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封病人母親的海外來鴻

我這才領悟,真正能保留珍貴的記憶,並不是聲光的錄音錄影,而是事件發生時當場全神貫注的享受。同時,如果事後能夠在日記、與家人親友剖心剖腹的信件或散文、詩歌抒發自己的感受,最能喚起封塵多年的記憶。

月底我意外地收到一封自從二十三年前離開美國以後就沒有通過信的病人母親的電子郵件,使我深受感動,至今仍不時浮上心頭。

這位病人是我照顧了不只十年的年輕癲癇病人,這對父母每次看診時都是一起來,兩人對女兒無微不至的照顧給我留下很深的印象。病人有輕微的智障,好像中學沒念完,就改在家裡由父母自己教導,癲癇後來一直控制得十分理想。自從我離開堪薩斯大學醫院以後,就沒有通過信。

想不到這封信是因為當天她聽到當地的電視節目中提到台灣,而寫了這封讓我熱淚盈眶的信。簡單逐字翻譯幾句內文如下:

「你住在台灣很舒適嗎?你的父親還健在嗎?今晚電視報導中國可能對台灣動武,雖然沒有人敢斷言這會在什麼時候發生,但這將影響你的自由,是不是為了安全,你應該考慮搬回來美國?我記得你的孩子也都住在美國,是嗎?」她又說了一些客氣的問候,以及關心台灣新冠肺炎的疫情。最後說,她只是要告訴我,她聽了這電視消息,很替我們擔心。

隔天我回了信,告訴她我父親已於二○○八年以一○一歲高齡過世,我非常慶幸自己在父親人生的最後十年有機會隨伺左右,因而也對老年的人生有更深的體會,我覺得當年決定離美返台是非常對的人生重要決定。我並且附了兩篇我最近寫的文章的英譯,一篇是幾個月前在【杏林筆記】發表的〈怎一個老字了得〉,一篇是有關呼籲台灣人團結對抗新冠肺炎而在《Taipei Times》發表的文章。

想不到馬上接到非常溫馨的回信,但最讓我感到尷尬的是,她更正了我記錯了她女兒的名字,而我也才注意到她拼錯了我的姓,寫成Dr.Lia (應該是Lai)。心想,二十三年是相當長的時間,我們都還記得彼此的情,這是一份因緣,想想在人生道上,我們得到了多少真正溫馨的回憶,這種情誼才是珍貴,姓與名記錯又有什麼關係?

~以上為文章之部分節錄,僅供「非會員 」閱讀,全文及更多精彩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線上會員籌備中 敬請期待

作者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醫學教育講座教授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醫學教育講座教授
本文出自

極境之鯨

【本期封面】攝影/金磊
身為海洋王者的虎鯨,在冰天雪地的挪威極圈裡,尋覓隨著季節更替而進入峽灣的龐大鯡魚群。在這個極圈環境與多生物相互交錯的大舞台上,我有幸於水下遭遇虎鯨群體奮起捕獵鯡魚球大戲。或許早已熟悉牠們的樣貌,或許只是從面前經過短短幾秒,但仍因為能與海洋王者近距離照面而欣喜若狂,且再次折服於牠們優雅與震攝並存的氣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