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nrico Martino
Enrico Martino 相關的文章

世界宗教與種族的大熔爐 法國小島留尼旺

「連結」與「相遇」是留尼旺人的認同,不同文化彼此尊重。這座建於一八五九年的拉薩萊特聖母院前,信徒聚集,基督教人口雖占八成多,但其他多元信仰也欣欣向榮。

庫納族離島大遷移 巴拿馬即將消失的水域群島

海面上邊境模糊的島嶼,近四百座,到底是島嶼或沙洲,難以定義,不過,真正迫在眉睫的衝擊,是氣候變遷、家園消滅與遷徙的存亡之戰。

生命三角 尼羅河三角洲的今與昔

千百年來,尼羅河有如慈愛的母親般,孕育埃及輝煌的歷史與文明,透過興建水壩、疏濬引流等方式,居民試圖增加農產、預防例行的氾濫洪災,但全球氣候變遷,大自然的反撲加劇,居民們面對的挑戰遠勝從前。

沙漠水都 力保命脈的杜拜

以《水手辛巴達》故事所創造的杜拜狂野瓦迪水上樂園,廣受海內外遊客歡迎,背景可見最具象徵性的帆船飯店。勇於挑戰惡劣的自然條件,杜拜在沙漠中創造出自己的水世界。

蒙塞拉特修道院 聖山上的精神堡壘

西班牙蒙塞拉特山半山腰,蒙塞拉特修道院佇立於峻岩峭壁上。每年有上百萬遊客到此祈禱參拜、聆聽少年合唱團詩歌演唱,既是當地人的精神堡壘,也是加泰隆尼亞地區的代表象徵。

風中之歌 巴塔哥尼亞高原

巴塔哥尼亞雖地廣人稀,卻是阿根廷人心中的國家象徵,極地外罕有的壯麗冰川,融水匯入以阿根廷命名的最大淡水湖。

極地鐵道探索 挪威的卑爾根鐵道

卑爾根與奧斯陸間的「卑爾根鐵道」,連結挪威東西兩方,從峽灣到峻嶺,穿越海拔一千兩百米的哈當厄爾高原,全程長達七小時,是歐洲大陸最高、也是最壯觀的鐵道。

亞馬遜河的陸上行舟 惡水航行

烏卡亞里河與馬拉尼翁河在此匯流成亞馬遜河,河流是此地的「高速公路」,船隻是唯一對外的工具,
但若詳詢準確的抵達時間,船長或乘客都知道,標準答案永遠是:「該到的時候就會到!」

秘魯 印加鹽的守護者

男人綁背上一包沉重的鹽,走在鹽田阡陌,運送到馬拉斯貯存,再運送到遠一點的城市販賣,馬拉斯人從傳統方法理解一池鹽田,如鹽的日晒結晶,太陽和風的自然成就,收穫與守護,數百年來世代相傳。

又嚴苛又浪漫的烏托邦 以色列集體場的興衰

絡繹不絕的基督徒朝聖團,渴望親臨這條曾為耶穌施洗的「聖河」,擋不住的現代化衝擊與變革,動搖了以復國和共享為核心價值的信念,尊重傳統、包容差異與多元的同時,如何轉化與調適,是理想國的新考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