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遺忘的世界史 在和平島走讀西班牙

和平島位於基隆港的東北方,是距離台灣最近的離島,走過和平橋或社寮橋便能從台灣本島跨到和平島。四百年前西班牙人把和平島當作重要的戰略據點,與荷蘭人爭奪海上霸權曾經存在的城堡、教堂、國際貿易,如今只能透過想像去追憶。

和平島位於基隆港的東北方,是距離台灣最近的離島,走過和平橋或社寮橋便能從台灣本島跨到和平島。(攝影/鄭映航)
和平島位於基隆港的東北方,是距離台灣最近的離島,走過和平橋或社寮橋便能從台灣本島跨到和平島。(攝影/鄭映航)

航海時代歐洲最強大的海權國家西班牙,與台灣的基隆有什麼關係?帶來什麼影響?

想要找到答案,或許可以走訪台灣本島最近的離島──僅一橋之隔的和平島。四百年前,西班牙與荷蘭兩個海上強權在台灣的南北對抗,甚至在基隆建立最遙遠的殖民地(一六二六年~一六四二年),台灣也因此接觸了西方文明,開啟農業經濟。

基隆是我的故鄉,當年西班牙人在和平島的歷史,是台灣的歷史、世界的歷史,對我來說也是鄉里的歷史、基隆的歷史。

我住在基隆旭丘,走路往正濱漁港很近,再過橋就是和平島,十七世紀西班牙「諸聖教堂」的考古遺址,因近年考古挖掘而成為著名觀光「聖地」。因此,四百年前西班牙人在台灣的歷史彷彿一直在我的身邊,我甚至還據以寫了一部歷史小說《艾爾摩沙的瑪利亞》。

一六二六年西班牙人繪製的基隆港口圖,右上方即為和平島。(圖片/Public domain)

台灣首次步上國際舞台

在大航海時代(十五至十七世紀),歐洲的海權強國葡萄牙、西班牙、荷蘭,分別陸續來到東南亞設立亞洲總部,葡萄牙在中國澳門、西班牙在菲律賓馬尼拉、荷蘭在印尼雅加達,展開殖民、貿易、傳教的活動,並試圖打開中國、日本的門戶。

最早是西班牙人在馬尼拉設立據點,與中國福建人貿易。但荷蘭人在南台灣建立據點,並封鎖馬尼拉對外貿易。西班牙人為了與之抗衡,也在北台灣建立據點。兩國的競逐從歐洲延伸到東南亞、東亞,並在台灣分占南北、建城對抗,首次把台灣帶上了國際歷史舞台。

當年荷蘭與西班牙的對立,主要有三個層面:一、荷蘭脫離西班牙的獨立戰爭;二、基督宗教「新教」(後稱基督教)與「舊教」(後稱天主教)的宗教戰爭;三、西荷兩國在世界各地的貿易戰爭。

留學西班牙的畫家王傑,以仿古技法繪製地圖,圖左下方為聖薩爾瓦多城。(圖片/王傑)

當時,台灣是歐洲航海地圖上的「美麗之島」,葡萄牙人、荷蘭人稱之為「福爾摩沙」(Formosa),西班牙人稱之「艾爾摩沙」(Hermosa)。一六二四年,荷蘭人在南台灣的「大員」(今台南安平古堡)建「熱蘭遮」(Zeelandia)城堡。一六二六年,西班牙人在北台灣的「雞籠」(今基隆和平島)建「聖薩爾瓦多」(San Salvador)城堡。

位在基隆北方的和平島,地勢北高南低,北部山丘抵擋了大半年的東北季風,屏障了南部平地的居住空間。今天從正濱漁港遠眺,可以看到對面和平島南部人口密集的聚落,如果時光倒回十七世紀,其居民是「馬賽人」(Basai)。

荷蘭人繪製的和平島,標示了桶盤嶼、中山仔嶼、社寮島等位置。(圖片提供/National Archives of the Netherlands/Leupe catalogue)

和平島的原住民馬賽人

馬賽人是台灣北海岸、東北角的原住民,在史前考古上屬於北台灣鐵器時代的「十三行文化」(一千八百年前至五百年前),其分布從淡水、金山、基隆到貢寮,活動範圍則擴及東台灣海岸的宜蘭、花蓮、台東,甚至到達菲律賓。

原住民的生活方式一般都是漁獵、畜牧、採集及農作。和平島的馬賽人因耕地太少,故利用海運之便,使和平島成為交易中心,其交易對象除了同屬南島語族的台灣原住民,包括淡水的馬賽人、宜蘭的噶瑪蘭人,還有來自中國東南沿海的漢人,以及來自北方的琉球人、日本人。

馬賽人早期在和平島建立聚落。他們擅長經商,與對岸漢人及外國商人頻繁交流,進行物資交易,使得和平島成為當時基隆地區的重要貿易中心。(圖片/基隆市文化觀光局)

