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索西仔反 清法戰爭一百四十年基隆尋古

有一百六十多年歷史的雞籠中元祭,源自咸豐元年的漳、泉械鬥,之後更將一群來自異國的亡魂,納入普渡儀式。並設置「西洋連桌」以法國麵包、紅酒,招待這群異國好兄弟。

有一百六十多年歷史的雞籠中元祭,源自咸豐元年的漳、泉械鬥,之後更將一群來自異國的亡魂,納入普渡儀式。並設置「西洋連桌」以法國麵包、紅酒,招待這群異國好兄弟。(攝影/鄭映航)
有一百六十多年歷史的雞籠中元祭,源自咸豐元年的漳、泉械鬥,之後更將一群來自異國的亡魂,納入普渡儀式。並設置「西洋連桌」以法國麵包、紅酒,招待這群異國好兄弟。(攝影/鄭映航)

隆西仔反戰役(「西仔」為當地人指法蘭西與法國人之意)與法國公墓的故事可說是一段被遺忘的歷史。一八八四年八月五號,法國軍艦對基隆港發動砲擊,擊毀沿岸防禦砲台後,法軍迅速在大沙灣登陸,這一行動,也拉開了清法戰爭的序幕。戰爭期間,清法兩軍在基隆地區展開了激烈的戰鬥。戰役中,法軍損失慘重,總共超過七百多名士兵的遺骸被集體安葬於大沙灣石圍遺構旁不遠處的墳墓裡,也就是現今的「法國人公墓」。這座公墓,也是台灣迄今仍能見證清法戰爭的重要遺址。

二○○三年開始,基隆正砂里里民們都會到「法國公墓」舉辦普渡儀式,慰藉埋葬此處的法國好兄弟,祭品的部分還會特別準備紙糊的船艦、法國麵包、紅酒等供品。

大沙灣文化祭的來由

小提琴悠揚奏起《奇異恩典》(Amazing Grace)曲目時,深沉肅穆的氛圍感染了參加「清法戰爭紀念園區」追思活動的所有嘉賓。

每年,這場祭祀活動的重頭戲不外乎是「大沙灣文化祭」踩街活動中,由里民Cosplay繽紛多彩的歷史人物扮相:清朝慈禧太后、台灣巡撫劉銘傳、法國上將孤拔,加上清法兩國的官兵,讓歷史人物活靈活現地重現在大家眼前。

祭典中,清朝的黃龍旗與法國國旗並列飄揚。現場也擺放著「牲禮、素果、鮮花、臉盆、毛巾」等琳瑯滿目的傳統祭品。不僅如此,主辦單位還準備了法國麵包、葡萄酒,希望「法國籍的好兄弟」能一解鄉愁。食物之外,甚至還提供美金、歐元、金幣,讓他們在冥界有錢花用。此外,里民們還會燒一艘紙糊的法國軍艦,送這些異地的靈魂回到家人身邊。這場中西文化合璧的祭典對客死異鄉、長眠於此的法國士兵來說,表達出深深的尊重與祈願安息的意涵。多年來,已成為基隆獨特的文化活動。

戰爭過去這麼久了,為何會有這場祭祀活動的出現?前中區正砂里里長俞明發表示:「多年來,這個法外之地(法國公墓)處於一個大門深鎖的狀態。當法國公墓」的門被打開後,地方上也出現不同的聲音,有人倡議要遷墳,也有人主張蓋公園。當時,我覺得清法戰爭已經是一百四十年前發生的事情,這些長眠於此的法國人如果有靈,也應該已經會說台灣話,早就成為基隆人的一份子。因此,我們就在二○○三年八月中元節,自發性發起普度,準備祭品供奉這些客死異鄉的法國亡魂。引起社會關注迴響後,才逐步延伸出大沙灣文化祭活動。」同樣也是在地居民的議員張顥瀚說:「『大沙灣文化祭』已經邁入第二十年,長期推動地方事務的里民們也相繼老去。祭典可能無人傳承的困境下,年輕人應該站出來接棒,讓這個有意思的活動可以延續下去。」

二○一五年,雞籠中元祭正式把「大沙灣文化祭」列入共同的普渡慶典,日後也例行性舉辦聯合祭拜活動。對此,民俗學者林茂賢教授表示,民俗活動很有趣,它會適時調整並加入不同的元素。基隆中元祭源自於咸豐元年的漳泉械鬥,但隨著歷史發展,包括清法戰爭和甲午戰爭等事件,基隆都是戰爭的現場。因此,有來自西班牙、荷蘭、法國和日本的亡靈留在這裡,乾脆通通把他們都納入普渡之列。你會看到農曆十五,在主普壇前也會準備西洋桌、素食桌、葷桌等三連桌。主辦單位為這些西班牙、荷蘭、法國與日本的亡靈準備壽司、牛排、紅酒及刀叉,象徵台灣人對於歷史的包容與和解。

