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久.不見

從侏儸紀公園到冰原歷險記一系列古生物電影風靡全球,但台灣在古生物發掘和研究上都缺席了嗎? 不!台灣海域陸域有比暴龍更大的古菱齒象,小至更新世雉科化石。

露脊鯨
能一手掌握的化石,竟然能從台灣講出一個全球的故事?

魚的演化歷程,和恐龍相比,有著某種程度的雷同。恐龍從以陸生的生活環境為主,一路將前肢轉化為翅膀,占據了人類長期以來所幻想的天空之城;走回時間的長河,最早的鯨魚其實也是有著完整的四肢、奔跑在陸地上,但鯨魚在牠們的演化之路上漸漸地失去了完整的後肢、前肢形成了划槳似的結構,和恐龍類似,鯨魚們從而離開了主要為陸域的棲地,開發了一個新的生活領域:水中。

身長超過十五公尺、
不容忽視的「露脊鯨」

五千多萬年前,像是著名的巴基鯨開始一路往水裡邁進後,在不到一千萬年的時間內,鯨魚們已經可以完全脫離陸上生活,自由自在地遨遊在水裡。從這樣「不長」的時間軸來看,大概能感受到鯨魚們似乎有著某種高度先天上走回海裡的優勢。有趣的是,也有一些令人難以理解的分布狀況,像是身長能超過十五公尺以上的大型鯨魚:「露脊鯨」,牠們所出沒的地點是在南、北半球高緯度地區,中間相連低緯度的廣大海域都看不到牠們的身影。

當然,對於生活在緯度較低的台灣的大家,不會在我們周圍海域直接看到牠們優雅浮出海面呼吸的姿態,也無法在台灣所製作出的鯨豚名錄、或是近幾年三不五時會有台灣鯨豚海報等周邊產品裡,知道露脊鯨的存在。讓大多數的人對於露脊鯨相對陌生,即使牠們擁有那可以超過十五公尺、不易忽略的身軀。

其實,我在前往紐西蘭攻讀鯨魚化石和其演化的研究工作前,就發現位於低緯度的台灣竟然有露脊鯨的化石!

高手在民間,
打撈沉睡於海底的古生物

台灣本島和澎湖之間的這一片海域(俗稱澎湖水道或澎湖海溝),或是考量整個台灣海峽,其實並沒有許多人想像中的深,平均深度也才落在六十到七十公尺這一個區間。所以當漁民們進行捕撈漁獲的底拖作業時,都會不小心從海底和漁獲們一起打撈上化石!

超過半個世紀前,當漁民從海底打撈上這些所謂的「死人骨頭」化石時,雖然並不清楚其來源或身分,但對於骨骼結構還是有一定的認識,所以似乎可以知道這些是死掉的生物遺骸。但對漁民來說,並不是他們所想要的、有經濟價值的漁獲,再加上有不吉祥兆頭的意味,通常這些化石都會被直接丟回海裡;如果被帶回陸地上,便會被堆積在一些偏僻的地方。所謂高手在民間,日治時期所遺留下對古生物、化石研究的發展或欣賞的眼光,雖然沒有廣泛散布在社會中,仍是有一定的小眾市場,大概就類似藝術品與古物市場。於是,漁民們和眼光銳利、有一定經濟能力的化石愛好收藏家們,建立起一個讓原本沉睡於台灣和澎湖海底的古生物們,能夠保存及流通的平台。

台灣澎湖海域這一帶所打撈上來的化石,似乎主要仍是保存於私人收藏家的家中,但陸陸續續其實也有一部分的化石標本,進入到如位於台北的台灣博物館、台中的自然科學博物館、台南的左鎮化石園區等公立單位。而身為一位所謂的「專業」古生物學家,我的工作就是要將手上研究的化石背後所隱藏的、不為人知的祕密與故事,用扎實的研究來說給全世界的人知道,也就是要將其研究成果發表到所謂的國際期刊。

在腦海中揮之不去——
澎湖海域中所浮出水面的露脊鯨化石

漁民們在澎湖海域進行底拖作業時所打撈上來的化石們,年代並沒有我常說的已經沉睡了千、百萬年以上。因為是從海底、不確定的地層中發現的,再加上海底的保存環境、狀況並不是很理想,常用來確定化石年代的方式,如微化石的鑑定、放射性元素的半衰期,和鄰近地區的化石動物群相比對等,目前都只能提供了有限的線索。即使來自澎湖海域中大量化石標本的確切年代並沒有很清楚,但就目前的推測,大概是介於地質年代中的更新世(Pleistocene)中期到晚期這一個階段,也就是大約七十八萬年到一萬年前的年代。

露脊鯨的化石在這一個數十萬年間的年代,出現在台灣這樣低緯度的地區,第一個冒出在我遠古想像中的連結,就是在冰河時期,這些一般是喜好生活於高緯度、較為寒冷海域的露脊鯨們,因為高緯度地區變得更加酷寒,而原先低緯度的溫度降到牠們也可以自由自在遨遊的範圍中,台灣周圍海域很自然的也成為了露脊鯨會拜訪的區域之一。

這解釋聽起來似乎很合理,但對於腦筋再動得快一點的人來說,似乎會察覺一個似乎不太對勁的地方,那就是在更新世冰河時期,台灣海峽包含澎湖海域這一帶深度不深的地區,應該是形成了陸地,怎麼會有這大型、可以超過十五公尺以上的露脊鯨出現呢?

