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會

走進停格偶動畫的世界 當傳統技藝遇上新科技

在黃勻弦的巧手下,現實世界被縮小二十倍,搖身一變成微型建築和捏麵人偶,她想做的不僅於此,她還要讓這些偶角大聲唱歌、快樂跳舞,說出她對社會的觀察、對生活的叩問,而停格動畫實現了這個夢想。

咖啡 魔幻農產 逐夢出杯

咖啡生豆烘焙後產生的梅納反應,焦糖香氣特別迷人。影響咖啡品質的因素除了品種、海拔,更在田間管理、後製處理。今日的台灣咖啡已從昔日的黑色苦水,變身一杯千金難換的魔幻飲料。

極北之境的俄國夢 動盪局勢下的世界一隅

緊鄰北極圈的斯瓦巴群島上,坐落著俄羅斯的煤礦重地巴倫支堡。烏俄衝突升溫,劍拔弩張的情勢下,人口組成多元複雜的小鎮上,居民各自的政治立場即便不同,在這個「急凍方舟」中卻也能和平共處。

邁盧蘇的驚世核汙 俄羅斯核武大夢下的代價

「邁盧蘇」在當地的語言為「油亮的水」,令人悲傷的是,其命名由來與當地被輻射汙染有關,早期蘇聯為發展核武而進行的鈾礦開採計畫,其原料就是來自邁盧蘇礦區。

出軌後的前進 從鐵路特性解讀事故背後

太魯閣號事故現場,毀損的軌枕可看出當時衝擊力道之大。除了台鐵組織的結構性問題,鐵路的特性及發展也潛藏危險因子。「安全是回家唯一的路」不應只是口號,而是你我須念茲在茲的行動。

福虎生豐 壬寅年談虎民俗

台灣沒有虎,卻有虎民俗,在凶惡與良善之間,「虎」成為「福」的一種象徵。

無遠弗屆 疫情催化的零接觸生活

在新冠肺炎衝擊下,人們各式實體社交活動受到限制,但也因此促發了醫療、教育、工作、娛樂各方面的遠距與數位應用。

回收垃圾的重生路 從一次性材料到永久材

國發會的《2050淨零排放路線》,喊出「資源循環零廢棄」行動計畫,呼籲減少物質消耗、增加回收使用,回收供應鏈與再生材料的應用更顯關鍵。

知死之生 由死看向生的幽冥信仰

萬般是帶不走,唯有「業」隨身,且看台灣民間信仰對於死亡的懂得,在走過了地獄之後,知死、知生,有情天地的人生。

非宗教的宗教 越南的母道信仰

以母神為膜拜本質的越南母道宗教,結合宗教信仰與傳統習俗由來已久,近期被納入聯合國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除了精神層次的形塑,也深入影響美學、經濟、社會與政治等範疇,突顯「母道」宗教多元而重要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