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氣台灣 大自然的煉金師

人從自然來,也想往自然去。喜歡植物精油的氣味,是一種內心回歸的呼喚。隨著嗅覺,直通腦門的祕密通道,也喚起台灣生活中的諸多美好。

隨著嗅覺,直通腦門的祕密通道,也喚起台灣生活中的諸多美好。(攝影/安培淂)
隨著嗅覺,直通腦門的祕密通道,也喚起台灣生活中的諸多美好。(攝影/安培淂)

覺與記憶之間有一條神祕的時光通道,聞著聞著,就把你帶回了過去。

香水(香奈兒N°5)是瑪麗蓮夢露最知名的一件外衣,殊不知,八十年前的台灣人也有一款國民外套:明星花露水。

這一件台灣國民香水,裡面除了橙花、玫瑰葉、檸檬等天然植物香氛,酒精成分高達73%左右,除了為人民帶來幸福的香氣,並肩負著去汙、殺菌、防痱、止癢的功能,實質上來說,這款阿嬤級的香氛,是昔日大眾生活中不可或缺的夏令衛生用品。

說起台灣的香氣歷史,離不開清潔衛生這件事,在物質條件不豐的年代,潔淨是最基本的禮貌,白蘭香皂、美琪藥皂、蜂王黑砂糖香皂還曾經是最佳禮盒首選,「洗香香」更是一種殊榮,飄著香氣,代表美好。

推開衣櫥,一股嗆鼻、安心的樟腦味兒迎面襲來,可能也是許多人童年難忘的「時光之味」。白色晶體狀的樟腦丸又稱「衛生丸」,由樟樹提煉,用來防蟲、除臭,是居家必備的清潔用品,而這股民生需求,也為台灣早期的伐木(樟樹)歷史揭開了序幕。

日治時期樟腦寮運作情形,當時樟木必須用類似斧頭的鋒子刨樟樹,才能蒸餾焗腦。(圖片/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藏)
人工刨木是一件很耗費體力工作,當時一個灶要三個工人輪流刨採。(圖片/國立臺灣大學圖書館藏)

神奇的植物工廠

對於森林的利用,多數人的認知落在砍樹取材、製漿造紙,其實林木的二次代謝物,對人類更有著無法想像的重大貢獻:從金雞納樹的樹皮上提煉治療瘧疾的奎寧,從紅豆杉中提取太平洋紫杉醇,治療卵巢癌、乳癌,柳樹中的水楊酸則是製作阿斯匹靈的主要原料……,森林根本就是人類的大藥庫。

中興大學森林系特聘教授王升陽是國內天然物化學研究領域的箇中翹楚。在他眼中,植物是一座神奇的工廠,從中可以生產已知與未知的種種可能。因為,植物擁有的生化酵素系統,能從最簡單的光合作用產生葡萄糖,並將之轉換成四十萬種以上的天然化合物。

跟著他步入校園,參觀由他一手打造領導的「林木代謝體學暨天然藥物開發」實驗室,走道上,一座三百公升的大型鍋爐正冒著熱氣,蒸煮從實驗林裡疏伐下來的香杉碎屑,忙著張羅裡外的助理研究員賴建興說,從早上八點開始煮,下午五點左右即能分離出精油與純露。香杉精油裡的雪松醇(Cedrol)成分,據說含有促進毛髮生長的功能,近來可是個大熱門呢!

研究室內,兩名身穿白衣的助理正埋頭做著山肉桂純化物的化學分析,左右各有一台氣相層析質譜儀、液相層析質譜儀,以及核磁共振光譜儀,皆要價不斐,王升陽告訴我,電腦螢幕上高高低低不同波段的小山峰,每一個線條頂峰代表不同化合物的數據。他新近發表的一篇研究報告中指出,檸檬及天竺葵精油裡的活性成分,可以抑制血管收縮素2(ACE2)蛋白的表現,降低受新冠病毒感染的風險,成了點閱及引用率最高的一篇學術論文。

綠花白千層,捍衛海岸的防風樹種,也是常見的行道樹,葉子可以煉製精油,樺木酸成分對腸胃發炎具有療效。

「我們說植物所合成的成分,其實是千萬年演化所致,植物以顏色、香氣來招蜂引蝶、傳宗接代,以及對抗微生物、病蟲危害等反應,這些具有生存機制、防禦功能的天然化合物,被人類拿來製成除菌、抗發炎、抗老化等妙方。」喜歡穿著短褲、涼鞋,在研究室一派輕鬆地「晃蕩」,艱澀的學理在他生動幽默的解釋下,豁然開朗,王升陽常自嘲:「我走的是『演藝路線』,只要願意學,你不可能聽不懂」。

不砍樹的森林利用

去年接受林務局委託研究「本土森林植物精油產業化體系的建立」,在成果報告中他提出了十種具潛力的本土樹種:六種木材(紅檜、扁柏、台灣杉、香杉、牛樟、香楠),四種葉部(肖楠、白千層、柳杉、龍柏)來提取精油。

「如果將香杉論斤秤兩賣,一公斤的原料價格僅四‧二元,但如果製成香杉精油,10cc即可賣出上千元的高價,相當具有產業化價值。」算盤撥一撥,香氣顯然是門好生意。

台灣針五木精油。根據研究發現,使用森林精油後,一般沮喪、憤怒、疲倦與緊張感,顯著下降。

但,森林精油產業有沒有可能造成台灣森林的浩劫?

林務局造林生產組組長張偉顗表示,「這些森林精油的原料,都來自製材過程的下腳料,或疏伐撫育之後的修枝、莖葉,不會有傷害森林之虞。此外,對於林農來說,過去處理林業剩廢需要花費運輸及處置費用,現在妥善利用廢材,反而能創造出另一種高產值的森林商機。」

利用水蒸氣蒸餾法或者乾餾法萃出精油(左圖)。蒸餾過後,溶出浮在水面上的,多為類化合物或酚類化合物,圖中試管上方黃色冒泡泡者為精油,下方則為純露(右圖)。

~以上為文章之部分節錄,僅供「非會員 」閱讀,全文及更多精彩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線上會員籌備中 敬請期待

作者
《經典》雜誌副總編輯。 由越南採訪現場因緣際會踏入茶報導,以茶為框,人文聚焦,框出一篇篇台灣茶的小世界、大宇宙。 作品曾獲金鼎獎、金輪獎與消費者權益報導獎,兩度入圍卓越新聞、吳舜文新聞獎。著有《茶知錄》、《茶域經緯》、《台灣綠食堂》(合著)等書。
《經典》雜誌資深攝影。 淡江大學畢,雪城大學藝術攝影創作碩士,曾任中國時報攝影記者,為2010年吳舜文新聞獎,2014卓越新聞獎,2016年金鼎獎,以及2010年2016年中國廈門台海新聞獎年度攝影得獎者。
本文出自

玩字型

【本期封面】攝影/安培淂
當活版印刷成為往昔,它所留下的鑄字、排版技術,依然叫人懷念。每一個時代,都有屬於它的書寫工具,活版印刷前,漢字以毛筆寫就,既記錄了日常,也留下許多名帖;電腦誕生後,前兩者皆走進歷史,不再是書寫的主流,然而它們獨一無二的特色,仍是當代字型設計師靈感與創意的來源,豐富字型變化的最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