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買的虛幻與現實 台灣學者印度觀察

孟買是印度的金融、商業和娛樂之都,也是世界十大商業中心之一。一般旅人看不透的孟買,處處充滿各種驚奇的異國色彩與神祕的魅力,比如這對夫妻在自家陽台上放風箏,是傳統風箏節後迎接豐收之神的祝禱。

一般旅人看不透的孟買,處處充滿各種驚奇的異國色彩與神祕的魅力,比如這對夫妻在自家陽台上放風箏,是傳統風箏節後迎接豐收之神的祝禱。(圖片/Anshuman Poyrekar/達志影像)
一般旅人看不透的孟買,處處充滿各種驚奇的異國色彩與神祕的魅力,比如這對夫妻在自家陽台上放風箏,是傳統風箏節後迎接豐收之神的祝禱。(圖片/Anshuman Poyrekar/達志影像)

台灣搬到印度三年多以來,不少朋友問我最喜歡哪個城市?這是個不容易回答的問題。

印度是個龐大且歷史悠久的國家,每個地方都有自己的特色,而且彼此之間差異甚大。我曾經見過德里的人到南方泰米爾州,竟然不敢吃當地的食物,因為看起來「太外國」了。但除了首都德里外,孟買是迄今為止我造訪次數最多、也最難一次看透的城市。這裡就像一座隨著季節變換的巨大花園,每次造訪都有不一樣的體驗。

本文作者陳牧民現居印度,孟買清真寺是印度伊斯蘭教最古老的集會場所之一。

記得寶萊塢巨星導演阿米爾罕(Aamir Khan)曾在二○一○年推出一部電影「孟買日記」(Dhobi Ghat),透過四個身處不同社會階級的角色,來觀察這個將他們命運彙集在一起的城市,電影中的孟買既是離鄉打拼者眼中的機會之地,也是被現實生活壓迫的都市牢籠,更是一座融合傳統印度與現代世界的大熔爐。對於久居德里的我,早已習慣這裡混合著旁遮普(Punjabi)口味食物、穆斯林地名、以及北印度語(Hindi)文化圈的奇妙氛圍, 但孟買似乎更是個奇特陌生的地方,讓人不禁想去一探究竟。

孟買跨階層的文創活力可以滿足所有渴望:既是寶萊塢電影產業的基地。

葡萄牙公主的嫁妝

「孟買從不休息」(Mumbai Never Sleeps),當地人喜歡這樣說。的確,不論你是清晨還是半夜上街,都能看到車子、小販、行人川流不息,和印度給人緩慢無效率的印象完全不同。這是一座二千一百萬人口的大都會,穩坐金融與商業的龍頭地位,將印度與全球經濟連結起來。不過,五百年前當歐洲人抵達這裡之前,這裡只是面對阿拉伯灣的幾座小島,其中點綴著一些古老的宗教石窟與寺廟,有些神像的歷史甚至可以追溯到公元五世紀。此地過去曾被佛教與印度教君主統治,但此時則屬於古吉拉特蘇丹國。穆斯林統治者並不特別干涉本地人的生活,這裡的人主要靠捕魚為生,也有人利用烏拉斯河(Ulhas River)運來少量的毛皮及農產品銷售。

孟買清真寺旁是孟買最大的食品和服裝露天市場,每天到晚上都會非常繁忙。

葡萄牙人將此地稱為Bombay,在葡語中是「好港灣」(Good Harbor)的意思,不過在今天的孟買,早已看不到葡萄牙人殖民的痕跡,主要是因為和腹地廣大的果阿和富庶的古吉拉特比起來,這些小島實在沒有太多經濟價值,因此在一六六一年當葡萄牙凱薩琳公主嫁給英國國王查理二世時,七座島被當成嫁妝一起送給英國。

英國倒是頗為認真地看待這些島嶼,特地設立了「東印度公司」來加以經營,逐步建立堡壘、教堂、鑄幣廠、印刷廠等設施,以優惠條件對外招商,吸引來自印度及中東各地的商賈前來開發。古吉拉特人、帕西人(拜火教徒)、穆斯林、猶太人紛紛移入,建立自己的廟宇或禮拜堂,讓孟買成為印度大陸上第一座真正的國際化城市。