一九○九年「清國人之墓」由地方士紳立碑。(圖片提供/俞明發)

被失聲的歷史

在基隆中正路上二沙灣海門公園內、距離法國公墓五十公尺不遠處,還有一座「民族英雄墓」。其實,鮮少有人知道它的舊稱叫做「清國人之墓」。相較於法國公墓的保存與完整,這座民族英雄墓顯得悲情淒涼許多。

對於基隆人來說,或多或少可能都聽過清法戰爭的故事。每年中元祭時,在東岸清法戰爭紀念園區內,都會例行性舉辦祭祀法國人的活動,同樣參與戰事而陣亡的清朝士兵,卻從未被正式的建碑立墳。

若依東岸耆老的說法,日治時期大正至昭和年間,在基隆大沙灣東岸二沙灣附近因為道路工程開挖,許多遺骸重見天日,不過,卻被暴露在野外。地方仕紳池清祥不忍先人無法入土為安,便號召鄉民為這些清人骨骸集中建塚立碑(清國人之墓)以茲紀念。

一九九八年里民參與祭祀時,墓碑已消失。(圖片提供/聯合報系/阮南輝)

後來,前來祭拜的人潮日益增多,日本政府畏懼台灣人民族意識抬頭,便將其墓碑剷除後丟棄。直至一九四四年,墓碑才被當地人尋獲,並將其原址重建。熟知地方歷史的俞明發回憶起小時候,每逢農曆鬼月中元普渡,阿嬤都會邀約左右鄰居,一起用扁擔挑著祭品、齊赴現今法國公墓斜對面的「清國人之墓」團拜弔祭。地方上的耆老表示,類似的習俗早從昭和六年就已經開始,直到一九五七年時,政府因為都市計畫的緣故將「清國人之墓」拆遷,原本那塊墓碑從此不知道去向,至今仍是個謎。

基隆在地文史工作者林炫辰長期關注此議題,也曾多次追查「清國人之墓」的墓碑流落何方。普遍最常聽到的講法,「這塊碑被有心人士從東岸移至西岸,並在西岸建廟供奉」。林炫辰對此說法一直存疑,他推測,根據歷史文獻記載:「一八八四年(清光緒十年)十月一日爆發仙洞戰役,法國船艦砲轟基隆港西岸後,派遣千餘人自港口西側仙洞山海濱登陸,迫使清軍放棄各個據點。在這場戰役中,雙方死傷慘重,尤其是清軍付出了極大的代價。」因此是否有可能在東岸還有類似的墓碑存在?林炫辰提出了疑問。

一八八四年,法國軍官薩勒拍攝船艦駛入基隆港,影像中,左前方的「鱟公、母島」仍清晰可見,如今已不復存在。(圖片/Bibliothèque nationale de France, département Société de Géographie)

在林炫辰的引領下,我們來到了傳聞中的愛國將軍廟。可能很少人知道,西岸太白街上這座慈恩祠(愛國將軍廟),也和清法戰爭有所關聯。這座廟宇供奉的主神正是當年的台灣巡撫劉銘傳,而那塊疑似傳聞中的「清國人之墓碑」,顯而易見的被鑲在神龕上。龍邊那尊紅臉翹鬍騎馬的神祇腳著長靴、身穿西式軍服,應該就是孤拔上將無誤。這與劉銘傳身上穿的行服褂相比,完全是截然不同的服飾。兩個曾經的敵人,在百年之後被有心人士請來一起供奉,悲情霎時化作溫情。

說來,孤拔魂斷異鄉,劉銘傳被貶官彈劾;在歷史書頁中,兩人的命運都非常坎坷。不知他倆地下有知,能否接受這樣的安排?

而關於這塊墓碑的來歷,仙洞里里長何明松和藍姓村民說:「在太白街附近確實豎立了一座刻有『清國人之墓』的墓碑。尤其是一九七五年仙洞里居民在蓋房子時,也意外挖出大量骸骨。為了撫慰這些長眠於地下的亡魂,當地居民集資建造愛國將軍廟,並立『中法戰役陣亡戰士紀念碑』來撫慰這些英靈。」

基隆西岸的「慈恩祠」是少數同時供奉劉銘傳和孤拔的廟。

~以上為文章之部分節錄,僅供「非會員 1 」閱讀,全文及更多精彩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線上會員籌備中 敬請期待

作者
《經典》雜誌撰述
《經典》雜誌攝影
本文出自

蘇丹

【本期封面】攝影/Ivor Prickett/Panos Pictures
蘇丹士兵駐足回首曾經人聲鼎沸的艾沙比市場,如今景象冷清殘破不堪。二○二三年開始的蘇丹戰事,一年半後,戰亂仍看不到盡頭,期間十五萬人喪命、一千萬人流離失所,這個非洲面積第三大的國度,很快即將淪為全球難民人數最多的國家。戰爭的禍首總自詡為正義之師,實則皆為金錢權力的利益盤算,受難的永遠是無辜的蒼生百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