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會

佛像藝術的時空行旅 從印度、中國到當代台灣

佛像藝術源遠流長,含藏古今中外文化沖激的融合與再造,沉澱了不同時空的精神價值建構,是極富特色的藝術成就,對此珍貴的歷史和心靈資產,值得大家認識、善加珍惜。

儲能設備 再生能源不可或缺的夥伴

在再生能源比例增加的此刻,發電更得仰賴「老天賞臉」,儲能設備因此更為關鍵,在較不穩定的電力供給之下,維持穩定輸出。現在,人人都有機會從過去純粹的電力消費者,轉換為能儲能、供電的生產者。

麻六甲送王舡 馬來西亞非物質世界文化遺產

信眾沿著九公里的遊行路線遶境,牽引王舡經過二十二個停靠點。燒王舡祭典隨著下南洋的移民潮,由閩南傳入,發展出當地獨有的文化。

大自然的叛逆 義大利農業地景變色中

技術人員在「作物改良研究和實驗中心」實驗麥田裡收集麥穗。研究目標為高拉山小麥,質量是一般小麥的兩倍,研究人員希望能透過現代科技,保留住此一特性,因應全球氣候異常的衝擊,農業的品項與技術也被迫做出應變。

台灣竹木誌 從柔韌耿直到千面多變

孟宗竹被切段,作為燒製竹炭材料。透過台灣先進的林產科技,原竹的應用範圍更加開闊廣泛。昔日的台灣竹,從傳產的落寞中力圖突破創新。

看得見與看不見的軌道 從彰化雙城看鐵路立體化

伴隨轟隆聲,一列火車穿過車水馬龍的員林街頭上方,橫越市區百年的鐵路,如今被隱藏在高架橋的牆後。與軌道一同在城市中消失的記憶,還能被找回嗎?

街頭巷尾土地公 信仰裡的土地脈動

玻璃反射的多個且重疊土地公形象,像是由單一化身多元神職,宛如我們對於土地公的認識,從移墾開發、原漢衝突,到自農轉為工商的社會,在土地脈動中形塑多元信仰思維。

醫療慈航 無國界的海上醫院

塞內內加爾首都達卡的港岸邊停泊著一艘醫療船。船上數百位志工、醫療人員,為當地帶來醫療援助,也將來自各地的希望火種傳送到這片土地上。

永續住宅的創新實驗室 瑞典皇家海港城

心理學家琳達選擇瑞典皇家海港城作為她的新家,整棟房子的隔熱經過精密設計,保持舒適恆溫,除了減少能源浪費,窗戶及外牆也貼滿太陽能板。面對全球暖化加劇,都市人口爆炸,這種永續住宅的設計,既節能又減碳。

無止境的逃難與歸回 莫三比克,動亂中

五十二歲的諾拉塔,躺在南丁巴難民營的竹房內,接受救助與庇護,能逃到這個河口避難處的倖存者,大多歷經殘暴不仁的生離死別。據聯合國統計,莫三比克的難民數已逾八十五萬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