但真正的蛻變從十八世紀末才開始,英國在此展開一系列土木工程計畫,用填海造陸以及興建堤防等方式將七座小島連在一起,與北邊的薩爾塞特島(Salsette Island)構成一片大型的半島。工程最終在一八四五年完工,讓城市面積陡增到四百三十八平方公里,此後孟買人口快速增加,到二十世紀初已經成為百萬人口的大都會。這裡不僅是英國東印度公司的世界總部,更創下多個亞洲第一:第一條商用鐵路(一八五○年)、第一座現代機器棉紡工廠、第一個證券交易所(一八七五年)。在蘇伊士運河正式開通(一八六九年)之後,孟買躍升為整個阿拉伯海域最大的海港,而這一切的成就都要歸功於英國人當年的獨到眼光與精準投資。

從維多利亞女王到施瓦吉大帝

今日孟買市區面積為六百○三平方公里,但加上周邊衛星城市則可達到四千三百平方公里,是台北都會區的兩倍大。「到南邊去,那裡才是老孟買。」熟悉當地的朋友說。的確,今日孟買半島最南端的可拉巴(Colaba)區,是英國殖民時期公共建築群最集中的地區,林蔭大道連接各種教堂、博物館、紀念碑等,有濃厚的歐洲風格。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過於坐落在海濱的印度之門(Gatewy of India)以及對面的泰姬瑪哈酒店(Taj Mahal Hotel)。

印度之門融合印度教與伊斯蘭建築風格,是孟買最知名的地標之一。

印度之門是為了紀念第一位造訪印度的英國國王兼印度皇帝喬治五世所建,歐洲風的凱旋門融合了傳統印度教寺廟與穆斯林宮殿元素,是英國殖民時期頗為流行的建築款式。

印度之門自一九二四年完工後一直雄踞在孟買海濱,俯瞰阿拉伯海,這裡曾是英國時期殖民地官員上岸進入印度的儀式性入口,故有人稱其為「英王皇冠上的耀眼寶石」,但在印度人眼中,這裡更像是被征服與殖民的象徵。當一九四七年印度獨立,最後一批英軍從印度之門上船離開後,此地成為熱門的觀光景點,每當節日來臨,總是聚集大批人潮,也是舉辦各類慶典活動的最佳地點。

泰姬瑪哈酒店是另一座融合歐洲與印度風格的壯觀建築,這是由塔塔集團創辦人、有「印度工業之父」美稱的賈姆希德吉塔塔(Jamsetji Tata)所打造的豪華旅館,據說當年他去孟買一家只接待歐洲人的飯店用餐卻被拒絕進入,他發下豪語要打造出全印度最頂級的旅館,最後真的造出了泰姬瑪哈。這座五星級酒店曾接待多位國家元首與社會名流,每天都吸引許多遊客前來參觀,飯店還特別開闢一個區域,展示名人下榻的照片和親筆簽名。

二○○八年十一月,一群恐怖份子搭船從印度之門附近的碼頭上岸,進入泰姬瑪哈飯店後大開殺戒,造成慘重傷亡。但此一悲劇沒有擊倒泰姬瑪哈,飯店花了近兩年時間全面整修,並且增蓋了一棟全新現代化高樓,讓客房數量加倍,重奪孟買最受歡迎的飯店寶座。

泰姬瑪哈酒店就位於印度之門旁,一九〇三年開業,是著名百年歷史建築。

~以上為文章之部分節錄,僅供「非會員 1 」閱讀,全文及更多精彩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線上會員籌備中 敬請期待

作者
本名Alberto Buzzola,《經典》雜誌攝影召集人。 作品【海峽系列】獲2011年金鼎獎最佳攝影獎。〈難行仍行:邁向理想環境的交通規劃〉獲2012年吳舜文獎最佳專題攝影獎。
本文出自

台灣信史之發軔

【本期封面】圖片/Diego Ruschel/Fort Zeelandia Museum
這幅畫是眾多傳世的十六、七世紀史畫之一,台灣沒有文字的年代都靠西荷等船艦上的水手和畫師,將看到的福爾摩沙從不同角度繪出,在陳舊色調中見到大船小艇圍繞當時的大員海面,自此台灣不同於過去的漁獵與部落農業,被碰撞出現代文明火苗。台南建城四百年,借用荷蘭奧地利等珍貴的國家檔案與圖資,是解讀台灣身世不可少的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