埃及 墜落帝國下夾縫求生

新冠肺炎疫起全球,遊客興致依然不減,而伴隨壯觀古金字塔和神廟的現代景物,卻是無所不在依附觀光業掙扎求生的底層小人物。

昔日埃及帝國盛世締造眾多建築奇蹟,供後人追懷瞻仰。(攝影/嚴居駿)
昔日埃及帝國盛世締造眾多建築奇蹟,供後人追懷瞻仰。(攝影/嚴居駿)

冬陽在吉爾吉斯首都比什凱克(Bishkek)悄悄落下之際,我和我的夥伴動身前往機場。過去兩年,新冠肺炎疫情限制了我們的行動,被迫待在中亞這個偶然發現的小國,現在我們終於可以逃離一成不變的日子,去到位處北非、環境截然不同的埃及,體驗另一種生活。我們計畫這趟旅行已有數月,但心中始終縈繞著一絲不確定感。啟程一個月前,Omicron變異株大流行,邊境隨時可能關閉,我做好面對再一次失望的心理準備。但這次沒有。出發前一天,我們做了PCR檢測,半天後,我們拿到陰性的檢測報告,收拾好行李,飛往埃及。

開羅吉薩高地(Giza Plateau)上的大金字塔群,被譽為古代世界七大奇蹟之一。

凌晨一點,剛領取完行李、步出開羅國際機場的我們,隨即迎來這趟埃及旅程中的首次街頭小販洗禮。「先生,最優惠的價格在這!」眼前每一名計程車司機都叫喊著同樣的話,即使這場喊價競賽已進行至午夜回合,他們仍鍥而不捨地要從對手那爭得客人。而這只是開端,像這樣來自當地市井小民的糾纏將充斥接下來的整趟旅程。儘管令人困擾,我們還是選擇搭乘計程車到下榻住處,畢竟這是唯一可以好好欣賞開羅市景而不需忍受其臭名昭彰的混亂交通的方式。

坐落埃及第二大城亞歷山大港的奎貝堡(Citadel of Qaitbay),為十五世紀建造的防禦用堡壘。登堡遠眺,城市新舊建物盡收眼底。

我們立即驚訝發現,全副軍用武裝的警察──配備AK自動步槍和駕駛裝載重武器的悍馬車──不斷出現在我們視線所及的範圍裡,不只市中心,還遍布每一處觀光景點。身為一名攝影記者,這些立姿威嚴的警察提醒了我十年前在埃及發生的革命運動:「阿拉伯之春」(Arab Spring)。

雖然稱作阿拉伯之春,但這場運動並不專屬於阿拉伯世界。它源於突尼西亞的反政府起義運動,隨後才蔓延至整個北非以至中東地區。二○一一年,埃及人民於國內各地紛紛起而響應,爭取民主、正義及尊嚴。開羅的解放廣場(Tahrir Square)是當時的示威中心。短短十八天,示威民眾便成功推翻了掌權近三十年的穆巴拉克(Hosni Mubarak)獨裁政府,隔年首位民選總統穆希(Mohamed Morsi)上台。然而,革命的成功宛如曇花一現。二○一三年埃及軍方發動政變,將穆希拉下台,改推舉領導人塞西(Abdel Fattah el-Sisi)繼位,成立軍事獨裁政府,並統治埃及至今。在埃及人爭取自由失利十年後的今天,重武裝警力終日戍守解放廣場,顯得格外諷刺。

也許這段歷史正是我們何以在埃及遇到這麼多街頭小販的原因之一。一個國家的歷史發展自然地形塑了它的現況,但對觀光客而言,又有什麼樣的意義呢?

