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路引 我從閱讀中練就的28個基本功

楊斯棓醫師在卸下臨床業務之後,致力推廣閱讀,也將心得分享出版。他認為,透過閱讀可以改變的不只是個人,甚至也可以改變國家的命運。

說話 ──
讓自己被看見的基本功
謝文憲《說出影響力》

企管名師謝文憲曾寫過一本書:《說出影響力》。他分享怎麼把話說好,把事做好,成為超級業務;後來轉換跑道,成功打造精采的講師生涯。成書之際是二○一一年,後來憲哥繼續發光發熱,主持廣播,籌拍電影,無役不與。

身邊不少人有這種疑問:「我又不用上台致詞,工作也和演講無關,就算說話能說出影響力,與我何干?」

有此質疑,就是誤認上台才叫說話,台下只算閒聊。其實,一個人若愛「喝咖啡,聊是非」,沒有「說人是非者,必是是非人」的認知,反而很容易被貼上八卦標籤,跟很多好機會絕緣。

說話指涉的範圍很廣,工作中、茶水間、親子對話的說話品質;跟上台相比,一樣重要。

人生是借過,沒人需要閃

打個比方,假如你是醫院裡隸屬洗腎中心裡的清潔工,推著廢棄物處理車從電梯走出來,準備去收拾每台護理工作車上的廢棄物時,剛好跟家屬相閃身。你怎麼說話,正代表著醫院門面,你的形象就是企業文化的一部分。

我聽過對方不友善的喊著:「閃啦!閃啦!」也會聽過爽朗的一聲:「請借過喔!」

前者從內到外充滿著怨懟,似乎把自己一生的不滿,一找到機會就發洩在不相干的人身上。後者則是愛惜工作,把自己融入工作環境,把眼前相遇都當成是好厝邊,愉快的和人打招呼。他具有麗池酒店員工的氣質,他就像為紳士服務的紳士。

如果你是清潔公司老闆,你的團隊都是「閃啦先生」,還是「借過先生」?

你同意說話是一生修練的課題嗎?

然而,同樣要說借過,連續急促的喊「借過借過」,跟爽朗頷首的說:「請借過喔!」這兩者之間是不是仍有很大的差別?

「像你們那種人」

家父在家可以自行走路,不需人攙扶,不需助行器,參與皮拉提斯課時非常投入,老師Cindy迭有稱讚。他無法久站,所以去醫院就診時,我會推輪椅帶他出門。有一次看完診後,平常包車的台灣大車隊司機因為載客人到外縣市無法接我,適逢Uber甫推出Uber Plus:以較高的費率,提供更好的車種跟評價更高的司機。我叫過幾次,印象不錯,所以我就再度點選Uber Plus。

叫到車之後,因為手機的導航系統有時沒辦法精準定位,我傳訊告訴司機於抵達目的地後,再往前開到相鄰的建築物,司機沒回我。

上車之際,我必須扶我父親從輪椅坐上計程車,還得火速拆卸輪椅放進後車廂,過程中,司機完全不打算出手幫忙。這是極少數司機的個人行為,我不歸咎Uber。

上車後,那位司機自己話匣子打開後,不是很友善的說了一句:「像你們這種人,可以去申請○○巴士,那個有補助……(接著是一串很籠統的建議)。」

如果你是我,你會怎麼看待他那句「像你們這種人」?

我沒跟他一般見識。除了由他駕駛之外,我們沒有多麻煩他。乘客上車,行李進後車廂,行李下後車廂,乘客下車,我都自己來。

辨析他言語間的真義,是想告訴我們可以去申請登記可以把輪椅直接推上車,名為「復康」之類的小巴士;但我父親能走能動,不需要百分之百依賴輪椅,我們壓根就不想要跟更有需要的人搶資源。

讓人覺得被嫌惡跟被關心的一線之隔,有時就取決於肢體語言、遣詞用字跟語調語氣。

話說得沒同理心,容易讓人對其專業能力打折扣。

同一天,我搭乘另一輛Uber Plus去芒果樹49號咖啡店。該位司機張大哥爽朗的打招呼,我感受到他的友善跟健康狀態,他確認目的地後,我請他照導航走,他說好,展現熱情跟專業,我立刻和該司機敲定了某個連假的台中─谷關來回行程。

有的司機也會請問客人想怎麼走,然而,客人說照導航後,他卻無厘頭的接一句:「其實導航都亂走。」讓人不知如何接話。

前述那個不專業的司機,我拒絕評分。我不滿意他的服務品質,但也不想給低分跟他結惡緣,希望哪天有人可以點醒他。

我不開車,一年需要搭的計程車趟數上千次。如果你是一位懂得把話好好說的司機,我就是你的固定客,國內長途旅行或機場接送,我就會找你;朋友問起,我也會推薦你。

「你好!」和「李董,你好!」的差別,是一份好工作

曾經有幾年,我固定在台中TIGER CITY購物中心(老虎城)的七樓運動跟做SPA。

TIGER CITY的七樓有一個知名的頂級影廳GOLD CLASS,影廳隔壁就是一個健身俱樂部(已吹熄燈號)。過去我常去它的露天泳池游泳,需要放鬆的話就在裡面做SPA;SPA的品牌是Angsana,隸屬國際知名的悅榕集團。裡面的芳療師技術都很高明,尤其是一位Betty,全世界我給幾百位芳療師服務過,堪稱我心中唯二的magic hands,另一位則是在新竹老爺酒店SPA部門服務的Nina姊。

