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陽的贈禮 我們與光電的距離

比亞外教會牧師達亞哈內在教堂屋頂,開心分享一片片光電板,不僅省下超過一半電費,更為風雨天停電的夜晚帶來照明,太陽光電持續發展,望以政府和民眾都接受的方式,進入生活,提供發電新選擇。

比亞外教會牧師達亞哈內爬上教堂屋頂,開心分享一片片光電板。(攝影/安培淂)
比亞外教會牧師達亞哈內爬上教堂屋頂,開心分享一片片光電板。(攝影/安培淂)

鐵疾速駛過西部平原,望向窗外,不難發現過去幾年來,原本的蒼翠農地或荒棄黃土上,架起一片片太陽光電板,再定神一看,不只在平原上,連住家屋頂上也能找到這些黑色格狀板。小至屋頂上的兩、三塊,大至鋪滿整個平原的百餘公頃,這一塊塊光電板扮演台灣發展再生能源的重要關鍵。

再生能源乍聽之下與日常生活距離遙遠,但是,隨著台灣用電量逐年攀升,二○二一年總用電量漲幅4.3%更創下十年來新高,要是沒有新的發電方式,恐難逃缺電危機,今年三月的三三停電事故和二○二一年接連發生兩次的五一三、五一七停電事件,也讓民眾對能源使用有更切身感受。

綠電成國際趨勢

受影響的不只是民生用電,企業更是首當其衝,研究國際碳交易市場的台灣綜合研究院副院長李堅明直言,「供應鏈對減碳的要求比政府法規還來得快,已經是現在進行式,如果廠商不做,國際上就沒有人要跟你生意往來了。」

高雄興達電廠旁,搭起一片片太陽能板,像是象徵再生能源與傳統火力發電都同樣能為台灣帶來電力。(攝影/黃世澤)

台灣二○二一年出口四千四百六十四億美元,占整體GDP達六成以上,仰賴國際貿易程度高,當全球一百三十餘個國家宣布淨零碳排目標,開始強制徵收碳關稅、碳費,建立起碳交易制度,台灣要是沒有順應趨勢,購買或使用綠電,將很快面臨斷鏈危機。

從事再生能源開發的雲豹能源科技發言人張建偉說,近年綠電憑證開始流行,在企業間愈來愈搶手,他舉例,「像台積電、GOGORO、美光科技都用比台電高的價格來跟我們買綠電,他們也是被上下游廠商逼的,不得不做,這是來自供應鏈的壓力。」

再生能源發展迫在眉睫,希望落在這些小小的格狀光電板上。根據二○二一年美國能源資訊局分析,太陽光電均化成本(指計算發電工具生命週期內所有的成本,包括建設、燃料、維修和社會成本等)低於傳統燃煤發電,因為太陽光電資源取於自然,完全不需燃料費,加上型傳統電廠建設費用動輒數千億,相較之下,光電板每瓩約五.五至八萬元的建置費用,幾乎不能相提並論。

早在十年前,政府就推動「養水種電」的政策,搭建起光電板。(攝影/黃世澤)

所有再生能源中,太陽光電又是公民、企業最容易參與的一種再生能源發電方式,無論是漁民、農夫,甚至是一般民眾,只要有土地或屋頂,都可以加裝光電板。而有北回歸線經過的台灣,又像得天獨厚,非常適合發展太陽光電,行政院能源及減碳辦公室副執行長林子倫說,「從再生能源來看,老天其實對我們不錯,我們的光照時數、日數,都比北歐國家來得好,只是起步得晚,所以發展看起來才沒有這麼快。」

太陽光電的裝置容積從二○一六年至二○二一年,成長五.一五倍,總容積達七.六五GW(百萬瓩),然而,根據能源局的「台灣二○五○淨零路徑規畫」,二○二五年前,太陽光電容積應達二十GW、二○五○年前達四十至八十GW,若想照預期達成目標,一如林子倫所言,得急起直追。