當時的貿易是以物易物,主要以台灣的硫磺、鹿肉、獸皮、藤類、薯榔(赤褐色染料植物)等,交換外來的布匹、絲綢、陶瓷、鐵器、菸酒等。後來的西班牙人帶來銀幣,所以也開始使用西班牙銀幣交易。

一三七二年(明洪武五年),琉球開始向大明朝貢,展開「中琉朝貢貿易」,加上中日之間私商往來,和平島成為從漳州、泉州、福州前往琉球、日本的航線指標及貿易轉運站。

當時和平島稱為「雞籠」(ke-lâng),最早可能是漳州航海人的命名。從福建前往琉球的帆船航線,要經過台灣北海岸,從海上看和平島「中山仔」的小山丘,形似雞的籠子。「雞籠」是和平島最早的國際地名,西班牙語音譯Quelang,荷蘭語音譯Kelang,清代以後才擴大指稱今天的基隆。

當年西班牙道明會神父艾斯基維(Jacinto Esquivel)曾在報告中比較淡水、雞籠兩地的馬賽人:淡水人像農人,以務農為生;雞籠人則不耕作,但精於工藝,懂得製造珠飾、弓箭等工藝品,或到各村落幫人蓋房子換取米糧。雞籠人在吃完米糧後,又再出外工作兩個月。

和平菜市場,十七世紀時被稱為「福州街」,這裡曾是國際貿易重要的場域福州街市場曾是馬賽人與各方商人交易的重要場所。

中研院台灣史研究所研究員翁佳音曾於一九九九年撰寫論文《近代初期北部台灣的商業交易與原住民》指出,馬賽人有語言能力、懂得計算、擅長操舟,到了十七世紀還使用西班牙銀幣,具有商業性格,可說是全世界少見的「商業原住民」。

今基隆市平一路上和平島市場,就是島上傳說的「福州街」舊址。當年西班牙人占領和平島,已提及這裡有不到十戶的華人小聚落。有關和平島曾有「福州街」的說法,根據一七四七年(清乾隆十二年)范咸《重修臺灣府志》記載:「大雞籠嶼,在廳治東北二百五十里,城與社皆在西面,又有福州街舊址,偽鄭與日本交易處。」

西荷時期,福州街市場更發展為重要的國際貿易據點。(圖片/基隆市文化觀光局)

多元族群的大熔爐

西班牙人在馬尼拉稱華人街區為Parian,福建話則稱之「澗內」,應該就是「港內」的意思。西班牙歷史學者鮑曉鷗《西班牙人的台灣體驗(一六二六~一六四二)》書中,畫了西班牙人占領和平島時期所規畫的假想圖,其中可見「澗內」的位置,並說當時島上的華人房子少於十棟。由此可見,此一聚落在西班牙人占領和平島之前已經形成,其主要居民是福州人。

福州是福建省的省會,中國與琉球朝貢貿易的指定口岸,搭船最快八個小時可達雞籠(和平島),推測當時已有少數福州人在此經商定居,可見兩地自古關係密切。

當時和平島上的福州人,想必帶來原鄉的飲食習俗,除了飼養雞、豬,也做魚丸、晒海鰻乾(鰻鯗)、釀紅麴酒等。紅麴酒過濾的渣滓就是紅糟,福州人常用來調味、增色,可以醃魚和肉,使其顏色變紅且散發酒香。今天,以紅糟料理已成為基隆美食小吃的特色之一。

根據翁佳音《大臺北古地圖考釋》的研究,當時基隆在港區(今仁愛區崁仔頂一帶)也有福建漳州人的小聚落。

走過和平橋,右方是和平島觀光漁市,在橋頭的岸邊,看向八尺門,就可以開始講述當年西班牙人從菲律賓前進台灣的歷史。

日出時分的社寮橋,橫跨基隆八尺門海灣,全長約二百公尺,是一座無落墩設計的跨海大橋。該橋於二○一五年通車,是連接和平島與基隆市區的重要交通樞紐。

~以上為文章之部分節錄,僅供「非會員 1 」閱讀,全文及更多精彩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線上會員籌備中 敬請期待

作者
《經典》雜誌攝影
本文出自

火鶴花

【本期封面】攝影/安培淂
火鶴花自一九八O年代出現在台灣,原產於熱帶天堂夏威夷以及花卉生產技術先進的荷蘭。台灣目前栽培了超過七十種火鶴花,在花卉外銷市場表現穩定。雖然生產理想顏色的花朵存在著技術難題,不過,透過研究人員和種植者的合作,這幾年已經能生產出具商業價值的產品,讓色彩鮮豔的火鶴花在日本這個要求嚴苛的市場受到歡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