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的話

不管是淡水河,還是與它同名的小鎮,在自然的演變與人為的介入下,地貌不斷轉變,天際線更為零碎,但這樣的選擇究竟是好是壞?會不會有一天,一如台北市北門旁的高架橋一樣,在拆了之後,我們才知道加法不是唯一,減法有時更幸福?!

典》和大愛電視台的辦公室就在關渡,也因此,不少同仁都寓居於紅樹林、竹圍與淡水一帶。此外,淡水河兩岸變化多端的美景,更吸引為數不少的藝術家,絡繹不絕前來落腳。

地靈,則人傑。所謂宜居家園,也不過如此。特別是有了捷運後,到市區,已不再像過去一樣曠日廢時。要寧靜致遠,回淡水;要喧鬧刺激,去台北,這樣的搭配,誰曰不快慢得宜?

然而,似乎並非人人都做如此想,對某些人來說,快,還要更快;四通,還要八達,於是乎繼輕軌完工後,淡江大橋刻正興建中,充滿爭議的淡水河北側沿河快速道路,也在支持者的積極運作下,隨時可能興建,不管是淡水河,還是與它同名的小鎮,在自然的演變與人為的介入下,地貌不斷轉變,天際線更為零碎,但這樣的選擇究竟是好是壞?會不會有一天,一如台北市北門旁的高架橋一樣,在拆了之後,我們才知道加法不是唯一,減法有時更幸福?!

本期封面故事〈淡水尋速——都市生活的快慢抉擇〉,是撰述林靖豪的【通往何處】系列,繼上一篇的高雄鐵道史後,另一篇深度報導。從交通型態的變遷,看小鎮的前世今生,眼前的淡水,幾乎是整個台灣發展的縮影。但靖豪真正想表達的,或許還是文章中的大哉問:交通建設是為了服務城市,但關於城市的願景,我們的心底,是否已有清楚的答案?

此外,在本期【保健進行式】裡,撰述吳佳珍在〈氣功與太極拳——動靜之間,與身心對話〉一文中所討論的這兩種傳統健身法,它們的學習核心除了是外在的形式外,也包括想要找回健康,就得安靜下來,與自己的身心對話。

【草葉集】裡,文稿召集人潘美玲所寫的〈與植物的擁抱――園藝、療癒、綠手指〉,則點出人類對自然最深的依賴。當現代城市的規畫,極力排除,或有條件地將動植物、山林與河川等自然元素安排在生活空間內,疲憊於水泥叢林的人們到最後,還是得回過頭來擁抱自然,而可聞嗅、觀賞、觸摸的植物,就成了療癒的管道。

最後,在台灣,每個人心裡,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古都台南。這次【大家遊記】,則由資深媒體人楊憲宏談談他專屬的古都。透過〈古都台南——最在地也最全球化〉一文,台南的此刻,在歷史縱深中被定錨,從飲食、宗教到科技,上下縱橫數百年,有心的讀者,不妨從中各自尋找契合自己的台南印象。

作者
曾任《經典》雜誌副總編輯。 2008年以《台灣脈動》、2009年以《川流台灣》(合得)連獲兩屆金鼎獎之最佳專題報導獎。2010《台灣山國誌》入圍卓越新聞獎。2013《文明密碼》獲台達能源氣候特別獎。2014年《咱ㄟ社區》獲金輪獎。2017年以《住的適當科技》入圍全球華人永續報導獎。
本文出自

淡水尋速

【本期封面】攝影/王靖婷
若紅毛城、老街與渡船頭是淡水傳統的代表,那麼捷運與輕軌可說就是淡水走入新時代的象徵。新建案如雨後春筍冒出,為了一個負擔的起、屬於自己的家,人們往都市邊緣遷移,每天匆忙移動在台北與淡水擁擠的路廊上,新的交通建設計畫被期盼解決堵塞,又被期望能吸引更多居民,但它們能通向更理想的都市生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