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像醫學科技讓醫師看不見病人

影像醫學的進步誠然讓我們看到許多以前看不到的「驚奇」,但我們訓練出來的醫學生、年輕醫師,對病人的了解有更清晰的「影像」嗎?我們有更了解病人的問題嗎?

是年滿八十歲的神經內科老醫師,一九七五年我到美國明尼蘇達大學醫院進修時,生平第一次親眼見識到當時問世不久,號稱「嶄新的影像醫學突破」之電腦斷層(Computed Tomography,後來簡稱 CT scan),可以不用打開顱骨,就看得到大腦、小腦、腦幹的影像,引起的內心悸動是我到現在都還難忘的經驗。

我在出國前,在台大醫院從一九七○年開始接受四年的神經精神科住院醫師訓練,以及一年的主治醫師。記得看到這新科技時,第一個聯想到的是幾個星期前在離開台灣之前,我們還在做「氣腦檢查」(Pneumoencephalogram)。神經科住院醫師穿著鉛衣,給病人在坐姿下做脊椎穿刺,確定針已進入病人的「蜘蛛網膜下腔」,而後打入空氣,經過放射科技術員的幫忙,利用「空氣往上走」的原理,讓病人改變各種姿勢,拍了各種不同角度的頭部X光片,由腦室與蜘蛛網膜下腔內呈現的空氣,勾勒出大腦、腦幹與小腦的影像,藉由正常組織之受壓移位,間接看出腦部變化。

這種檢查對醫病雙方都是難以接受的考驗,因為不管我們在檢查前如何與病人說明,目睹病人嘔吐、頭痛、甚至哭嚎,執行這種檢查的醫師、放射師,都覺得這是無法忍受的「酷刑」。

還記得當我在美國第一次看到CT scan 的問世,興奮地寫信向台大醫院神經精神科老師、同事報告這種新科技時,我忍不住說,「我們將永遠不需要再做那種不人道的『氣腦檢查』了。」

然而世間事很多時候就像鐘擺一樣,有些大家都同意且趨之若鶩的好事,卻有少數「先知」可以預見新科技過度推動而產生「過猶不及」的問題。記得當大家對CT「驚奇讚歎」的時刻,在明尼蘇達大學當時已年近七十,但退而不休的主任貝克教授 Dr. A. B. Baker (1908-1988) 在個案討論會上,及時提出一句讓我難忘的警語:「我一生看了不少所謂的『新科技』,但這並不見得就能取代我們現在擁有的『老方法』,做醫生最重要的還是要先問自己,『這病人真的需要這種新科技的檢查嗎?』」

貝克教授是美國神經醫學會(American Academy of Neurology)的創會會長,他早年主導許多美國神經學界的重要教學與研究,是一言九鼎,深受國際神經學界尊重的泰斗,晚年致力於臨床教學不遺餘力。我還記得他在每週六的「個案教學」時常說的一句話,「你們不要在病房回診時,一下子就給我看這病人的CT scan 所提供的『答案』,我還是要你們從病人的主訴、病史以及神經學檢查的發現開始,按步就班地報告。我要你們能讓我聽到你的報告時,有如看到了病人的影像 ,而不是CT 的影像。」

他老人家有時甚至「危言聳聽」地警告我們,將來有一天當社會經濟無法承擔這麼多新科技時,保險公司將會有一種付款方式,當你安排病人做的檢查結果是「正常」時,保險公司就會拒絕付款,而病人或家屬當然不願意負擔這種「不必要的檢查」,那醫院就只好由你們的薪水扣,那時你們就會後悔當初沒有好好學會臨床醫學的「基本功」,問好病史、做好神經學檢查。

~以上為文章之部分節錄,僅供「非會員 1 」閱讀,全文及更多精彩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線上會員籌備中 敬請期待

作者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醫學教育講座教授
和信治癌中心醫院醫學教育講座教授
本文出自

行經高原

【本期封面】攝影/王志宏
海拔四千三百公尺的那索尼村新建的達吶阿尼寺,是青藏高原中部重要的藏傳佛教寺廟,在面積約台灣六倍大的青海玉樹藏族自治州,寺廟(貢巴)傳統上扮演著教育、政治、醫療與文化等功能,也被當地人視為聖地般的存在。位處高寒且地廣人稀的青藏高原,人民生活貧困,缺醫少藥,健康堪虞。中華藏友會的醫援藏區項目持續進行中,改善了牧民原有的困境,也是作者三十年來的堅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