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det 打到心裡的味道 阿美族的野菜

野菜是阿美族人重要的飲食文化,種類多達二百種以上,承襲自原住民老祖先的智慧,與自然共存共好,有什麼採什麼。

玩字型 日常美學的創造

字型是文字外衣,在強化它的溝通功能同時,也賦予美感造型。從毛筆、活版印刷到數位電腦,書寫工具的不斷演變,無阻於傳統書法家、當代字型設計者,無窮的靈感與創意。

緣起緣落憶老友

記得約三十年前由美返台省親,訪問了出國以後才成立的成大醫學院,而有機會拜會了當時的創院院長黃崑巖教授。成大神經科賴明亮教授告訴我,黃院長寫得一手很棒的書法,常應訪客的要求而揮毫,如果我有自己喜歡的詞句,也可以請他幫我寫幾個字,裱褙加框做紀念。

大哉教育,淨化無明

大哉教育不間斷,運用科技拉長情,但願我們都能接受形形色色的道理,涵養德行。好好地想一想、聽一聽、看一看,內心對準方向,虔誠的一念心就能如燭光點亮千年暗室,如溫暖的曙光、微微的和風,讓如烏雲密布般的疫情散去。

羌塘以東 荒野以外 西藏高原的山河與人事

西藏自治區尼瑪縣南方的文部鄉高原,有苯教千年古剎、聖山聖湖與吐蕃王朝遺址,縱使路途顛簸,不變的是天地的召喚與老練探索者的熱情。

香氣台灣 大自然的煉金師

人從自然來,也想往自然去。喜歡植物精油的氣味,是一種內心回歸的呼喚。隨著嗅覺,直通腦門的祕密通道,也喚起台灣生活中的諸多美好。

科學是如何煉成的

科學與技術發展的著眼,從來都有追求即時效益的本質,近世受到滿足無所節制人性需求政經歷史大勢的推波,一個交織著純粹理念和利益爭逐的科學,就如此的煉成了。

編者的話

相較於幾個月前的疫苗荒,來自友邦捐贈、政府自購、民間協力採買的疫苗逐一到位,接下來,是大家踴躍接種,才好盡快達成集體免疫的目標。

「累格」之鄉消退之所 台南中營的普通生活

中營在哪兒?在舊時的倒風內海,今之鹽水以南、麻豆以北、官田以西,以種稻、育果、養殖維生的小村,年老居民為生活打下底色,從不適應緩慢的lag節奏,到挖掘出一幅農村風情畫。

風中之歌 巴塔哥尼亞高原

巴塔哥尼亞雖地廣人稀,卻是阿根廷人心中的國家象徵,極地外罕有的壯麗冰川,融水匯入以阿根廷命名的最大淡水湖。

南亞的巨型毒氣室 印度德里的空汙問題

身為全球汙染最嚴重的城市,居民已習慣與空汙為伍,呼吸新鮮空氣本是基本人權,在德里卻變成極其困難之事。

不知迷路為花開

攝影因為多了必須親臨現場,往往易受限於被拍攝主題與環境的變數,因此比起其他文字或繪畫媒介面臨更多的不確定性,當然「不知迷路為花開」也是這個媒介的迷人處,但對於能否滿足原先的企圖,那可又是另一回事了。

懷璧其罪 剛果共和國的礦藏禍水

埋身於南基伏金礦挖掘的礦工,手執一塊看似不起眼的原始礦石。然而採礦業背後實則蘊含驚人的利益,間接地也導致該國長年飽受戰亂之苦。

病毒正在改變人類的生活習慣

世事多變,我們無法掌控瞬息萬變的全局,但我們能掌控自己的生活習慣與行為。要讓世界變得更好,讓疫情早日成為過眼雲煙,就從清淨在源頭的蔬食開始吧!

當疫情成為「新常態」 借鏡他國抗疫之路

與病毒共存、與口罩共處的「新常態」來到我們眼前,除了關注台灣,也借鏡他國曾走過及正在走的抗疫之路,做好準備。

醫療不思議

專業醫療人員看了,發現原來醫學上的所學,有這樣的歷史緣由;一般大眾讀了,理解原來與我們相關的醫療方法與疾病,竟是這樣演變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