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edet 打到心裡的味道 阿美族的野菜

野菜是阿美族人重要的飲食文化,種類多達二百種以上,承襲自原住民老祖先的智慧,與自然共存共好,有什麼採什麼。

樹豆即是阿美族人攝取植物性蛋白質的最佳來源。(攝影/陳應欽)
樹豆即是阿美族人攝取植物性蛋白質的最佳來源。(攝影/陳應欽)

平洋左岸的海風,縱谷的山風,孕育出台灣東部特殊的人文與自然地景,低度的開發保存著繽紛多樣的花、草、樹。世居東海岸的阿美族,發現了野菜的美好味道,採摘幾種野菜即是一道佳餚。阿美族語「’aledet」,說的是打到心裡的味道,野菜世界有很多’aledet,這味道就藏身在森林裡、部落旁那一棵不曾注意的植物上。

在台灣原住民族中,阿美族是最愛吃「草」的民族。他們從不擔心沒有食物吃,阿美族聚落附近、住家旁都有機會看到小菜園,對阿美族來說,野菜的滋味是餐點中不可或缺的,像是龍葵、山蘇、過貓、芒草心、藤心等植物,阿美族都會刻意保留,不會輕易拔除。

族群遍及花東海岸山脈、花東縱谷的阿美族,數百年來,地理環境孕育出阿美族靠山吃山,靠海吃海的飲食文化,一直到今天,不管是阿美族的日常生活、田野工作,或是祭典儀式,野菜始終是阿美族文化中的重要元素。

部落附近的蓊鬱森林、小溪旁的荒野草地,一花一草都可能是食物的來源,特別是在生活不便利的年代,從生活周遭尋找食物來源,變成了阿美族人的求生必備能力,在部落耆老的知識傳承下,阿美族取食自然,從土地上尋找野菜美味。

毛柿在漢人社區不容易發現,但阿美族部落幾乎都可以看見它的蹤跡,二十公分的樹徑,需要五十年左右的成長時間,即是有名的「台灣黑檀」。

這些野菜美味,指的是生長在山林田野的野生植物,它們沒有經過人工馴化與栽培,在海風與山風的吹拂下,自然成長。這些野菜,對有些農夫來說,或許是野草、雜草,但阿美族則把它們視為大自然的美味,雖然這些植物都有些許的苦澀口感,不過,當多種野菜一起下鍋時,再加上簡單的調味,就變成好喝不苦、味道清甜的野菜湯,也就是所謂的「八菜一湯」。你或許好奇八菜一湯,不就是餐廳裡的桌菜,點八道菜外加一道湯?其實,阿美族的八菜一湯,指的是把七、八種野菜放進鍋中,煮成一鍋。

原住民的美味野菜

來到光復鄉的太巴塱部落,在這一片富饒的土地上,走進這個光復鄉最大的阿美族部落,漫步在部落巷弄間,住家房舍旁隨時可以見到麵包樹、毛柿、番龍眼等。其中,在漢人社區不容易發現的毛柿,阿美族部落幾乎都可以看見它的蹤跡,常綠喬木毛柿結果時,因為果實上長滿了密毛,因而得名。

由於毛柿在阿美族部落有象徵「家」的意思,族人有女兒出嫁時,都會送一棵毛柿表示傳承之意,毛柿的果實還可以當孝敬長輩的食物,加上毛柿二十公分的樹徑,要五十年左右的成長時間,其木材更是有名的「台灣黑檀」。

另一種在太巴塱部落附近的阿美族代表性植物則是藤心,食用的藤心正是爬藤植物黃藤去刺後的中心嫩莖部位。攀爬生長的黃藤是台灣低海拔亞熱帶森林重要的木質爬藤植物,常可以在森林中看見黃藤的羽狀複葉,挺立在樹冠層上方,由於黃藤身上長滿利刺,一般人看到黃藤避之唯恐不及,黃藤心卻是阿美族祭典或過年節慶的必備美食佳餚。

下午,氣候微熱,跟著種植黃藤多年的部落耆老田誠信,探訪他在海岸山脈種植的黃藤園,田誠信穿上雨鞋,雙手戴上工作手套,拿著剛磨利的開山刀,穿梭在滿是銳刺的黃藤林子,我跟著田誠信的步伐,悶熱的天氣,已經汗流浹背,雖然小心注視著黃藤的利刺,不過還是被黃藤的銳刺勾到衣服,田誠信說,幸好我也穿著長袖長褲、戴著手套,才沒有被黃藤的利刺襲擊。看著田誠信俐落的刀法,沒幾分鐘時間就削除黃藤枝條上的銳刺,處理好一根藤心。

黃藤是台灣低海拔亞熱帶森林重要的木質爬藤植物。田誠信戴上工作手套,以剛磨利的開山刀削除黃藤枝條上的銳刺(左圖)。取出可食用的中心嫩莖部位——藤心(右圖)。

田誠信告訴我,依據他的採集經驗,要有好吃的藤心口感,六月分以前採集的較好,採收下來後,也不適合放太久,藤心的水分會乾枯,吃起來不好吃。我好奇問他,七至十二月都不採集?「夏天、秋天,虎頭蜂很多,所以採集集中在上半年」田誠信說,虎頭蜂特別喜歡在黃藤的根部附近築巢,有一年秋天,採收藤心時,開山刀差一點驚擾了虎頭蜂,他趕緊離開現場,那一次的經歷後,只要他到藤心園巡田,一看到虎頭蜂出現,就會馬上離開。從小在太巴塱部落長大的他,長輩將藤心以燒烤方式,或是煮湯的形式,苦甘降火的滋味,不只田誠信喜歡,現在每逢過節,燒烤藤心或是藤心沙拉都是家庭團聚聚餐小孩必點的佳餚。

另一個依偎在中央山脈下的阿美族部落馬太鞍,阿美族地名Fata’an,其中一個說法就是長滿了樹豆的地方。天生愛吃草的阿美族,早就發現樹豆是很好的植物性蛋白質來源,不時會煮一鍋樹豆湯來保持好體力、好精神。加上樹豆耐旱好栽種的特性,花東地區許多的阿美族部落也都可以看到樹豆的身影。

~以上為文章之部分節錄,僅供「非會員 1 」閱讀,全文及更多精彩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線上會員籌備中 敬請期待

作者
《經典》雜誌特約撰述
本文出自

玩字型

【本期封面】攝影/安培淂
當活版印刷成為往昔,它所留下的鑄字、排版技術,依然叫人懷念。每一個時代,都有屬於它的書寫工具,活版印刷前,漢字以毛筆寫就,既記錄了日常,也留下許多名帖;電腦誕生後,前兩者皆走進歷史,不再是書寫的主流,然而它們獨一無二的特色,仍是當代字型設計師靈感與創意的來源,豐富字型變化的最佳素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