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文社會

戰火下的日常 這一站,烏克蘭

聖米迦勒金頂修道院前,被擊毀的俄羅斯坦克與裝甲車成了首都基輔最熱門的觀光「遺址」,震撼卻不濺血的戰爭現場,烏克蘭人攜家帶眷,親臨大開眼界的「輔助教材」,是國家尊嚴與眾志成城的最佳詮釋。

二氧化碳的歸途 抓回廢碳的回收新可能

碳匯被視作二氧化碳的倉庫,增加碳匯儼然是達成二○五○淨零目標的必要手段。

舞動未來 柬埔寨街頭多元學校

柬埔寨的舞蹈老師阿薩,帶著八、九歲的孩子勤練基礎舞步,腳尖一躍,仰頭、後翻,扎實練習考驗耐力。因為各種不得已因素而遊蕩街頭的孩子,從嘻哈街舞走進街頭學校,翻轉的不只是成長中的身軀,還落實了藝術與教育。

明察秋毫鳥木雕 百年木作的生命續航力

從「大砲手」轉為台灣方興未艾的鳥木雕。黃麟鳴手上的這隻是冬候鳥蒙古,以一比一如實尺寸上色六至七次。其父祖輩從廟宇小木作、佛像一路見證百年木雕史。

從古羅馬到現代的石材之旅 義大利卡拉拉

義大利城市卡拉拉除了人文薈萃,當地也盛產質量均佳的大理石,然而長期過度開採下,地下水與河流受到相當程度的汙染,如何找出一個產業與環境雙贏的方式,是當地政府面臨的最大課題。

街道家具 隱形的城市表情

街道家具是什麼?公共空間裡提供大眾服務的設施物都是,比如座椅、郵筒、變電箱、候車亭、路燈、遊具,看似平凡不起眼,卻是顯露我們城市表情的隱藏細節。

長生甘露或致死病毒 全球最大宗教群聚 印度大壺節

印度大壺節舉行的聖城之一:位於印度北方的哈里德瓦,朝聖僧侶與廣大信眾,無視於印度新冠疫情高居全球第二的警訊,一心祈求沐浴恆河、洗淨罪孽,卻因群聚引爆病毒嚴重散播。

在宅醫療 陪你在家生活到最後

對於「行動不便、就醫困難」的長輩,除了勞師動眾往返醫院,其實還可選擇「在宅醫療」,陪伴長輩在熟悉且安心的環境中生活。

獨老處方箋 在地人互拉一把

這是一個人人都可能成為「獨居老人」的時代,無論是自願還是不得不,只是早晚問題,沒人能置身事外,但高齡獨居未必與「孤苦」或「孤獨死」畫上等號,除了個人應持續學習、維持社會連結之外,社區也應發揮在地力量,增加落單者的心理支持,培養互助風氣。

失血的烏克蘭教育現場 不被戰火剝奪的地底教室

二○二二年二月全面開打的俄烏戰爭,至今三千多所烏克蘭各級學校遭受破壞。在東北邊界戰火前線的切爾尼戈夫,孩子唯有在地下室才能繼續上課。