德與問心敬神,為落實環境保護」,撤除大香爐及供桌。二○一七年,台北萬華艋舺龍山寺跟進減爐減香,此舉導致民間發起「捍衛信仰,守護香火」凱道大遊行,訴求信眾點香燃金的必要性。至二○二○年,台北萬華艋舺龍山寺「停止供香」,僅留一座觀音爐,由廟方人員每日點上一柱大香為主,「香火鼎盛」的景象已然成為了歷史。

另一方面,減香(爐)議題所帶來的效應,也逐漸喚醒大眾對於「香」的重視,無論香的品質,還是對於信仰場域裡通風設備的規畫,比如台北北投關渡宮在香爐內安裝抽風管路,甚至是整體產業的調整,張靖委觀察:「過往的老香鋪都存在『品牌』的概念,在經歷過大量批發低俗香貨的時期,現在對於香的重視,反而是促進香鋪產業轉型的良好時機。」

彩繪常見於廟宇裡,搭配奉祀神祇,或蘊含忠孝節義的歷史典故及傳說故事。

對於香火延續不斷地講究,可視作台灣社會對於世代相傳的民俗象徵。而「香爐」對於「神的存在」來說,除了傳統的承續,在現代意義的討論裡,更增添許多人(或社群)和環境的對應思考。

~以上為文章之部分節錄,僅供「非會員 1 」閱讀,全文及更多精彩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線上會員籌備中 敬請期待

作者
曾任《經典》雜誌撰述。 中國文化大學中文系文藝創作組畢業。 會寫幾個字,並且認為所謂的「編輯撰述魂」就是:我多想大聲、用力地告訴你,這個世界因為有了這些人事物,總算有些特別,有些,不一樣了!
本名Alberto Buzzola,《經典》雜誌攝影召集人。 作品【海峽系列】獲2011年金鼎獎最佳攝影獎。〈難行仍行:邁向理想環境的交通規劃〉獲2012年吳舜文獎最佳專題攝影獎。
本文出自

淡水尋速

【本期封面】攝影/王靖婷
若紅毛城、老街與渡船頭是淡水傳統的代表,那麼捷運與輕軌可說就是淡水走入新時代的象徵。新建案如雨後春筍冒出,為了一個負擔的起、屬於自己的家,人們往都市邊緣遷移,每天匆忙移動在台北與淡水擁擠的路廊上,新的交通建設計畫被期盼解決堵塞,又被期望能吸引更多居民,但它們能通向更理想的都市生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