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捨與大愛 慈濟大學模擬手術教學

以悲心為舟楫,用身體作教材,無語良師超越時空的大捨大愛。將解剖教學從傳統認識身體構造的基礎醫學,延伸成精進手術技能的臨床醫學,開創了模擬手術教學的新紀元。

慈濟大學模擬醫學訓練的緣起
         曾國藩
         慈濟大學模擬醫學中心主任

著航海的發達,數個世紀前,西方文明進入了華夏文明,衝擊著以傳統中醫為主的華人社會。這些衝擊對台灣相對較晚,十九世紀後半,英國長老教會傳教士馬雅各及馬偕兩位醫師帶著西方醫學,先後來到台灣,分別在台灣南部及北部傳道醫病,自此,西式醫學進入了台灣社會。

二十世紀西醫蓬勃發展
凸顯解剖遺體需求

十九世紀末,台灣成了日本的殖民地,二十世紀前期,日本政府在台灣設立了臺北帝國大學醫學部(台大醫學院前身),西方醫學教育被引入台灣,台灣開始培育自己的醫師。當時解剖教學所需的遺體主要來自一九二二年由人稱「台灣的史懷哲」的施乾先生,為了照顧貧病殘疾者所創辦的「愛愛寮」中往生者的遺體。國民政府在國共戰爭中失敗後,國防醫學院隨政府撤退來台,一九五四年台灣第一家私立醫學院校成立,台灣醫學教育的發展增加了教學遺體的需求,愛愛寮的遺體來源無法撐起一再增加的解剖教學需求。

一九七三年,在當時台大及國防醫學院兩位教授的努力下,台大醫學院成立「北區遺體連絡中心」,同時促成政府重新修訂〈解剖屍體條例〉,允許在台醫學院校使用經過公告後仍無家屬承領,且無他殺嫌疑的無主遺體進行解剖教學。愛愛寮式微後,公告後無人承領的無主遺體遂成為全台醫學院校解剖教學的主要來源,然而隨著社會發展、通訊發達,這個來源變得非常有限,再加上新的醫學院校設立,教學遺體嚴重不足成為當下台灣醫學院校的常態。

從社會面向來看,台灣社會承襲華人傳統思維,家人難以接受親友遺體被解剖,民俗信仰也加深一般人對往生者遺體的恐懼,嚴重阻斷任何仍有親友的往生者遺體奉獻給醫學教育的可能。此外,醫學院校也沒能有效的與社會大眾溝通!醫師被社會大眾視為高級知識份子,醫學院校也是一般人眼裡的象牙塔,與社會大眾有著難以跨越的隔閡與距離。此外,在一般人眼裡,醫學院校中使用無名無姓的無主遺體進行解剖教學成為永遠讓人畏懼與迴避的晦暗,遺體處理室及儲存室經常設置在地下室或偏僻的校園角落。這所有的面向都使得教學遺體的取得成為當下醫學院校最棘手的問題。一九七七年,踏入台大醫學院解剖學研究所開始學習人體解剖的我,經歷也充分體會了這時期解剖教學的困頓與艱難。

東部成立首座醫學院
獲首位自願「無語良師」

這個時期的另一個問題是,台灣東部長久以來醫療資源仍相對劣勢。因緣際會來到花蓮縣秀林鄉修行的證嚴上人,為了解決在地民眾的醫療需求,上人帶領信徒,一九八六年終於在花蓮市創辦了慈濟醫院,開啟了本土宗教創辦醫院、服務社會的濫觴!然而,醫院的設立卻凸顯醫療從業人員的欠缺!

為此,上人帶著慈濟人著手在東部地區開辦醫學教育,一九八九年在花蓮創辦慈濟護專,更為有意願投入醫療領域的在地學子培育專長。一九九四年,創辦今日的慈濟大學,成為台灣本土及外來宗教團體創辦醫學院校的首例,慈濟醫學院成為全台第十個跨入醫學教育的學校。

從規畫設立醫學院開始,慈濟就一再地收到醫界及醫學教育界先進的提醒,大體解剖學的教學遺體來源是最難克服的問題。慈濟醫學院的首任院長李明亮教授奔波於當時台灣的其他醫學院校及遺體來源系統間尋求協助,苦無結果。在這關鍵時刻,彰化縣罹癌的林蕙敏女士主動打電話給當時的慈濟醫學院,表示願意在過世後將遺體捐贈給慈濟醫學院,供醫學生解剖研究。

林女士於一九九五年初往生、捐贈遺體予慈濟醫學院。這啟發了證嚴上人推動遺體捐贈,上人依據人間佛教出家人的信念,決心自己創辦的學校要以「往者靈安、生者心安」的人文目標設計課程,促成慈濟大學將遺體捐贈與解剖教學結合在一起,強調將心比心,以「感恩、尊重、愛」的對待。在慈濟醫學教育的眼裡,遺體捐贈者不用聲音,而是用身體承擔同學的切割,是不說話的老師(silent teacher),捐贈者是全體師生心中的利他榜樣(altruistic role model)及人生典範(mentor),合在一起,慈濟稱呼遺體捐贈者為無語良師(silent mentor)。

