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俄羅斯記 烏俄衝突下的出走潮
位於芬蘭赫爾辛基的中央車站,自從烏俄衝突後,每天穿梭著許多倉皇失措的旅客,他們是亟欲離開母國的俄羅斯人,每個身影都有一段不為人知的理由,對他們而言,赫爾辛基不僅是鄰國的首都,更是離境的唯一途徑。
我的琉球生活 大海中、小島上與書店裡
居住在小島,把一整天的時間都花在海裡,好好觀察海龜,滿足自己的好奇心,是作者蘇淮目前理想中的生活島居七年,海洋灌注了他滿滿的養分與能量。
遠離阿富汗 土耳其難民悲歌
塔利班重奪政權後,大批阿富汗人冒險逃離家園。躲藏土耳其山谷裡的難民,明知前有巡警、後有饑寒交迫甚至客死異鄉之危難險阻,仍擋不住尋求安身的決心。
普丁的少年兵 俄羅斯帝國復興夢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引發國際社會強烈撻伐,總統普丁意志堅定,停戰之日未明。自幼接受軍事訓練的少年軍,以復興俄羅斯為己任,成為普丁的強大後盾。
花非花.意生藝 原生植物花與藝
近年人們對插花或居家花材的需求漸升,許多過去未曾廣泛使用的原生植物也逐漸現身,甚至因此醞釀產生非典型的花卉藝術創作。花藝文化或非台灣固有,但誰說我們不能重新探索原生花與藝相遇的新可能?
人馬一體 世界盡頭最後的騎手
位於大溪地東北方的馬克薩斯群島,是一座遠離大陸的島嶼群,島上還留存著少數與馬建立起深厚關係的騎手。傑利米精湛的馬術,彷彿已經與跨下的座騎合為一體
命途多舛 阿富汗 伊斯蘭聖戰主義重掌酋長國
阿富汗的老中青三代,在飯店內準備動身撤退到美國。為免秋後算帳,曾為國外政權效勞的許多阿富汗家庭,別無選擇,趁塔利班全面掌控行政命令前,尋找各種資源與管道逃到國外。
鐵道切割的城市 台中山手線計畫
台鐵在中部地區有山線及海線之分;海線目前仍僅有單軌,南北往來車輛必須等待交會迴避,一、兩個小時才有一班,民眾搭乘意願降低,也影響著海線城市的發展。
飲純淨開水,品非凡人生
《白水鑑心》是楊校長一生春風化雨的歷程自述。人生路上,有些事,有些人,有些名、有些利、有些人際之間的複雜關係,剪不斷理還亂,只要心存善念,胸懷感恩,具足寬容,一切的複雜,頓時都化為簡單而微不足道。這點,楊校長確實做到了。
新世紀中如何紀念吳健雄
吳健雄雖說專心致志於實驗研究,沒有較多涉獵科學與文化的思想討論,但她的自發性反思,確實也反映出她對不同文化傳統與自然哲思的想法。
植物別見外 外來種的愛與礙
木棉原產自印度,十七世紀引進台灣,近年來更廣為栽植。為了民生需求,島嶼陸續引進外來物種,造福或危害,關鍵多在人的作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