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樸,是人類困境的解方

每個時代,貧與富總是在較量,善與惡的拔河總是在進行;人類時時刻刻面臨光明與黑暗的抉擇,是邁向希望的天堂,還是走向絕望的地獄,取決於一念。疫情肆虐,氣候變遷,世局動盪,人心不安,人類當前的種種困境,「簡樸」才是最佳的解方。

我們與芒的距離 不再迷茫

向來被視為雜草的芒花,其實擁有相異的特徵和名稱,並和台灣人有過各種親密而多樣的關係。

螢火相傳,照亮世間

每天用心看天下事,能發現悲苦和歡喜都在人間。悲苦的,就像今年的瘟疫,大家日日期待疫情消退;歡喜的,則是看見許多人發心行善。人間菩薩永不嫌少,發起一念善心,就是一道希望、光明。

編者的話

從吳沙入蘭起,到日治時期鐵道的通車,每次重大交通建設,都為宜蘭留下了深遠影響。兩面環山一面向海的地理位置,過去讓這些影響多半停留在沖積平原之內,直到雪隧開通,疆界被打破,但對某些人來說,快,總是還要更快,高鐵入蘭,便在這樣的「期待」下出現。

光影動靜與時間

光、影、動、靜與時間,對攝影的要求總是一一添加上去,這也是攝影有趣的地方,不停地想「+ 1」,嘗試在一個方框裡放入更多的要素,即使拍到了,也不曉得下張是否會更好,這種不停追尋與嘗試,我想也是攝影迷人的地方。

人造綠蔭 朗德人工森林的今與昔

有誰能想到,這處翠綠的針葉林,過去曾是一片荒蕪的沙漠,這一大片人造林,除了帶來生態實益,亦與當地人的生計息息相關。

雙堂記 大武山下的聖堂傳奇

攝影家范毅舜透過鏡頭、老照片與生動的文字,帶著讀者走入屏東大武山下台灣最古老的教堂,跨越時代,看見信仰、族群與文化碰撞出的故事。

新鐵入蘭陽 尋找宜蘭的步調

經過數個月的爭論與周旋,宜蘭高鐵站址方案終有結果,承載著期待與疑問,這條新鐵勢必為宜蘭帶來改變和衝擊。

一封病人母親的海外來鴻

我這才領悟,真正能保留珍貴的記憶,並不是聲光的錄音錄影,而是事件發生時當場全神貫注的享受。同時,如果事後能夠在日記、與家人親友剖心剖腹的信件或散文、詩歌抒發自己的感受,最能喚起封塵多年的記憶。

深埋碳跡 碳封存技術力抗全球暖化

冰島99%的電力來自可再生能源,赫利舍迪(Hellisheiði)為冰島最大的地熱發電廠,也是世界首創的碳捕集與封存裝置,能將大氣中的二氧化碳轉化為岩石。

龜山島 逆旅

由遠而近,雲朵、龜山島、太平洋、聚落和水田,作者生命的起點也由此展開。

城市的容顏 在都更成功以前

源於歷史的沉痾,台灣市容難以改變,在都更成功前,有心人僅能以豐富彩繪突圍。

極境之鯨 台灣攝影師的北國嚴冬直擊

虎鯨是海洋中的王者,廣泛分布於全球的大洋。

傳記與科學家

英國一位作家基廷斯(Robert Gittings)寫過一本書《傳記的本質》,認為傳記作家與傳主是等量齊觀的。我想他說的很對,寫傳記的作者和傳主一定要平起平坐,才能執筆公允,孟子說的,孔子作《春秋》而亂臣賊子懼,司馬遷作《史記》的「究天人之際,通古今之變,成一家之言」,正是此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