醫學教育開創新頁
層層儀式蘊含點滴感恩

為了讓同學能深刻體會捐贈者奉獻身體的用意,課程設計上我們將「與捐贈者家屬互動」融合於解剖教學中。課程開始前二、三個月,各組(解剖台)同學先與家屬取得聯繫,親自到捐贈者家裡拜會,認識捐贈者的家屬,了解捐贈者的人生,為何捐出身體?有什麼樣的期許? 這些互動與了解讓同學們在腦海裡建構出老師生活時的影像,也讓同學們意識到捐贈者有著關心他/她的親屬跟家人,捐贈者不在是實驗室裡的標本,而是有著豐富生命的人。這些過程在潛移默化間,讓同學深刻體會這份捐贈的大愛,這引導同學內省及反思將來如何傳承這份託付。

家訪同時讓家屬認識將來要在家人身上學習的同學,雖然同學的到訪代表捐贈者即將接受切割進行教學,家屬雖然不捨,但穿著整齊的同學以真誠心家訪,讓家屬相信家人的付出是值得的,為社會帶來希望,這些讓家屬在心中更肯定家人捐贈的意義,安定家屬的心。

家訪後,同學用簡潔的文字寫下無語良師的一生,結合家屬提供的老師生活照片,製作行誼,張貼於走廊上。課程前的周末,邀請家屬來到學校,各組同學輪流上台,當著家屬的面分享他們心裡無語良師的一生。之後,進行大體解剖實驗課的啟用典禮,無語良師躺在解剖台或模擬手術台上,同學們站在無語良師旁,在佛號祝福聲中,常住師父引領家屬來到親人身邊。接著,在司儀的呼班聲中,同學整齊的掀開無語良師的往生被,讓家屬跟親人告別。再次見到家人時的不捨,往往讓家屬的情緒突然釋放出來,這份親情割捨的糾結震撼著在場的同學,心裡尋思著如何不辜負這份付出無所求的大愛與託付。

學期接近尾聲時,同學們開始復原老師的身體,將所有器官放回原來的位置,仔細縫合好老師的皮膚,重塑老師的外形。這是同學們對無語良師最真誠的回饋。之後,同學們徹底清潔大體實驗室,將實驗室復原到學期初的樣子。身體包紮好後的無語良師躺在潔淨的解剖台上等待過完農曆年後(下學期初)的入殮、送靈、火化等人文典禮。

寒假過後,在入殮典禮前一天的下午,同學們在師長帶領下打掃火葬場,為隔天無語良師家屬的到來預做準備。隔天一早天亮前,同學們儀容整齊的來到大體實驗室,為老師穿上特別準備的衣服及精舍師父縫製的長衫,而後在家屬的見證下為無語良師入殮,每位同學獻上給無語良師的一封信,接著司儀邀請家屬來到棺木旁跟親人告別,最後,在司儀的呼班下,同學們為無語良師蓋上往生被,完成入殮儀式。同學及家屬隨著棺木來到學校的中央大道上,在佛號聲中,全體莊嚴的告別無語良師,送無語良師前往火葬場進行火化。

火化典禮結束後,同學與家屬來到學校的演藝廳,舉行感恩追思典禮。先回顧這次課程所有無語良師的行誼,並共同觀賞專為這個典禮製作的課程點滴。接著,同學們以精心設計的演繹節目表達感恩與告別,最後由所有同學一起獻唱〈菩薩的化身〉。這場祝福與感恩的心靈饗宴,觸動著在座所有的人。

感恩追思典禮在中午前結束,過中午,火化後的無語良師骨灰回到大學,再由同學與家屬一起進行骨灰入龕典禮,在莊嚴的佛號聲中,無語良師的骨灰安置在學校的大捨堂中,與慈濟大學永存留,完成了每位獻身醫學教育者人生的最後一段路。

上述這些是慈濟在醫學教育上開創的新頁,除了觸動同學心靈外,更安定捐贈者家屬的心,讓更多人願意跨越傳統思維,勇敢為醫學教育奉獻身軀。幾年內,上人與慈濟人共同開創的理念更影響了無數社會大眾,共同扭轉了台灣捐贈遺體奉獻醫學教育的風氣。

~以上為文章之部分節錄,僅供「非會員 1 」閱讀,全文及更多精彩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線上會員籌備中 敬請期待

本文出自

植物園考古揭密

【本期封面】封面繪圖/蔡小咪
植物園遺址最大特色是發掘出多個不同年代的遺留,文化豐富。插畫家參考地理地質與人類文化史,甚至嘗試以AI還原場景,一再推敲考證古台北湖週遭何以自史前時代就是個宜居好所在:人們打樹皮製衣,耕作稻米芋頭為主食,手捏陶罐顯現審美觀……,在大家熟悉的植物園延伸更多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