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會

從古羅馬到現代的石材之旅 義大利卡拉拉

義大利城市卡拉拉除了人文薈萃,當地也盛產質量均佳的大理石,然而長期過度開採下,地下水與河流受到相當程度的汙染,如何找出一個產業與環境雙贏的方式,是當地政府面臨的最大課題。

街道家具 隱形的城市表情

街道家具是什麼?公共空間裡提供大眾服務的設施物都是,比如座椅、郵筒、變電箱、候車亭、路燈、遊具,看似平凡不起眼,卻是顯露我們城市表情的隱藏細節。

長生甘露或致死病毒 全球最大宗教群聚 印度大壺節

印度大壺節舉行的聖城之一:位於印度北方的哈里德瓦,朝聖僧侶與廣大信眾,無視於印度新冠疫情高居全球第二的警訊,一心祈求沐浴恆河、洗淨罪孽,卻因群聚引爆病毒嚴重散播。

在宅醫療 陪你在家生活到最後

對於「行動不便、就醫困難」的長輩,除了勞師動眾往返醫院,其實還可選擇「在宅醫療」,陪伴長輩在熟悉且安心的環境中生活。

獨老處方箋 在地人互拉一把

這是一個人人都可能成為「獨居老人」的時代,無論是自願還是不得不,只是早晚問題,沒人能置身事外,但高齡獨居未必與「孤苦」或「孤獨死」畫上等號,除了個人應持續學習、維持社會連結之外,社區也應發揮在地力量,增加落單者的心理支持,培養互助風氣。

失血的烏克蘭教育現場 不被戰火剝奪的地底教室

二○二二年二月全面開打的俄烏戰爭,至今三千多所烏克蘭各級學校遭受破壞。在東北邊界戰火前線的切爾尼戈夫,孩子唯有在地下室才能繼續上課。

看見南方 用設計翻轉泰南老城

這座泰南老城透過年度設計週的舉辦,以美感營造出新活力。除了讓遊客感受古城豐富歷史和文化魅力,經濟收益上也大有斬獲。

南亞的巨型毒氣室 印度德里的空汙問題

身為全球汙染最嚴重的城市,居民已習慣與空汙為伍,呼吸新鮮空氣本是基本人權,在德里卻變成極其困難之事。

植物別見外 外來種的愛與礙

木棉原產自印度,十七世紀引進台灣,近年來更廣為栽植。為了民生需求,島嶼陸續引進外來物種,造福或危害,關鍵多在人的作為。

太陽的贈禮 我們與光電的距離

比亞外教會牧師達亞哈內在教堂屋頂,開心分享一片片光電板,不僅省下超過一半電費,更為風雨天停電的夜晚帶來照明,太陽光電持續發展,望以政府和民眾都接受的方式,進入生活,提供發電新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