台中Angsana讓我印象深刻的除了Betty之外,還有一位櫃檯人員Simon。

對於使用俱樂部設施的會員來說(我非會員,因為購買SPA療程需要使用館內的淋浴設備,所以我必須用一個優惠價格,加購當日使用館內設施的權限),櫃檯人員的角色看來簡單,似乎就是打聲招呼、確認需求和遞上置物箱的鑰匙。然而,進出了幾次之後,我發現Simon展現了他的不簡單。其他人都會說:「你好、午安!」但Simon似乎記得所有會員跟SPA常客,會一一打招呼;如果三位客人幾乎同時進門,他也會依照次序喊著:「吳校長,午安!」「楊醫師,來游泳對嗎?今天戶外飄小雨,要小心喔!」「高小姐,您的芳療師臨時家裡有事,會幫您安排另一位。」

我才在驚嘆他的這把功夫時,就幾乎沒有在櫃檯看過他了。有一次我就直接問一位主管,對方據實以告:「Simon被挖角了。」

原來是某一位公司負責人,看上他又會認人又勤奮,把他請去擔任特助。Simon不用上104或1111人力銀行,說話恰如其分,就幫自己的人生啟動了一段嶄新的職涯。

把話說得好,就是幫自己準備一扇晶瑩透亮窗,讓自己被看見。

Simon可以說自己臉盲,可以發懶,千篇一律的做例行工作,停在「把事做完」的狀態就好,因為「把事做完」就可以下班。

但他選擇「把事做好」,展現了自己的價值,讓他自己跟伯樂都value up。

請你自我介紹之後,講一個好故事

如果你想開始鍛鍊自己的說話能力,可以在自我介紹時,從說一個故事開始練習。

自我介紹,一定要看人、看場合調整內容,交淺不需言深。

有一次財報教學老師林明樟(MJ老師)請我去他的「超級數字力」的財務思維課年會演講二十分鐘,台下有福哥、憲哥、何飛鵬社長、管顧長青樹淑蓮姊,以及跟MJ老師上過課、自各行各業而來的四百位學員。

我上台後,不過就是做好兩件事:自我介紹後,講一個故事。

這四百人中,可能有一百人認識我,三百人不認識我。我只有三十秒的時間可以說服這四百人,要他們相信後面的十九分三十秒,值得他們專心聽講。

我說我曾自費以「台灣是不是非得有核電?」為題,在一年半內,環島演講兩百二十二場。後來台灣本島、綠島、菊島、香港九龍半島,各地都有人邀約我,我的足跡從舊金山、洛杉磯、聖地牙哥,橫跨溫哥華、多倫多、紐約等世界十幾個大城市,全世界共有幾萬人聽過我現場演講。

幾萬人是什麼概念呢?每天全台灣所有北上的高鐵乘客中,就有一個人聽過我演講。

過程中穿插了一小段粵語演講,我刻意放慢速度,解釋漢字不為北京話所獨有,漢字可以粵讀,可以客讀,可以用河洛話來讀。我當場證明大家可以聽懂七成以上的內容,收尾的時候,我以「財報就是財寶」(粵語音同)做結。現場我還詢問有沒有香港來的朋友,真的有人舉手,他證實我粵語講得不錯。

而我為什麼要放上這段粵語哏呢?因為上台前幾天,臉書上看到暢銷書作家余懷瑾老師發文詢問學習粵語的推薦教材,我便順勢告訴她,剛好我要上台,我就講一段給妳聽,證明有華語、台語底子的人,粵語絕對不難。

接下來我就把焦點轉回財報,我應用MJ老師所教的審視財報的方法,徹底分析一間好公司:毛利夠高、配息穩定、公司現金夠多等,現場給我很熱情的回應。

我演講過程中實測發現,上財報課的人多,下課自己動手分析財報的人少(先不論分析得好不好,光論有沒有著手就好)。我於是鼓勵聽眾,若有人可以一週內上傳自己分析的一份財報,我就捐出一台中古按摩椅當贈品,結果好友楊宇帆、龔建嘉紛紛助陣;前者捐了一百包鳳梨乾,後者捐了一百瓶牛乳給前一百位上傳者。我不擔心鳳梨乾的配送,但擔心牛乳的物流。不過龔建嘉的鮮乳坊果然走在時代前端,原來交卷學員是憑手機號碼去超商取牛奶,難怪阿嘉愈來愈成功。最後我們募集了兩百八十一份的報告,送了兩台按摩椅出去。

我想說的是,我大可以簡單準備,平鋪直敘的度過這二十分鐘,換得五秒鐘禮貌性的掌聲就好;但我反過來,用一個月去準備,榨出每天能用的每一分鐘去設計演講內容,穿插適當的教學手法,將每一個聽眾捲進來,而且讓他們成為彼此的鯰魚,會後也願意動手產出,彼此觀摩。

我愈努力,就愈好運。

會後,好幾位德高望重的與會者,私底下請我吃飯,詢問有沒有合作機會。這不就再度印證我先前說的:「把話說得好,就是幫自己準備一扇晶瑩透亮窗,讓自己被看見。」

這個時代,並不缺舌燦蓮花之人,比較缺不綺語、不妄語、不兩舌、不惡口的社會風氣。

說話可以從跟家人練習開始,練習不要不耐煩、卸下壞情緒、換位思考,至於比較進階的增強口語魅力跟鍛鍊說故事技巧,《說出影響力》一書都有很具體的建議跟舉例。

~以上為文章之部分節錄,僅供「非會員 」閱讀,全文及更多精彩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線上會員籌備中 敬請期待

作者
本文出自

土地公

【本期封面】攝影/安培淂
路旁的電線桿上,一則以土地公作為提醒的告示,「人在做、天地神祇都在看著」的警世。台灣的土地信仰經歷移墾的開發、原漢衝突的融合、由農轉為工商的社會背景,在都市化進展的結構下,「街頭街尾土地公」的守護形象深植人心,時刻與生活相關,存在現狀、過往,與投注在未來的希望,是最為核心的精神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