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竹令人俗 竹子與現代的我們

雲林石壁山上的五百甲竹林與柳杉林形成一片森林綠海,以孟宗竹為主要建材的穹頂竹棚與小柴軒,畫龍點睛地成為竹林療育的小亮點。現代人的身心很脆弱,竹子卻以韌性與柔情穩穩地接住了我們。

雲林石壁山上的五百甲竹林與柳杉林形成一片森林綠海,以孟宗竹為主要建材的穹頂竹棚與小柴軒,畫龍點睛地成為竹林療育的小亮點。(攝影/陳榮豐)
雲林石壁山上的五百甲竹林與柳杉林形成一片森林綠海,以孟宗竹為主要建材的穹頂竹棚與小柴軒,畫龍點睛地成為竹林療育的小亮點。(攝影/陳榮豐)

音療師的指引下,躺在瑜珈墊上的我逐漸放鬆,從手指到腳掌,在一種沉睡又清醒的情況下,將沉重的身軀交給竹林下的銅鑼音波,彷彿近在咫尺又宛若遠在天涯,載浮載沉地進入了另一個意識結界,整個人被包覆進神祕音域的大山大海裡,感覺自身的渺小,卻又無比安心。

此刻,我們置身在海拔一千六百公尺的雲林石壁竹森療園區,微風輕拂,竹林的沙沙聲也融入療癒的自然天籟。一手擘畫竹林療育課程的建築師李綠枝說道:「我們試了三次,終於才找到竹棚的最佳音場。」銅皮覆頂的穹頂竹棚,以孟宗竹為主體建材,竹構編織美如一幅藝術品,藉竹枝的韌性與彎度形成一覆碗狀,空間因此聚氣卻不封閉,銅鑼音源達到最佳的共鳴效果。

以竹構建,造型呈1/4球面的瀞座,是雲林石壁森療園區入口處的第一個地景藝術,老師正帶著學員進行肢體伸展。

從荒蕪竹林到健康基地

誰又能想像得到,這令人舒心的竹林,過去曾是一整片不知如何是好的廢棄荒林,因為錯誤的「保育」政策,禁止砍伐的竹林(其實違背了竹林生理學)未能正常撫育利用,反而淪為一處生人勿近的陰暗林區。

中海拔山區的石壁除了千頃以上的竹林、杉樹,還有當地的特色砌石,風景秀麗,擔任草嶺村四屆村長的陳兵通,親眼見證家鄉竹產業的興衰,他聲如洪鐘地告訴我:「過去村民們以竹維生,千頃以上的孟宗竹林伐採後,大多送至竹山作為鷹架使用,近年來則少量送至海邊當蚵架材,九二一之後竹產業逐漸沒落,今天就算想進行竹林疏伐,工資與人力也都是個大問題。」特別是天災之後縣道149甲線失修,產業樞紐對外中斷多年,身為村長的他為了挽救在地經濟,開始在村里種下櫻花樹,六年之後花開成林,每年二月的櫻花季,可以吸引上萬人潮。

「其實石壁的竹林真的很美,不輸日本京都嵐山(竹林),我們只是不懂得行銷而已!」對於家鄉的竹林陳兵通顯得十分自信驕傲。

台灣的竹資源豐沛,公私國有竹林面積共十八.三萬公頃,占全島森林的8%,近半世紀以來,因為市場需求減少、產業沒落,二○一六年的《原住民保留地禁伐補償條例》更是雪上加霜,被放棄的竹林不在少數。台灣各地其實不乏令人心曠神怡的竹海,但這種自然景色存在的前提卻必須建立在定期的疏伐撫育以及細心的規畫維護,才能美得自然而然。

深入竹林進行個人瑜珈(左圖)或頌缽冥想(右圖)更顯仙氣飄飄。

二○一九年雲林縣政府投入竹林活化專案,開始在石壁進行整地疏伐,從整座山頭五百一十六公頃的竹林中,整理出五十公頃,以在地的孟宗竹作為主要建材,延攬多位建築師創設出瀞座、明陣、靜思坪、穹頂竹棚、小柴軒、低語軒、微風小築、風之舞台共八個具實際功能的地景藝術,在這裡除了頌缽、芳療、冥想禪坐,還可以在林中擺設茶席,展現台灣特色的竹之美。

建築師甘銘源表示:「石壁竹創森園區的規畫儘量避免大力開發,順應基地紋理、強化環境特色,不加重水保負擔,設計過程皆思考著如何以在地素材創造自然環境美學,翻轉荒蕪的竹林成為療癒休憩基地。」他在設計及規畫運用上,也刻意將寧靜的療癒區與一般大眾的觀光區做出區隔。這一個竹林再利用的地方創生計畫因為公部門的支持、建築設計師的大器規畫,已將石壁從一個地方觀光景點提升到了國際級景觀的水平。

