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學的紊亂時代

科學雖說面對如此紛擾紊亂的發展表象,並不代表就會有快速明顯的改變。目前的學術研究體系,一方面因其建制森嚴,規範嚴整,有其客觀可恃的地位,另方面當然難免因此造成對新創視野的窒息作用。

當前社會中,如果你認為科學家依然傲居高而臨下,恐怕只是部分的真相,許多科學家,特別是研究題材與社會密切相關,也引起不少爭議的科學家,對於自己社會角色的定位,恐怕是百味雜陳的。造成這樣現象的原因很多,科學在社會文化中定位的變遷,是其主因,科學會由其濟民淑世的神壇上走下,也是科學的一種咎由自取所造成,科學在功能運用方面的成功,過度擴張了科學對於自我價值的認定,試圖解決許多不能解決的問題,因此有時愈是張揚其能,也就愈暴露出其本質上的侷限甚至是弱點。

前不久,英國《自然》期刊有一篇書評,介紹博爾(Philip Ball)的一本新書《生命如何運作:新生物學使用導引》,指出過去我們將生命系統視為有如機器的運作,是怠惰的譬喻。他認為揭開生物學的複雜,對公眾了解政策、健康醫療和對科學的信心都很重要。如果我們還是堅持細胞是電腦,基因是其中的密碼,生命就都是不可喻知的神祕,其實真實的生命是更加有趣而奇妙。

二十多年前,人類基因定序計畫完成後,原來以為的會帶來生命解密的手冊,但是大多數基因並沒有由基因決定的預設功能,基因功能的是否表現,決定於無數外在因素,每一個特性都受到許多基因的影響,譬如一個人的是否會有精神分裂症,受到三百個變異基因的影響,因此認為基因造成了某種生理特性或是疾病,只是過度簡化其事。

博爾批評另外一種簡化其事的譬喻,認為蛋白質以特定形狀綁定其目標物,就好像鑰匙嵌合在一個鎖中一樣,其實許多蛋白質並沒有一定的範疇,形狀不定,隨時都在改變。蛋白質的這種不確定的形狀,並非其缺陷,而是使其適應環境的絕佳優勢,同樣傳統演化概念認為由一個胺基酸隨機轉換的過程也應受到挑戰。

這本書的中心挑戰當然是關乎生命哲學的問題,也就是什麼造就了生物體的生存。一個生物改變自我或環境,來達成其生存目標的的機制,最主要是來自整個生物體,不只是來自基因。基因、蛋白質、以及演化過程沒有目標,但是一個人當然有。因此由基因主導的生物思維抽離出來,是當下亟需面對的挑戰,因此這篇書評的標題就是〈承認基因不是生命的藍圖是時候了〉。

~以上為文章之部分節錄,僅供「非會員 1 」閱讀,全文及更多精彩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線上會員籌備中 敬請期待

作者
江才健,資深科學文化工作者,曾任《知識通訊評論》發行人兼總編輯,帶給你每月一則富有人文的科學資訊。
本文出自

無竹令人俗

【本期封面】攝影/陳榮豐
海拔一千六百公尺的雲林石壁,竹林與柳杉林形成一片綠海,疏伐整地之後,一座以減量設計、環境美學理念實踐的竹森療園區優雅現身。過去我們把竹林當薪材使用,論斤秤兩,今日才發現竹林價值其實無形更勝有形。這一項由政府與民間合力促成的竹林活化創生計畫,為曾經荒廢的五百甲竹林鑲上一顆療癒的綠寶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