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醒能走 林欣榮教授的腦醫學救命筆記
花蓮慈濟醫院林欣榮院長是國內神經外科權威,他創新結合西醫、中醫、護理、復健等專業,以團隊的概念,為病人找出最好的治療方針。
樹冠層上的綠精靈 徐嘉君解密附生植物
世界遺產潛力點──棲蘭山檜木林,不僅保存全球面積最大的檜木森林,台灣扁柏與台灣紅檜上的附生植物更是科學家極欲瞭解的生態內涵,森林內苔蘚植物爬滿枝條,彷彿走進阿凡達的電影場景。
蒙古國的鹿石 尋找第一個大草原帝國
廣袤的蒙古草原上豎立著高達四公尺的巨型石碑,迄今已發現上千座,碑上一致雕刻著躍向天空的鹿,被稱為鹿石。鹿石置於墳墓四周,捕捉迷途亡靈,引領亡靈進來世,既是史前泛靈信仰的象徵,也反映高度組織化的社會。
海廢大爆炸 全民突圍總動員
鹹蛋超人、打火機、小藥匙……,這些繽紛的物件全是海廢,從原本尋常的生活用品,經過一番波折,最後流落到我們的海洋,這些海廢從哪來、怎麼漂、如何清,得靠政府、企業與民間齊力解決。
愛泳老人莫逞強
老人的不自量力:這次過分挑戰自己引來的麻煩,使我領悟到,老人最可怕的是「好勝心」,引來沒有人會同情的後果。也不覺想到,有多少老人看醫師時,自己都會覺得不好意思實說真正的「近因」而「隱匿病史」,導致醫療資源的浪費。
以租代買 需求與減廢的平衡之道
小孩開心地玩著溜滑梯,因為玩具永遠不嫌多,爸媽卻要煩惱費用、收拾以及玩膩之後的去處,但真正需要的是「玩具」,還是「玩」的功能呢?「以租代買」既可滿足需求,也能減少資源消耗,透過循環再利用,讓物品價值發揮到極致。
秘魯非法採金夢 與汞共存
秘魯馬德雷德迪奧斯區位於亞馬遜雨林帶,原先是擁有豐富生物的大片森林,然而經三十年來的非法金礦開採,變成光禿禿又嚴重汞汙染的傷痕之地,如何讓視汞如金的當地人,有其他工作機會並脫離汞害,是秘魯政府的當務之急。
保護大地,清淨心地
感恩每天有數萬人彎著腰,在骯髒的垃圾堆中撿出回收物,並整理乾淨,分類有序。希望大家多認識環保的哲學與道理,了解地球的美已受到人類破壞,地球的變已經變成了危機,現在很需要大家努力救地球,相信只要有更多人共同努力,劇烈的天災會慢慢緩和。
拉巴里人 古吉拉特邦的游牧民族
在印度古吉拉特邦喀奇縣,有一群逐水草而居的拉巴里人,每年只在六到九月雨季時停留於此,雨季一結束即展開八個月的游牧遷徙。
海底相依 共生共棲的海洋社交圈
幼年大翅鯨身旁跟了一群準備「共乘」的長印魚,大海中,充滿眾多類似這樣付出與獲利的共生關係,上演一齣齣友情、協力、利用、寄生等精采大戲。
知死之生 由死看向生的幽冥信仰
萬般是帶不走,唯有「業」隨身,且看台灣民間信仰對於死亡的懂得,在走過了地獄之後,知死、知生,有情天地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