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的話

海洋對台灣而言,何嘗不是陸地的延伸,是一條條湧動的道路。台灣以海洋國家自居,不該自絕於海,而需開放水域,喚醒國人沉睡的海洋DNA。

編者的話

在媒體大幅報導塔利班奪回政權之際,《經典》總編輯王志宏則再度想起二十多年前他在阿富汗的經歷,從一個攝影師的個人小歷史出發,讓人照見大歷史的不勝唏噓。如今,阿富汗仍處於劇烈變動之中,只期盼上蒼垂憐這個飽受蹂躪的國度。

編者的話

看著這些專家學者們殫精竭慮努力地尋求減碳增滙的解方,卻讓我聯想起「女媧補天」一詞。自從知道地球臭氧層破洞肇因於人類活動所產生的二氧化碳之後,從減碳到固碳,奮戰不曾停止,只盼亡羊補牢,猶時未晚。

編者的話

台灣這一波疫情上的逆轉與驚嚇,希望只是一記棒喝。儘管距離四級防疫並不遠,但從上週末台北宛如空城般的自主封城來看,只要政府亡羊補牢,民眾做好個人防疫,轉危為安,是無須憂慮。

編者的話

打破人類視角限制的鳥瞰圖,美則美矣,但在當時被認為不夠科學寫實,因此不具地理參考價值,然而在作者與一群山友的親訪踏查之下,卻驚訝地證實其「精確」程度。

編者的話

截稿前最後一刻才遠從歐洲寄來的〈奧地利──內陸小國的抗疫大戰〉一文,是台裔奧地利籍音樂人兼作家楊佳恬,在地的第一手觀察。從被稱做「歐洲病毒輸出國」,到變身成歐陸第一個強制在公共場所戴口罩的國家,這段從輕忽、驚惶,到落實防疫措施的過程,是奧地利疫情從失控到可控的原因,也是東西方國家文化差異的反映。

編者的話

高雄故事多,難以一一道盡。選擇從它地表上阡陌縱橫的鐵道說起,無疑最不會漏掉任何蛛絲馬跡,每一條路線的誕生與消失,重建與轉型,都是高雄演變的軌跡。

編者的話

緣於對佛陀和佛法的尊重,原始佛教其實秉持的是不造像原則,之後受了印度、希臘、波斯文化的影響,以及佛教徒內心對佛陀的深切思慕,才逐漸出現為佛造像的具體藝術,而隨著佛法流傳各地弘化,諸系佛教對圖像詮釋的差異,亦有了因時、因地流變的世俗性適應。

編者的話

許多蔬菜的種植由於過於單一化,一旦受極端氣候影響,總是容易釀成龐大災損;加上社會上對於健康的追求,近十多年來,生命力極強,輕易便能春風吹又生的野菜,於是應時而起,形成餐桌上的一股新勢力。

編者的話

考古學家從土裡挖掘斷磚片瓦,蛛絲馬跡中不斷查證考據,跳躍不同時期,復原時代真相,這是考古令人振奮之處,也正與偵探的真相拼圖不謀而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