李綠枝有感而發地說道:「全世界的竹林都有一種被荒蕪的悲歌,沒有產業的需求也無力整理。竹林療育(療癒+教育)可能成為新的健康產業,讓我們看到新的希望。」

斗笠轉型 以竹養生

如果將時光倒退五十年,來到花蓮富里鄉羅山村,一定會看到「家庭即工廠」家戶老小忙不迭地編做著竹斗笠的盛況。

一雙長滿老繭的手,一頂遮陽避雨的竹斗笠,幾近失傳的竹編斗笠技藝,在不久的半世紀以前曾是台灣人的日日所需。(攝影/劉子正)

說起竹子的黃金時代,羅山村又被稱為「斗笠村」,然而,今日則僅剩少數幾位年輕阿嬤傳承技藝,年近七十的鄭美娥即為其一。只見她手腳麻利地一邊跟我們聊天,一邊將竹籜片排列成環狀,再以針線上下穿梭於竹笠骨架之間。「現在好的竹籜片很難取得,除了氣候異常竹林不健康,主要也是因為竹子賣不到好價錢,竹農們不再種植及採收,大多任其荒廢。」她小小地抱怨了一下。

如今這項謀生技能不再是生活所需,而成了令人瞻仰的文化資產,偶爾出現在慶典或各種對外展示的場合,斗笠村的風光時期真的過去了。這一個世代的村民對於竹林的距離也顯得陌生而遙遠:「外來客覺得富里的竹林很美,但對我們來說,身邊的確到處都是竹子,但是卻不知道要如何去利用它。」

近年來竹杖健走蔚為風氣,手擎兩根自然素材的竹棍、赤著雙腳在竹林中,大口深呼吸。

竹林底下,累壞了的攝影師脫下上衣趴在行軍床上,美容師張惠美手舞一只狀似麵棍的竹節,使巧勁「」著眼前這一坨累癱了的肉團。利用孟宗竹節的天然凹槽按壓,強調自然取材的竹療按摩神器,出自先生陳政仁之手,除了將竹子製作成各種美容輔具,針對銀髮族也推出竹健走杖的拓齡旅遊。

這對來自南投大鞍的夫妻檔,利用祖傳竹林開啟「以竹養生」的健康產業,今年受邀來到東部進行技術傳授,當地青農尹海霞、民宿主人黃榕韻等十多位村民,甚至羅山村村長鄧素珍都加入培訓行列,一起學習初階的竹療按摩技能。在附近六十石山經營民宿的黃榕韻表示,金針花盛開時客人絡繹不絕,但是非花季時就很難吸引客源,學習竹按摩等於增加了第二專長,淡季時或能引發遊客再訪動機。

以孟宗竹作為按摩的竹療神器,療身也療心。

二○二二年九一八地震在羅山村造成相當大的破壞,嚴重影響當地的觀光產業,近年林業保育署推動的竹林活化計畫卻讓鄉里出現新的契機。富里農會將轄區六十公頃的竹林整理出三公頃來作為療癒基地,竹林步道落成後再搭配軟體服務的建置,預計將為社區增加三至四成的觀光收益。

倘佯在自然中的「森林浴」號稱有芬多精、負離子等自然能量,有效促進人類身心健康,而「竹林浴」的效果也很要得,根據一項印度學者的研究顯示,竹林較森林增多了35%的氧氣釋放以及20%的固碳效果。負責協助盤點石壁竹林碳匯的台灣營建研究院院長呂良正則表示:「目前的淨零碳排雖是顯學,竹子的碳吸存也的確高於樹木,大約是闊葉林的三至五倍,但一般人還是太過高估竹林碳匯了,其實竹林的真正價值是在生態環境的效益而非碳權交易。」

今日的竹林已有不同的時代任務,竹子,不再是論斤秤兩,無形價值更勝有形。

在雅致的孟宗竹林裡進行竹林浴。過去我們把竹林當薪材使用,論斤秤兩,今日才發現竹林價值其實無形更勝有形。

~以上為文章之部分節錄,僅供「非會員 」閱讀,全文及更多精彩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線上會員籌備中 敬請期待

作者
《經典》雜誌副總編輯。 由越南採訪現場因緣際會踏入茶報導,以茶為框,人文聚焦,框出一篇篇台灣茶的小世界、大宇宙。 作品曾獲金鼎獎、金輪獎與消費者權益報導獎,兩度入圍卓越新聞、吳舜文新聞獎。著有《茶知錄》、《茶域經緯》、《台灣綠食堂》(合著)等書。
本名Alberto Buzzola,《經典》雜誌攝影召集人。 作品【海峽系列】獲2011年金鼎獎最佳攝影獎。〈難行仍行:邁向理想環境的交通規劃〉獲2012年吳舜文獎最佳專題攝影獎。
本文出自

無竹令人俗

【本期封面】攝影/陳榮豐
海拔一千六百公尺的雲林石壁,竹林與柳杉林形成一片綠海,疏伐整地之後,一座以減量設計、環境美學理念實踐的竹森療園區優雅現身。過去我們把竹林當薪材使用,論斤秤兩,今日才發現竹林價值其實無形更勝有形。這一項由政府與民間合力促成的竹林活化創生計畫,為曾經荒廢的五百甲竹林鑲上一顆療癒的綠寶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