更新世冰河時期的台灣海峽,確實會有一大片的區域都形成了陸地,但在台灣與澎湖之間的海域更南邊一帶,大約在高雄以南之後外海的深度,都會超過冰河時期海平面下降的高度,所以海岸線會是在澎湖海域更南邊一點。更重要的或許是,這樣地形地貌的改變,看來會有一部分的潟湖或是對於露脊鯨這種雖然大型、但性情溫和的物種有一定保護程度的海灣形成。

解決了台灣海峽在更新世冰河時期,確實是應該會有大型的海洋哺乳動物如露脊鯨的出現,接下來的疑問應該會是那台灣的露脊鯨是從哪裡來?又或是這只有一個左邊耳骨、一隻手就能輕易掌握住的露脊鯨化石標本,背後隱含了什麼有趣的故事、在全球生物演變歷程中占了什麼角色?

攤開世界地圖、再翻開當下任何一本海洋哺乳動物或是鯨豚的百科全書,來對照現生露脊鯨們的分布,都可以看到北太平洋的高緯度地區有著北太平洋露脊鯨、北大西洋有北大西洋露脊鯨、南半球的廣大海域有南露脊鯨的出沒,這分屬於三個不同的物種,但在生物分類的架構中都被歸在露脊鯨這一個屬(Eubalaena)的分類位階中,清楚的表明了牠們的關係非常親近。然而二十一世紀後,更多的研究、尤其是分子生物學的進展,漸漸地釐清了占據不同大洋中生活、就目前看來是完全沒有交流的露脊鯨們,應該是分屬於不同的物種。

從物種演化、產生新的物種的角度來思考的話,露脊鯨們有著這樣剪不斷、理還亂的分類關係,可以推測牠們分化的時間點離我們並不遙遠,從地質年代的時間點來看,大約就是在我們當下生活的全新世(Holocene)的前一個階段:更新世。

一個露脊鯨跨越赤道、全球移動的輪廓,似乎已經漸漸浮現。更新世的冰河時期讓主要生活在高緯度的露脊鯨們往低緯度的方向移動,這解釋了南、北半球大尺度交流的時間點。但另一個看著世界地圖就會產生的明顯疑問:那露脊鯨們進行南、北半球交流的偉大航道是哪一條呢?

「對」的鯨魚,
在台灣展開全球古生物視野的故事

鯨魚們在進行長距離的遷移時,經常都會沿著海岸線不遠的路線。世界的板塊分布會影響到有幾條沿岸的海中路線可以進行南北半球的交流,像是如果回到恐龍類群剛起源的中生代三疊紀(Triassic)的時光,全球主要的陸域板塊都是連接在一起、形成一個我們稱為盤古大陸的陸地,在這樣的背景架構下,就只有盤古大陸的東岸和西岸可以讓偏好沿岸海域的海洋生物,能夠選擇遊走於南北半球—畢竟讓大家時空錯亂,三疊紀這時間點還沒有所謂的鯨魚,但寬廣的海域中,已經有大家不陌生、也常拿來和身為哺乳動物的鯨豚們,當作趨同演化例子的魚龍類群。

台灣露脊鯨化石的年代為更新世,這時間點雖然有著冰河時期和間冰期的交替,讓海平面載浮載沉的上上下下,但陸地的板塊並沒有和我們目前的二十一世紀有太大差別。這也就意味著,露脊鯨們如果要沿著海岸邊進行南北半球的長途旅行,基本上有四條路線可以選擇:太平洋的西岸、太平洋的東岸、大西洋的西岸,和大西洋的東岸。

位於太平洋西岸低緯度的台灣,不經意的由漁民讓露脊鯨的化石標本浮出海面,透過研究生命演化所帶有的歷史洪流、具有全球視野的地理分布,當然還有露脊鯨這一類鯨魚們的生態特性等,可以讓我們將這個一開始看起來很不起眼、可能會被當成垃圾丟在一旁的化石標本,放進一個具有全球尺度的故事。

露脊鯨的英文名稱為right whale,可以翻成「對的鯨魚」。除了早期對於鯨魚的認識不深,露脊鯨這一類的鯨魚被認為是「典型的」鯨魚,而被取上「right whale」這一個名稱的解釋之外,常被流傳的講法是因為露脊鯨這類的鯨魚在早期的捕鯨業發達時,不只有很高的經濟價值,更重要的是獵捕之後,不像更大型的藍鯨之類的會往海裡沉,而是會浮在水面上,讓捕鯨員們可以輕易將成功捕獲的露脊鯨,進一步送到捕鯨船上,以供後續的處理——所以是「對」的鯨魚來獵捕。

但我想,我們可以重新賦予露脊鯨是「對」的鯨魚一個新的含義。因為在台灣所發現的露脊鯨化石,可以跟我們述說著具有全球視野的故事。對於台灣仍在起步的古生物學界來說,也是一種非常「對」的鯨魚,讓這能達到十五公尺以上的大型鯨魚,可以乘載著古生物學的新視野,讓生活在台灣的大家感受到這一塊看似不大的土地,並不是古生物學的研究沙漠,而是能提供給全球古生物學新養分的綠洲。

~以上為文章之部分節錄,僅供「非會員 1 」閱讀,全文及更多精彩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線上會員籌備中 敬請期待

作者
本文出自

必麒麟

【本期封面】封面設計/秋雨生
十九世紀英國探險家必麒麟,透過探險向西方世界揭露了當時台灣神祕的原住民文化。一八六三年,打狗(高雄)正式對外通商,精通各通商口岸語言的必麒麟在此初試啼聲,之後語言能力的優勢又將他帶向更南端的恆春半島。圖中手持獵槍、身著蘇格蘭裙的青年必麒麟,應該還不知道自己未來將與東方遙遠的福爾摩沙島產生深厚的情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