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欄文章

照見野生南極

一九九○年尾,我隨著中國的南極考察隊搭著船到南極三個月,其中的收穫就是與野生動物的美妙互動經驗。

心存好念,歡喜付出

佛陀說人間是苦,我們也常感到人生總是不順心,由不得自己;可是卻有人生活在頭頂不上天、腳踏不著地的苦難中,照常過得很快樂。一切苦樂,都是人可為之,改變心境與環境,有心就不困難。

真實故事在醫學教育的價值

維基百度談到故事對於研究歷史上文化的傳播與分布具有很大作用,而提到「說故事是普遍存在於人類文化的現象」,也就是說,說故事是普世文化的通則之一。我們醫學教育哪能不重視故事呢?

編者的話

運動的好處淺顯易懂,通體舒暢只是最即時的回饋,若以長遠來說,規律的運動更能增強心肺功能、強化肌肉,對身心的放鬆也有助益。但明明好處這麼多,為什麼還有人不運動?當我們把注意力放在檢討個人的意志力上時,就很容易忽略了環境的因素。

編者的話

台灣這一波疫情上的逆轉與驚嚇,希望只是一記棒喝。儘管距離四級防疫並不遠,但從上週末台北宛如空城般的自主封城來看,只要政府亡羊補牢,民眾做好個人防疫,轉危為安,是無須憂慮。

容顏的風景背後

拿著相機對著人拍,對被拍攝者來講往往是一種侵略與威脅性的舉動。於是如何拍出一張自然與協調的人像照,就是考驗拍攝者的觀察能力與化解衝突的技巧了。

編者的話

放在傳統的文化脈絡裡,有土斯有財的想法,或許有其安頓社會的正面意義。只是一旦擁有的慾望逾越了基本的需求,安身立命的房子成了投資理財的工具,社會、民心,就難以安頓了。

豬心的世界 想起了布朗

今年一月美國馬里蘭大學醫學研究團隊,成功將豬心移植到一個心臟壞損的病人身上,這個動物心臟移植人體成功的首例,是異種移植醫學的一大里程碑,但也值得更多的討論。

我心安處在懂得放下

人是感情的動物,人人都有執念,都有不同的意識思維。所以,在人的世界裡,愛恨情仇,糾紛不停,衝突不斷。解套的辦法除了加強溝通之外,就學會寬容與放下了。

編者的話

期待讀者閱讀到照片的可愛之餘,也能感受在這個生態網絡中,人與每種生物都存著微妙的相依關係。即使發展是必要,建設無法逆轉,但在環境中維持與其他生物的共生可能,更是人類進步的表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