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失的海洋森林 搶救海藻大作戰

巨藻叢對海洋生態貢獻極高,但太平洋沿岸的大片海藻。近年因天敵海膽的爆量繁殖與大肆啃噬,加上海水溫度升溫,而迅速消失。

捕獲野生

能有機會站上人煙罕至的高原,本就是一種福分;如果能再觀察另些物種的種種,除了自身療癒外,更能體會出大自然的神奇。

故人夢中來

一場夢使我重溫了與老友之間的回憶,也使我更了解高級知識分子並不是樣樣都對,讓我更了解「君子不以言舉人,不以人廢言」的睿智名言。

大愛接力,馳援千里

佛教徒常說「功德無量」,我們要把握因緣,點滴付出,每一筆善款的數目是其次,重要的是啟發人心;人人清淨無染的愛心會合,才能發揮無限的力量。

見青即是藥 疫情下的草與藥

全台灣有七千多種維管束植物,其中約三分之一可作為民俗草藥使用。金銀花可抑制病毒、薄荷有助呼吸道、艾草袪邪逐溼、魚腥草的千般好……經歷過疫情襲擊的我們,方識植物是一株株救命藥草。

編者的話

台灣新冠疫情蔓延,全國總確診人數也突破百萬大關,這場危機給我們一個重新認識生活周遭與看法的機會。

招牌 是吸睛還是礙眼

我們習以為常、見怪不怪的台灣街景,充滿試圖傳遞訊息給路人的視覺影像,究竟是吸睛還是礙眼,是爭奇鬥豔還是群魔亂舞?

陳設美好的生活 脈絡化拆解陳列設計

棲仙陳列設計事務所創辦人林書言,透過宏觀概念把陳列設計脈絡化、公式化,讓陳列設計也可以很科學、淺顯易懂。

大屯火山群 來自地底的心跳

大屯火山群距台北101大樓,直線距離約十六公里,全世界找不到第二座城市,有這麼近的火山在大都會旁。圖為磺嘴山典型的火山口,遠觀如一沉睡中的巨人。

埃及 墜落帝國下夾縫求生

新冠肺炎疫起全球,遊客興致依然不減,而伴隨壯觀古金字塔和神廟的現代景物,卻是無所不在依附觀光業掙扎求生的底層小人物。

修行 善用人生唯一擁有的當下

修行不需遁入空門,不需隱入深山,大隱隱於市,修行就在日常的生活裡,就在尋常的待人處事上,在日常生活中應善盡的本分事。

迷路在家 穿過森林便是城堡

作家小野的童年時光圍繞著台北植物園。對他而言,植物園既是給予最多啟蒙和養分的地方,也是他一輩子都走不出來的暗黑森林。

以水為神的信徒 古巴水生族

水生族堅信水乃萬能,以水為神。遺世獨居的逾兩百村民遠離文明社會,自成小國,唯年輕一代既想遵循族人信仰,也想擁抱知識,探索世界。

額爾濟斯河溯源 唯一流入北冰洋的中國河流

額爾濟斯河作為世界第七長河川鄂畢河之源,成了中國境內唯一注入北冰洋的河流,此綿長河系發源自中國與蒙古邊界山脈,探險家橫越中國領土,深入遙遠北疆祕境溯源。

楊振寧的百年科學往事

月前因為一個機緣,得到北京一位朋友寄來了一本《百年科學往事》這本書,對於楊振寧先生此次的訪談錄出現的一些話題,十分的好奇。「科學會有世俗的成功,但永遠追不上自然的複雜」,正是他對科學限度的評價,也是他對過分高舉科學的一種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