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的話

這一期的《經典》封面雖然是浪漫唯美的鴛鴦,但內頁諸文其實更多的是對全球環境的關切與焦慮。

一期的《經典》封面雖然是浪漫唯美的鴛鴦,但內頁諸文其實更多的是對全球環境的關切與焦慮,例如〈碳「竹」跡〉、〈回收垃圾的重生路〉、〈廢物不廢〉;而針對已經邁入高齡社會的台灣,撰述吳佳珍也以〈居家照顧服務員〉一文深入從台灣對外勞的高度需求,反向探討本國籍居服員的現況。

〈回收垃圾的重生路〉撰述王海咪採訪了業者如何將生活垃圾、玻璃、蚵殼回收利用,華麗變身轉化用途、延續物命。〈廢物不廢〉作者金峰(Justin Jin)則帶來了克羅埃西亞科學家如何將糞土變能源的新創解方。人類嘗試為地球環境降溫解壓,很棒的永續概念!但實踐的路上仍必須直面市場及成本上的挑戰,以及大眾對於回收利用過程中是否反而高耗能的質疑。

全球針對二○五○淨零排放的目標,大力呼籲減碳節能的同時,也不由得讓我們回顧起人類對資源利用的歷史。十九世紀塑膠的發明,竹木等自然材料被石化產品大量取代,人類開始享受便利、便宜的好處,只不過,後續的成本代價,一點一點默默疊加給了後代。

〈碳「竹」跡〉一文,其實想談論的是兩件事:竹林碳匯與碳足跡。

竹子是有利低碳的產品材料,竹林端的自然碳匯,愈大愈好;竹產業端的產品碳足跡,愈低愈好,兩者其實互為因果。而如果竹產品端能物暢其流,前端的竹林就能找到伐採的動力,好好經營竹林,才有擴大竹林碳匯的機會(更棒的是,還能增加台灣國產材的自給率)。

跑過兩年以森林為主題的報導,當時覺得林業經營已是「利不及費」,想不到竹業的狀況更加慘淡。竹子,從傳統的農村意象、來到流行的減碳話題,今年在「新興竹產業振興計畫(111-114)」的大力推動之下,這個受冷落的蕭條產業,似乎看見了曙光。

即使回不去大量「取之於自然」的時代,但重啟對自然資源的重視與利用,卻是今人值得努力的方向。台灣的竹產業技術創新、竹藝精妙,令人咋舌。如何找回荒廢將近半世紀的竹產業能量?我們似乎不缺先進的技術,缺乏的卻是起身的動力。

日本愛知博覽會策展人泉真也曾在視察台灣之後留下他的觀察評論:「台灣最珍貴的植物是竹子」。此語,引人三思低迴。

作者
《經典》雜誌副總編輯。 由越南採訪現場因緣際會踏入茶報導,以茶為框,人文聚焦,框出一篇篇台灣茶的小世界、大宇宙。 作品曾獲金鼎獎、金輪獎與消費者權益報導獎,兩度入圍卓越新聞、吳舜文新聞獎。著有《茶知錄》、《茶域經緯》、《台灣綠食堂》(合著)等書。
本文出自

鴛鴦

【本期封面】攝影/張燕伶
印象中鴛鴦來自北方,即使冰天雪地也成雙成對,但根據學者的野生調查證實台灣有留鳥,可能來自冰間期;雪霸國家公園解說員張燕伶也以十年青春揭開更多真相:鴛鴦成雙成對是一時而非終生!卿卿我我多半在繁殖季,母鴛鴦獨自育雛、公鴛鴦換羽變臉都躲在林間不見客。更了解鴛鴦的習性,就知道何時何地可與牠相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