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一月初,美國馬里蘭大學醫學研究團隊,成功將由豬隻取出的心臟,移植到一個心臟壞損的病人身上,這個動物心臟移植人體成功的首例,是異種移植醫學的一大里程碑,消息發布後自然得到甚大矚目,但也值得更多的討論。
一般知道,器官移植最大的挑戰之一,是植入器官如何能克服人體免疫系統對外來物的排斥攻擊,而能存活的問題。因此過去一般的器官移植,總是要找尋與接受移植者生理因素相近的器官來進行,但總還避免不了輕重程度不一的排斥反應,有些以失敗告終,成功者多還要長期服用抗排斥藥物,才能讓移植器官與接受者的人體系統和平共生。
這次異種移植之所以能夠成功,係拜近些年生物醫學多種技術發展的成功之賜,這些新發展技術中特別值得一提的,是一種基因編輯技術(CRISPRCas9)。利用這種技術,進行豬心移植的生物醫學專家,對用於提供移植心臟的豬隻,進行了十種基因編輯技術的操弄;他們剔除了三個會引起人類免疫系統攻擊的豬獨有的基因,另外加入六個人類基因,來幫助人體接受植入的豬心,另外還要移除豬心的生長基因,避免移植後的豬心長得太大。目前看起來移植結果很理想,但是進行計劃醫學專家,不知是否有可能的未知問題。
在這次移植實驗之前,醫學界還進行了將豬腎臟移植到兩個腦死病人體內的實驗,為的是證明手術的可行性。當然進行如此的技術,所費不貲,根據英國《自然》雜誌的報導,光此一次實驗的花費就要五十萬美元。
支持此種異種移植的思維很直接,那就是拯救生命。根據英國《經濟學人》的資料,以美國為例,便有超過十萬等待器官移植的病人,而二○二○年只有三分之一獲得了移植所需的器官。包括此一豬心移植的醫學實驗,正是當前風風火火醫療產業市場鼓動之下,所進行各種醫學實驗研究的一個新例,由於有了許多便於操弄基因生命現象的新技術,人類似有無所不能的信心,準備攻克一切棘手醫療問題的表層病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