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遠弗屆 疫情催化的零接觸生活

在新冠肺炎衝擊下,人們各式實體社交活動受到限制,但也因此促發了醫療、教育、工作、娛樂各方面的遠距與數位應用。

台灣「中華藏友會」定期赴青藏高原培育當地基層醫療人員,今年改以遠距即時視訊線上教學。(攝影/劉子正)
台灣「中華藏友會」定期赴青藏高原培育當地基層醫療人員,今年改以遠距即時視訊線上教學。(攝影/劉子正)

城前最後一次在外吃飯那晚,好像世界末日。」從台灣回到新加坡工作多年的朱台新描述。為了減緩新冠肺炎疫情傳播速度,新加坡二○二○年四月初也下達封城令,為了減少人民實體接觸,而限縮外出,停止實體上班上課,只有登記在同一地址的親友能相聚,祖父母見不到孫子女,情侶也見不到彼此。

朱台新的辦公室工作轉變成遠距在家工作,原本家門外的生活娛樂更全面禁止,這樣的日子持續了近兩個月。儘管已逐步解封,直到現在還是未能全面恢復以往的生活。

為了因應幾乎全天候被關在家的生活,朱台新與友人發展出各式線上活動,維繫日常社交,「我們工作時會開語音,邊聊邊工作,休閒時間唱線上KTV、線上打麻將,朋友生日時,叫外送食物給他,再開線上會議慶生,疫情最嚴重時期,大家都仰賴這些有的沒的度過。」朱台新說。

新加坡甚至還出現線上燭光晚餐、線上公證結婚,不過當實體互動減少,也衍生許多問題,「我好多朋友悶到發慌,堅持不要訂外送,要自己出門買食物,就是想出來走走,以及跟店員講講話。那段時間的憂鬱比例也變高。」朱台新觀察。
新冠肺炎疫情從二○一九年底爆發至今,數十億人被下達禁足令,在家遠距上班、上課、活動。拜科技進步之賜,薄薄的電子螢幕讓人們仍得以與外界連結,零接觸生活成為一種常態。

疫情阻絕各類實體社交。美國紐約一對新人以手機,讓各地親友見證結婚喜悅。(圖片/達志影像)

資策會產業情報研究所指出,新冠肺炎疫情加速各種宅經濟發展,其中又以宅辦公、智慧商務與智慧學習最具商機。無獨有偶地,電信營運商愛立信(Ericsson)觀察民眾對遠端工作、遠端醫療、虛擬體驗經濟、自動化商務的接受度也都明顯提升。可以說,因疫情而發展出的線上生活方式大幅竄起,將會大幅改變人類社會過去的運作模式。

儘管台灣防疫有成,大部分人仍可以在保持社交距離及配戴口罩下自由外出,是少數可以大致維持疫情前生活樣貌的國家。但疫情仍是在台灣的醫療、教育、工作、娛樂等生活各面向帶來許多衝擊與改變。

跨越地理藩籬的遠距生活被結合在新的零接觸日常中,既解決了防疫的零接觸所需,更用科技解決存在已久的問題,促成變革。

遠距醫療意外嘉惠偏鄉

當深怕被傳染新冠肺炎、人人自危的氛圍下,第一線醫治確診患者的醫療場域成為最危險的地方。若能透過智慧醫療,於病房之外遠端醫治,將可降低醫護人員因近距離看診的感染風險。

日本BBT大學學生如穿上畢業服親臨現場。(圖片/達志影像)

在衛福部計畫下,花蓮慈濟醫院二○一九年開始的遠距會診,即解決了二○二○年居家檢疫、居家隔離者或甚至確診者的醫療需求。醫生可以用高畫質視訊及穩定的醫學影像傳輸為病人看診,開立的藥方則請家人自取,實現病患不出門也可看醫生的需求。

「現代的病毒、細菌無所不在,疫情過後,醫療機構要對可能的新感染性疾病有危機意識。這類非接觸醫療在疫情過後仍會繼續存在。」花蓮慈院副院長吳彬安指出非接觸醫療將是未來趨勢。

「衛福部原本就要做遠距醫療,但疫情爆發的二、三月,衛福部催促我們提前正式開辦此項計畫。」負責網路建置的遠傳電信產品經理張志弘說。疫情加速了遠距醫療發展,而遠距醫療也有機會補足偏鄉醫療資源的不足。

「花東很狹長,資源比較不平均,偏遠地區很難找到眼科、皮膚科,有時耳鼻喉科也不見得有。因此遠距醫療對偏遠地區居民很有幫助。」花蓮慈院公傳室組長黃思齊表示。

花蓮慈濟醫院醫師為在台東海端衛生所的病人診療眼睛(下圖)。花蓮縣秀林鄉衛生所以「五官鏡」拍攝病人皮膚,供花蓮慈院的醫生即時診治(上圖)。

對身處偏遠地區的人,為了看一趟醫生,要轉上好幾趟車,花費高昂的時間與心力成本,因此常發生小病不願意看,後續卻惡化成大病的情況。「全國是千分之三死亡率,花蓮卻是千分之十,我們要用醫療追回健康平均餘命,推動健康平權。」花蓮慈院院長林欣榮表示。

台東衛生所護理師拿著結合眼底鏡、耳鏡、皮膚鏡的數位「五官鏡」為病人拍攝患部,傳輸給位在花蓮的醫生,醫生透過清晰的醫學影像與高速網路,遠端為病人無延遲地看診。正式實施才半年,已揪出不少小病灶即時診治,實踐醫學上最理想的境界,以預防診療降低傷亡率。「心臟內科、腸胃科等專科未來都有機會採用遠距診療。」花蓮慈院醫事室專員褚惠瑛說。

若遠距醫療與《通訊診察治療辦法》有所變革,不只偏鄉,對住在都市中無電梯老公寓、移動困難的長輩而言,遠距醫療也將成為一大福祉。而救護人員與死神競賽的救護車上,在病患運送到醫院的途中,即時心電圖與數據資料可先傳遞到醫院,讓醫院提早準備,「我們運用這技術,在病人抵達前的三十五鐘內裝好心導管,成功救回病人。」林欣榮說。

證嚴法師以往每年都會前往各地行腳踏訪。在疫情爆發後,以視訊替代,如新店市安坑環保站志工與證嚴法師透過鏡頭即時互動。 (攝影/蕭耀華)

受地理條件嚴重限制的偏遠地區除了缺乏醫療,教育資源也相對稀缺,而疫情不僅加速遠距醫療發展,意外地也開啟數位學習的想像。

~以上為文章之部分節錄,僅供「非會員 1 」閱讀,全文及更多精彩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線上會員籌備中 敬請期待

作者
曾任《經典》雜誌撰述
《經典》雜誌資深攝影。 淡江大學畢,雪城大學藝術攝影創作碩士,曾任中國時報攝影記者,為2010年吳舜文新聞獎,2014卓越新聞獎,2016年金鼎獎,以及2010年2016年中國廈門台海新聞獎年度攝影得獎者。
本文出自

土地公

【本期封面】攝影/安培淂
路旁的電線桿上,一則以土地公作為提醒的告示,「人在做、天地神祇都在看著」的警世。台灣的土地信仰經歷移墾的開發、原漢衝突的融合、由農轉為工商的社會背景,在都市化進展的結構下,「街頭街尾土地公」的守護形象深植人心,時刻與生活相關,存在現狀、過往,與投注在未來的希望,是最為核心的精神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