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經高原 「馬背上的醫生」醫援計畫三十年
大雪初降,粉飾了背後的青海玉樹囊謙縣山丘,多了寧謐的莊嚴美感。囊謙縣因歷史因素,擁有全境比例最高的寺廟;寺廟所在地通常也是當地的聖地。
莫拉克.毀滅與重生 生生不息巴楠花Padan
高雄杉林大愛園區有千戶自莫拉克風災後下遷的人家,來自不同村里、部落與族群,混而有序地共生,愈挫愈勇愈多采多姿,如同時間長河下的台灣島。
瑞士 去群山的國度騎單車
在山野單車旅行快二十年,王洪川二○一一年終於親臨阿爾卑斯山脈現場。人性完善的交通設計讓他得以自在騎乘,即便崇山峻嶺也不成問題。
開羅夜未眠 「一千零一夜」限電中
太陽西下,落日餘暉灑在開羅伊斯蘭老城的哈桑清真寺與里法伊清真寺。開羅夜生活的薄紗即將被掀開,展露美好的輝煌的過去與喧騰熱鬧的現代面貌。
水即生命 地球的存續,水知道
阿爾及利亞的塔希爾.阿傑爾國家公園內著名石雕「哭泣的牛石刻」,一個距今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時代遺跡、一個露天博物館,講述著氣候變化、動物群和人類生活的寫實歷程。
查德的掙扎 貧窮線下的人道救援
在邊境城市阿德雷,婦孺們等待著聯合國難民署核發難民身分證與配給卡。蘇丹戰事連年不休,鄰國查德雖然伸出援手,其實國內的貧窮窘境早已自顧不暇。
編者的話
三十多年的藏區旅行,見證了牧區的巨大變化,犛牛毛帳篷被塑料取代;當地人從傳統的馬匹騎乘,變成以摩托車代步;高原上甚至出現了宅急便的運送服務;近年來則欣喜地見證藏區自動發起的「零廢棄社區計畫」。
人類社會的不完美性
政治制度從來沒有完美的,不管是封建帝制,或一黨專制,或多黨政治,最終都在一個人或一群絕對少數的人手上,但國家大事怎能一個人或一群少數人說了算呢?或許有人會說,那是大多數人選出來的啊!是代表多數人行使法律賦予的權力啊!
影像醫學科技讓醫師看不見病人
影像醫學的進步誠然讓我們看到許多以前看不到的「驚奇」,但我們訓練出來的醫學生、年輕醫師,對病人的了解有更清晰的「影像」嗎?我們有更了解病人的問題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