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是必然的還是偶然的

在現今留存的歷史記載中,人類起始對於宇宙物質生命的思維,是純粹客體式的描述,容或有一些主觀推理,現代科學開始利用人為控制的辦法,來了解宇宙的物質生命和自然現象,是相當主觀的人控思維,不再是純粹客觀的。

前如果要描述一種物質和生理現象,人們很自然的會問,現代科學是怎麼說的,其實這樣由科學主導的宇宙認知,並不是人類一直以來的思維方式。在現今留存的歷史記載中,人類起始對於宇宙物質生命的思維,是純粹客體式的描述,容或有一些推理,也是主觀的,現代科學卻走了全然不同的一條路。人類開始利用人為控制的辦法,來了解宇宙的物質生命和自然現象,簡單的說,現代科學帶來的宇宙認知,是相當主觀的人控思維,不再是純粹客觀的。

談論近代科學如何在五百年前的所謂十六世紀發展起來,一般認為,英國科學哲學代表人物懷海德(Alfred Whitehead)上世紀二十年代在美國哈佛大學的羅威爾演講,是很有代表性的。懷海德在演講中很清楚的說明了,西方的那個宇宙思維傳統,由中世紀漫無節制的理性主義(推理),走上一個以實證控制思維主導的現代科學,是在一個歷史的大氣候中產生,那個歷史的大氣候是歐陸的宗教革命與後來所謂的文藝復興,也就是說,現代科學的萌生,有一個天時、地利、人和的機遇,是一個歷史的偶然。

當然在當今紛蕪雜陳由科學引致出的技術創新發展中,已經沒有多少人關注這樣的問題,但是這種科學根本性的問題,終究會在其發展中顯露出來,帶來影響和衝擊,而且已經在不同層面發生,引起相當的關注。

我們可以舉一個有些代表性的例子。當今科學研究體系中,相當具有代表地位的《自然》科學期刊,在二O一九年《自然》雜誌發行一百五十週年時,陸續刊出一系列的專文,回顧過去一百多年近代科學的發展歷史,最主要是反思這些發展所顯現的問題,從而對於科學未來的走向,提出前瞻性的觀點,正所謂「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在系列文章中,最後由擔任《自然》雜誌總編輯二十多年博爾(Philip Ball)所寫的〈科學必須與時俱進〉(Science must move with the times),是一篇擲地有聲的宏文,這樣的文章是一般浸潤在科學研究體系中的科學家寫不出來的。在擔任《自然》雜誌總編輯的二十多年中,他也常發表綜理性的評論文章,出版不同面向的書籍,顯現他在科學文化的寬廣視野,以及孜孜矻矻的勤勉工作。這篇〈科學必須與時俱進〉文章,再一次展現他的自有見地,直指科學已經面對的歐洲世紀文化局限。

《自然》雜誌開始發行的一八六九年,是電磁學開山大師麥可斯威(James Clerk Maxwell)整合發表電磁學理論後不久,隨後引發了影響深遠的無線電波傳播、越洋電纜通訊,造成英國和歐陸的經濟擴張性發展,近代科學因此也受到高度的肯定。歐陸強權的向外擴張,當然有許多因素,而科學知識造就的船堅砲利,具有決定性的影響。一九一四年歐陸爆發一次世界大戰,鏖戰四年,造成逾千萬死傷,戰後歐陸興起對於科學的反思與批判,然三十年後爆發的二次世界大戰,科學卻再次的受到肯定,原因無他,正是因為物理科學發展出原子彈和雷達展現出的武力誘因。

~以上為文章之部分節錄,僅供「非會員 1 」閱讀,全文及更多精彩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線上會員籌備中 敬請期待

作者
江才健,資深科學文化工作者,曾任《知識通訊評論》發行人兼總編輯,帶給你每月一則富有人文的科學資訊。
本文出自

台灣金銀島

【本期封面】繪圖/Yumiki Hong
台灣是個金銀島,蜿蜒切割中央山脈主稜北段豐富地質帶的立霧溪,沖刷大理石、玫瑰石,包括含岩金和鐵砂的礦石,堆積在寬廣的立霧溪入海口。從日治時代至今,考古學家多次在河階地的崇德村遺址發掘證實,一千年前人們已懂得並欣賞金,跨越時空用簡單工具淘洗出大小金粒,這裡曾人口繁盛、文化精美,貿易版圖延伸到印度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