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的話

因捷運工程而意外發掘珍貴的考古寶藏,經過停工搶救,讓考古學家花了三年的時間細細挖掘,整理出植物園的農業前世,爬梳出台北如何奠立為現代都會的今生。

期封面故事談的是考古,但不同於刻板印象中的考古遺址,總是坐落在前不著村的荒郊野嶺,這次的考古現址卻出現在都會蛋黃區、人來人往的台北植物園。【考古台灣】〈植物園遺址──上看四千年 一個成熟的史前農業社會〉由資深撰述胡毋意報導,美術編輯蔡小咪精心繪製的插畫帶領讀者穿越時光隧道,看到四千五百年前,古台北湖(是的,根據考古學家判定,台北曾經有過這樣的大湖)周遭丘陵上散居的史前人類,過著穿樹皮衣、自製陶器、收割粟米的農耕生活。

二○一五年,因捷運工程而意外發掘珍貴的考古寶藏,經過停工搶救,讓考古學家如郭素秋教授等人花了三年的時間細細挖掘,整理出植物園的農業前世,爬梳出台北如何奠立為現代都會的今生。

舊時光也停佇在雲林斗六太平老街,這條僅六百公尺的街道,住商合一、生活所需應有盡有,當地人稱之為「生死一條街」。老街在建築立面上,從仿巴洛克、現代主義式、小洋樓等樣式非常吸睛,一度被實用卻無美感的大型廣告招牌所掩蓋,歷經三階段的老街保存運動之後,終於重現風華。還原老街風貌,究竟應該修舊如舊,抑或是加入現代元素?這是業主、建築師、大木作司阜與文史工作者恆常的大哉問。

老屋修繕需要技術,需要資金,更需要時間,【建築台灣】〈斗六太平老街尋夢新生──與老屋的約定〉一文中提到老宅改建的仁德咖啡館,前後就花了六年的時間,耗費心力的過程中,家族的感情卻意外地重新被凝聚,老屋再生運動也帶回了諸多返鄉青年,故居再度充滿笑聲與活力。

【一方印記】作者羅聿大學時期曾在《經典》實習,是個活躍的文青,也差點被網羅進編輯部門,後來因緣際會落腳曼谷,從白領上班族到今日創業當小老闆,曼谷幾乎成了他的第二故鄉,〈曼谷──創意與任性的結晶〉帶我們進入曼谷那種從心所欲的自在氛圍,泰國職場的文化觀察也令人莞爾。

【有農乃大】專題邀請了上下游前總編輯蔡佳珊主筆,深入探討台灣的農業問題。台灣農地的土壤發生什麼事?肥料用得愈多,土壤卻愈來愈瘦,酸化、硬化、鹽化百病叢生,該如何幫土壤找回健康?〈解剖土壤病灶──種回好土的N種方法〉一文為您找到答案。

作者
《經典》雜誌副總編輯。 由越南採訪現場因緣際會踏入茶報導,以茶為框,人文聚焦,框出一篇篇台灣茶的小世界、大宇宙。 作品曾獲金鼎獎、金輪獎與消費者權益報導獎,兩度入圍卓越新聞、吳舜文新聞獎。著有《茶知錄》、《茶域經緯》、《台灣綠食堂》(合著)等書。
本文出自

植物園考古揭密

【本期封面】封面繪圖/蔡小咪
植物園遺址最大特色是發掘出多個不同年代的遺留,文化豐富。插畫家參考地理地質與人類文化史,甚至嘗試以AI還原場景,一再推敲考證古台北湖週遭何以自史前時代就是個宜居好所在:人們打樹皮製衣,耕作稻米芋頭為主食,手捏陶罐顯現審美觀……,在大家熟悉的植物園延伸更多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