近五年台電系統裝置容量結構比例圖(左上)、太陽光電與核電近十年占裝置容量比例圖(左下)、太陽光電系統示意圖(右上)(圖片/GettyImages)、各類發電工具LACE與LCOE比較圖(右下)。

養魚與種電的交集線

事實上,不少發展再生能源的企業老早布局。雲豹能源二○二一年初就在台南北門建置約三百九十坪的漁電共生室內案場,裝置量約一百八十KW(瓩),一年下來,累計發電量達二十八萬度,同時採用科技養魚的方式,透過AI監測和雲監控,控制室內魚塭的溫度和水中含氧量等,不僅穩定漁獲量,也讓漁民養起魚來更省力。張建偉舉例,「以前魚塭在戶外,下雨後水變淡,漁民要開始撒鹽、引流海水。現在,我們在魚池邊設淨水系統,自動偵測PH值和鹽度,讓水質保持在平衡的狀態。」

彰濱崙尾東的水上太陽能光板,總面積近一百八十公頃,是目前全球最大的水上光電站。(圖片/經典資料庫)

雲豹能源又耗時四年,在台南北門打造全台最大漁電共生示範案場,預計今年底完工,彼時,這座涵蓋一百七十公頃魚塭的案場,裝置容量達一百二十三MW(千瓩),發電量將達一.八億度,相當於五萬戶家庭一年所需用電量。

不過,漁電共生導入初期,政策推得急,曾因選址不當,發生威脅野生動物棲息地或是大量改變地貌的事件,引起當地居民抗議,漁民與種電系統商的矛盾也被不斷放大。

在現行法規下,漁電共生專區需取得地主與養殖業者同意,室外魚塭太陽能板遮蔽率不得超過40%、室內魚塭不得超過80%,又為了避免業者「假養殖、真種電」,在加裝光電板後,漁獲量必須維持原產能的70%以上,不達標準者將被撤照。

然而,台南養殖達人旭海安溯水產創辦人黃國良坦言,現在漁電共生實際觀察到的狀況有時是,「光電業者只想種電,養殖被犧牲或忽略。」現有案場的規畫與設計,幾乎都側重種電需求而忽視養殖,甚至鑽法律漏洞,完全不顧養殖工事,例如,政府雖規定維持七成產能,稽查時檢查的卻是投放量,業者只要提出魚苗購買憑證就可過關,造就只顧種電的業者根本不顧魚的死活,部分漁電共生案場池子裡甚至只剩一、兩條魚,製造養殖假象,「共生」事實不再,卻仍被稱作「漁電共生」。

在國際上,太陽光電已成主流,紐約曼哈頓的屋頂上,同樣能望見一大片太陽光電板。(攝影/Brendan McDermid/達志影像)

黃國良感嘆,「我相信漁電共生是正確的政策、是台灣養殖漁業四百年來升級的機會,漁電共生案場應該要能借助光電業者的資金投入,讓養殖變得更可控。」不過,實際運作上,縣市政府檢核是否確實執行、出資的光電業者是否真能在種電獲益的同時兼顧養殖工事,才是漁電共生長期推廣下去、找到漁民與系統商之間平衡的關鍵。

~以上為文章之部分節錄,僅供「非會員 」閱讀,全文及更多精彩內容請參閱《經典雜誌》~
線上會員籌備中 敬請期待

作者
現為《經典》雜誌特約撰述,曾任《經典》雜誌撰述
本名Alberto Buzzola,《經典》雜誌攝影召集人。 作品【海峽系列】獲2011年金鼎獎最佳攝影獎。〈難行仍行:邁向理想環境的交通規劃〉獲2012年吳舜文獎最佳專題攝影獎。
本文出自

植物肉

【本期封面】攝影/安培淂
因應全球的節能減碳風,速食界龍頭麥當勞也在台灣推出第一顆植物系漢堡,其實這種模擬成肉食的料理並非新發明,從早期的黃豆,到小麥、豌豆、大米等植物性蛋白質,皆可擬真為各種動物肉的纖維。如果口感、營養都可做到類似葷食,又能不殺生,慢慢減少對肉食的依賴,將不失為另一種飲食的選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