一間位於歷史悠久的老開羅地區販賣紀念品的商店。

歷史榮景中緬懷人性光輝

隔天,我們在一個寒冷的早晨起床,窗外不時傳來施工的敲打聲。我們走上街想買杯咖啡,通往主廣場的街道塞滿了汽車和摩托車,汽車在車陣中穿梭、閃避,爭相擠到前方,路人得想辦法在狹窄的車縫中橫越馬路。急欲前行的汽車對路人猛按喇叭,路人卻不加理會,照樣穿行而過。我們早在之前上網研究行程時便得知埃及的道路毫無秩序可言,但親身經歷其中,仍是大開眼界。

開羅就像個時空膠囊,最為人所知的是它的歷史古蹟,如古夫金字塔(The Great Pyramid of Giza)。開羅過去也是連結由東向西香料貿易路線的樞紐,古老的哈利利(Khan al-khalili)市集至今仍是熱鬧非凡的交易場所。我們在那裡再次遇上小販,他們以一貫的手法驅前兜售商品,且每個人都宣稱自己賣的東西最划算。我們一一禮貌回絕,努力不讓話語被周遭吵雜不休的各種聲音蓋過。

在我們逛夠了市集、打算離開並前往金字塔時,無意間瞥見古城區街道上成排簡陋搭建起的房屋,其屋況凋零,居住條件惡劣,路上也布滿垃圾。對比於甫漫步而出的繁榮市集,此景特別引人感傷。某種程度上,這反映了這個國家的矛盾現況:當埃及GDP持續成長,甚至不因疫情見消,卻有三分之一的人口依然生活在貧窮線之下。

金字塔離市中心有四十分鐘的車程,我們決定搭計程車去。在車上我們把握機會詢問司機對他的國家目前的政治局勢有何看法,他直截表示,一旦他被發現私下討論這類敏感話題,他很可能得吃上牢飯。不過在了解到我們就只是無害的觀光客後,他逐漸打開心房,訴說起他對政府持續監控人民活動,以及警察時常藉此濫行暴力的種種不滿。便衣祕密警察負責監視埃及人民和記者,這項編制源於穆巴拉克政府,塞西主政後重操舊業。司機繼續解釋,國際非政府組織人權觀察(Human Rights Watch)已屢次記錄到祕密警察侵害人權的事跡。

他的坦承如此難能可貴,我們很是感激,眼見他愈說愈不安,我們不希望再為難他,決定換個輕鬆點的話題:金字塔。「好啊!我們來聊金字塔!」他頓時鬆一口氣,「你們知道金字塔並不是由奴隸建造的嗎?而且每一座金字塔都是花費二十到三十年才建造完成的喔!」話音剛落,古夫金字塔就出現在遠方。

金字塔是古代世界七大奇蹟(Seven Wonders of the Ancient World)中年代最為久遠的建築物,身處其中,六百萬噸重的石灰岩壓得我們幾乎要喘不過氣,其規模之雄偉超乎人的想像。西元前二五五○年的古埃及人究竟是如何建造這座巨大的陵寢?看來我們的司機說得沒錯,金字塔的確不是由奴隸所建,事實上,金字塔群中到處都可見到標示說明當初的建築工人如何受到良好的款待,以感激他們打造了這道通往死後世界的大門。這與我們所認識的現代埃及大相逕庭。

我們沒有安排太多預定行程,看完金字塔後,隨意想了幾條遊覽路線,便決定飛往亞斯文省(Aswan)去參訪位處埃及最南端的阿布辛貝神殿(Abu Simbel)。阿布辛貝神殿共有兩座神廟,由法老拉美西斯二世(Ramesses II)所建造,目的是嚇阻南方的敵人努比亞(Nubia)及鞏固他在眾神中的地位。我們的飛機降落之際,遠遠便可看到拉美西斯二世的四尊高大雕像矗立在主神廟前。

四座巨大雕像端坐於阿布辛貝神殿正面,其中一座因地震而損毀。阿布辛貝神殿內的法老拉美西斯二世雕像。

~以上為文章之部分節錄,僅供「非會員 」閱讀,全文及更多精彩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線上會員籌備中 敬請期待

作者
本文出自

見青即是藥

【本期封面】攝影/劉子正
淨斯本草飲的八種植物配方皆屬食藥材,其中艾草是最重要的成分之一,這些看似尋常無奇的草葉,在中醫方的巧手調配下,卻能抵抗世紀疫情。台灣草藥產業長期受到忽視,如今,體認到與病毒共存的長期抗戰,除了國民做好防疫保健,政府是不是也應正視台灣中草藥自給率僅1%的現況,有系統地整合產業鏈,給民眾一分安心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